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困境與轉機(1 / 1)

攻破城池後的李秀寧,還未來得及享受勝利的喜悅,便迎來了新的困境。

由於連續的征戰,義軍的糧草和軍備開始短缺。城中的百姓也因戰亂而生活困苦,對義軍的到來既懷有希望,又充滿了擔憂。

李秀寧深知,若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剛剛取得的勝利將如曇花一現。她召集了將領們商議對策。

“如今糧草不足,軍備匱乏,我們必須想辦法盡快補充。”李秀寧憂心忡忡地說道。

馬三寶皺著眉頭說:“公主,周邊的郡縣對我們嚴加防範,獲取物資恐怕不易。”

李仲文提議道:“或許我們可以向城中的富戶借糧,但這可能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向善誌則說道:“不如我們派出使者,與附近的其他義軍聯係,看能否得到支援。”

李秀寧沉思片刻,說道:“借糧之事需謹慎行事,不可強取豪奪,以免失了民心。聯係其他義軍也是一個辦法,但遠水難解近渴。我們還需自己想辦法開源節流。”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時,翠兒前來稟報:“小姐,城中有一位商人求見,說有要事相商。”

李秀寧心中疑惑,但還是決定見見這位商人。商人見到李秀寧,恭敬地行禮後說道:“公主,小人聽聞義軍為百姓謀福祉,特來相助。小人在城外有一處秘密糧倉,願意獻給義軍。”

李秀寧大喜過望:“先生大義,秀寧感激不盡。但不知先生為何如此相助?”

商人感慨地說:“隋朝暴政,民不聊生。小人雖為商人,卻也渴望有一個太平盛世。公主的義舉讓小人看到了希望。”

有了這批糧草,義軍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但軍備的問題仍未解決。

李秀寧決定親自帶領一隊人馬,前往附近的礦山尋找鐵礦,以打造兵器。山路崎嶇,險阻重重,但李秀寧毫不退縮。

經過數日的艱難跋涉,終於找到了礦山。然而,礦山被一夥強盜占據,他們企圖阻止李秀寧獲取鐵礦。

“公主,這些強盜凶狠殘暴,我們不如先回去,從長計議。”一名士兵說道。

李秀寧目光堅定:“若此時退縮,何時才能成就大業?今日,我們必須拿下礦山!”

說罷,她身先士卒,衝向強盜。士兵們見公主如此英勇,也紛紛跟上。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終於擊退了強盜,成功獲取了鐵礦。

在李秀寧的努力下,義軍逐漸解決了物資短缺的問題。但新的麻煩又接踵而至。

隋朝朝廷得知李秀寧攻占城池,派出了大將屈突通率領大軍前來圍剿。屈突通兵強馬壯,經驗豐富,是一個極為難纏的對手。

麵對強敵,李秀寧沒有絲毫畏懼。她一方麵加強城防,布置防禦工事;另一方麵,派出探子密切監視敵軍的動向。

“公主,屈突通的大軍已在城外十裏紮營,隨時可能進攻。”馬三寶焦急地說道。

李秀寧冷靜地分析道:“不必驚慌,我們以逸待勞,等待時機。”

屈突通多次派人前來叫陣,試圖激怒李秀寧出城迎戰,但李秀寧不為所動。

然而,長時間的僵持對義軍也十分不利。城中的糧食又開始緊張起來,百姓們也陷入了恐慌。

就在這危急時刻,李秀寧突然想到了一個破敵之策。

她命馬三寶帶領一隊精兵,趁夜偷襲敵軍的糧草營地。同時,自己則在城中佯裝出兵,吸引敵軍的注意力。

馬三寶不負眾望,成功燒毀了敵軍的糧草。屈突通大軍失去了糧草供應,軍心大亂。

李秀寧看準時機,出城發起進攻。義軍將士們士氣高昂,奮勇殺敵。屈突通的軍隊節節敗退,最終狼狽而逃。

這場勝利讓李秀寧的義軍聲威大振,周邊的郡縣紛紛望風而降。

李秀寧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我們離目標又近了一步,但前方的路依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