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左宗棠讓胡雪岩去搞錢(1)(2 / 3)

石達開率部回到天京後,因為洪秀全已經嚇破了膽,不再相信任何人。石達開怕遭暗算,再次率部出走。這就是太平天國“楊韋事變”的全過程。

太平天國已經變成了這樣,洋人還怎麼可能去幫忙呢?

左宗棠率軍繼續向衢州進發,於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三月十五日抵達常山璞石。

四品頂戴署理浙江金衢嚴道江永康,帶少許隨從匆匆來到大營,麵見左宗棠。

一見左宗棠的麵,江永康一邊行大禮一邊道:“賞四品頂戴署金衢嚴道江永康,前來給撫台大人請安。”

左宗棠拉起江永康,問他:“江道,你是從哪裏來的?衢州怎麼樣?瑞將軍能否支撐得住?本部院是急性子,你撿要緊的來說!”

江永康忙道:“大人容稟。職道從衢州間道趕來迎大人,是因有要事相告。四眼狗匪酋李世賢進占沐塵後,已與瑞將軍的軍標交了三次手。就是昨天,瑞將軍得到確切密報,說前天夜裏,不知何故,忽然有一半長毛從沐塵開往別處,餘下的五千餘眾也像在打點行裝,說不定這一兩日也要拔營。據瑞將軍講,沐塵屯有一批糧草,因長毛進軍太快,這批糧草未及隨軍帶出,已經被他全部埋在地下。”

左宗棠聽到“糧草”二字,雙眼馬上一睜道:“江道,瑞將軍說的這批糧草現在哪裏?是否已被長毛取用?”

江永康道:“稟大人,瑞將軍眼下就是拿不準這批糧草是否已被長毛取用,所以才讓職道趕來這裏。瑞將軍說,不管糧草是否被長毛取出,趁長毛全數撤走,正可圍殲。沐塵地下的這批糧草有十數萬石,就算被長毛發現,一時也不能用盡。”

左宗棠聽清了江永康的來意,他傳人進來,吩咐領江永康先去用飯,自己則鋪開地圖,兩眼盯著沐塵、衢州幾處地方,冥思苦想起來。

左宗棠對占據沐塵的太平軍是否全數撤走並不關心,他關心的是被瑞昌埋在地下的那批糧草。

楚軍成軍以來,一直缺糧乏餉,朝廷雖已明令各省為楚軍濟餉籌糧,但總不能滿足需要。左宗棠為了能使全軍餉糧有繼,已打發了二十幾人分赴各省去勸捐籌糧,以供軍需。不管沐塵埋在地下的這批糧草是否被太平軍取用,左宗棠都不想放過這次機會。

他把劉鬆山傳來,說道:“壽卿啊,本部院適才得到消息,四眼狗李世賢的部眾已被李秀成調走過半,目前沐塵隻有五千餘長毛把守,你敢不敢去碰這塊硬骨頭?你若能單軍收複沐塵,不僅是大功一件,還可獲得十萬石的糧草!”

劉鬆山想了想說道:“大人容稟。想那四眼狗攻占沐塵多日,如今突然將大批兵力撤走,如果卑職預料不錯的話,離開沐塵的這些長毛,一定是被李秀成調走去江山圍攻次青大人的安越軍了。照如此想來,安越軍的處境當比衢州壞得多,大人此時應該兵發江山才對呀!”

左宗棠讚許地點了一下頭,笑道:“人家都說湘軍大將劉壽卿是個猛張飛,豈不知壽卿還是半個趙子龍呢!”

劉鬆山笑道:“大人萬莫誇獎於我。不誇,卑職還會打仗,一誇,可就分不出輕重了。”

左宗棠忽然問道:“壽卿啊,本部院早有所聞,說你老弟每到陣前,愈飲酒愈能殺敵。若不飲酒,便渾身打不起精神,見了長毛便怕。這可是真的?”

