第31章 融資、融智、融天下(3)(2 / 2)

雅虎的創始人楊誌遠在舊金山舉行的Web2.0會議上說,如果他有機會重來,他不會讓雅虎這麼快上市。過早上市使雅虎公司成為2000年初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由此可見,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比上市更重要,上市並不是為了圈錢,等企業各方麵發展都比較成熟了再上市,對企業和股民都是比較好的交代。上市的目的是讓公司運轉得更好。但是上市需要具備很多的條件,隻有當時機正確、公司內部管理比較完善的時候上市,公司行走得才會更穩妥一些。

83.上市的“馬太效應”,讓強者更強

馬太效應的含義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市場競爭中優秀的企業可以上市,上市融資之後可進一步做強做大,最後弱者被淘汰出局,這正是馬太效應的體現。碧桂園就是馬太效應中的強者的代表。

碧桂園於2007年4月20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創造了兩個財富神話:一是股價當日大漲近1/3,公司總市值由此升至1 163.2億港元,成為中國內地房地產企業的市值老大;二是公司25歲的大股東楊惠妍,身價暴漲至692億港元,變身內地新首富。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追捧使楊惠妍的財富一日劇增。實際上,碧桂園發行價並不低,但公開發售仍然獲得255.7倍超額認購,投資者為什麼如此看好碧桂園呢?

首要的也是關鍵的一點是,碧桂園固定資產比較優質,並有豐富的土地儲備與持有物業。知情人士透露,碧桂園已經展開全國布局,“江蘇已經拿了超過2 000畝地”。在北京和天津,均有項目儲備,“2 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是肯定有的”。隨著國家土地節約政策的日益加強,擁有大量土地儲備的房地產公司無疑更有發展潛力。

其次,碧桂園的商業模式也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碧桂園網站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的主要業務是開發大型住宅區項目及銷售各種類型的產品,包括單體住宅、聯體住宅、洋房、車庫及商鋪。作為綜合房地產開發商,我們亦參與建築、安裝、裝修、裝飾及物業管理業務。同時我們亦開發及管理若幹項目內的酒店,使房地產項目具有更完善的配套服務和更大的升值潛力。”以“大規模社區+優美環境+優質產品+五星級管理服務+超級配套體係+合理定價”為內容的碧桂園家園模式受到了市場的普遍青睞,為碧桂園品牌實現從佛山、珠三角走向全國打下了基礎。

最後,碧桂園的財務運作思路使其實現了快速擴張。碧桂園通過大規模開發和資產快速周轉,以最大限度提高回報。曾有記者問碧桂園現時負債率是多少,財務總監說截至2006年年底負債40億元,董事長楊國強就打斷他說:“人家問你現時負債率多少!但其實負債多少不是問題,我們有能力現在便還清所有負債,我們要借錢是為了回報,你要看我們為股東帶來多少利益。”2004~2006年,碧桂園每年的營業額及純利的複合增長,分別達56.5%及141.1%,這對投資者顯然很有吸引力。

碧桂園上市之後有諸多好處,從碧桂園的發展來看,不斷做大、做強的碧桂園經過十餘年的積累已經具備相當規模,尤其是在成功走出廣東省,積極進行全國布局的關鍵時期,為了穩固高速的發展狀態,此時進入資本市場運作無疑是最佳時機。

碧桂園在港上市後醞釀大發展,2007年已在廣東省內的惠陽、肇慶、韶關,省外江蘇泰州、遼寧沈陽、內蒙古滿洲裏等城市,開拓在建和待建的樓盤近30個。碧桂園的負責人表示,碧桂園將抓住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龐大商機,借助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資的良機和品牌在全國的知名度,把成功的商業模式拓展到全國新興的經濟高增長地區。

可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首先要具備優越的條件,讓自身得到完備發展才能承載更強大的規模,而隻有強者才有可能通過必要的途徑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