劉鬆山臉一紅,囁嚅道:“大人和滌製帥是至交,卑職幹什麼,有哪些短處,自然瞞不過大人。說句實話,卑職陣前飲酒,不過是為了給全軍壯個膽子罷了,哪知道時間一長,竟成了習慣!大人也是豪爽的人,還望能體諒卑職的苦處。”

左宗棠笑著說道:“壽卿,你誤會我了。你老弟是滌製帥帳前的勇將,也是他最愛惜的大將。說句實話,湘軍若少了你和鮑軍門兩個,那還叫湘軍嗎?如今製帥把你老弟撥過來助我,我不僅更加敬重老弟,也會百倍於滌製帥愛惜老弟。本部院行前,已再三交代糧台,各營的糧餉可拖欠,劉壽卿總鎮的糧餉卻一天都不準拖欠!尤其是壽卿總鎮的個人飲酒,更不能拖欠!”

劉鬆山原本一介武夫,腸子直,也見不得人抬舉,如今聽了左宗棠的一番百般奉承話,早把他的眼淚感動出來了。

他隻覺腿一軟,不由自主地便跪倒在地,哽咽著說道:“卑職早就風聞,左季翁待人最講義氣,如今聽季翁講話,方知季翁待人不僅義氣,而且體恤。季翁身為一省封疆,如此高看卑職,卑職就算被長毛戳得渾身是洞,又有何憾!卑職今天發個大誓,隻要季翁指到哪兒,卑職便打到哪兒,決不打半點折扣!隻要季翁肯把卑職當成個人就行!”

左宗棠雙手扶起劉鬆山,動情地說道:“壽卿言重了!快快起來,我們還要談正事!”

按著左宗棠的吩咐,大軍當晚分成兩路開拔:一路由劉鬆山率所部二十營直撲沐塵,一路則由左宗棠親自率領馳赴江山去解李元度之圍。

左宗棠一路在奔赴江山的途中極其順利,很快便與前兩起楚軍人馬會合;劉鬆山一路卻遇到了極大的阻擊。

探知劉鬆山撲向沐塵,李世賢先從左近的幾個城郭急調五千人補充兵員,又飛馬送信給李秀成。

李秀成不敢怠慢,立即把汪海洋所部一萬人調往沐塵。李秀成決定把沐塵變成三河鎮第二,立誓把劉鬆山所部老湘營全殲於此。

李秀成此時是浙江境內各路太平軍的統帥。李秀成或作壽成,原名以文,廣西藤縣人,是太平天國內訌後崛起的第二代天國將領。李秀成原隸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因智勇雙全受楊識拔,舉為右四軍帥,旋升後四監軍,隨翼王石達開作戰。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擢殿右二十指揮,旋升二十二檢點,地官副丞相。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二月,李秀成隨燕王秦日綱赴江蘇鎮江解圍,意圖摧毀清廷苦心經營的江北、江南兩個大營。“楊韋事變”後,秀成奉天王洪秀全命移軍鎮守安徽桐城,因功升地官正丞相、合天候。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封忠王,侍王李世賢歸其節製。其實,早在左宗棠受命援浙之初,李秀成就開始苦苦思考對付左宗棠的辦法。

他從沐塵逐步撤軍,實際上用的隻是一個誘兵之計而已。他想把左宗棠全軍吸引到這裏聚而殲之,使清軍不敢正視浙江。他此時正在杭州大興土木建造忠王府,他要把浙江變成他李姓天下。

慣於用兵的左宗棠求糧心切,他盡管已經猜測出李秀成累累從沐塵撤兵,很可能是在使計,但為了能得到那批埋在地下的糧食,他決定冒一次險。

就在劉鬆山開拔的當夜,左宗棠遣人飛馬給安慶送信,請調湘軍第一虎將鮑超和他的霆字營由間道支援沐塵,反殲李世賢部。

左宗棠推測,隻要劉鬆山能堅持一天,霆字營再及時趕到,反殲李世賢就大有希望。

左宗棠命全軍在離李秀成大營十裏處紮寨,又派人入江山城裏告訴李元度。李元度知援軍趕到自是大喜,守城將士士氣也陡然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