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的我們,應該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臨出門前照照鏡子,對自己笑笑。當看到鏡子中自己年輕的臉龐,看到自己滿臉燦爛的笑容,我們會擁有一天的好心情,並且帶著自信,帶著微笑出發!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擁有對自己的信心。他們自信自己可以成功,可以有一番作為。自信成功的路在自己的腳下延伸,自信自己的滿腔才華能在人生的舞台上釋放。二十幾歲的我們可以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我們會努力,再努力,永不放棄,在青春的征途中,用自信為自己撐起一方湛藍的天空。
羅伯特·波頓說:“信心並不隻是心靈擁有的一種想法,而是一種擁有心靈的想法。”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會有許多障礙,我們必須樹立信心去克服它們。
二十幾歲的我們,想要擁有“比任何人都更燦爛的生命”,不甘於隻做“一隻小小鳥”,就要踏著青春的行板,踩出厚重的腳印,就要擁有自己。或許可以說,自信是你青春夢想成功的第一步。很難想象,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對自我充分失望的人會取得成功。不自信的人,得到的心理暗示永遠是“我不行”、“我不能”、“不可能”,這些否定性的暗示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我們可想而知。擁有自信的人生,將是充滿希望的人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我們要帶著自信,在青春裏行走。
自信,要以自己的實力為後盾。自信不是無根之母,更不能是盲目自信。
我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被稱為“文化昆侖”的錢鍾書先生生前是以“狂”出名的,人稱“狂人”錢鍾書。當年錢鍾書從清華大學畢業的時候,係裏想招他為研究生,並派很多老教授去遊說,結果,錢鍾書一一駁回了老教授的想法,他說:“沒人配當我錢某人的導師。”可謂狂到家了。但是錢鍾書自己覺得,他不是狂,是狷。正是因為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他才會在文學的世界裏自由地遊走,寫出了《圍城》這樣的經典小說。
世界著名的足球教練、意大利國際米蘭隊的主教練穆裏尼奧,也是狂到家了,曾自詡為上帝第二。在他的教練生涯中,他可謂榮譽無數,所帶領的球隊奪得了包括歐洲冠軍杯、聯盟杯冠軍、英超聯賽冠軍在內的多項榮譽,他雖在媒體或者公眾場合時有狂妄舉動,但在教練工作中,他以嚴謹的教練思路、充足的賽前準備登上了自己事業的高峰,西班牙皇家馬德裏等豪門球隊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這是自信滿滿的狂,是充滿力量的狂,讓人不由地震驚和佩服!這些狂人讓我們明白,張揚有時候也是一種美!有學問有道行的人,也可以用狂放的方式表達自己,或許這正是他們的可愛之處。
二十幾歲的我們要明白,自信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的。沒有任何特長,盲目地狂放,最後的結局隻能是失敗。為此,我們要不斷地打磨自己,將自己鍛造成璞玉,有著光潤的內在,才能長久地發光。我們要積極地應對生活中的問題,在失敗後能爬起來,堅定地自信著。
自信,有時候也表現為一種低調和謙和。有一個哲理故事:寺院裏接納了一個16歲的流浪兒,流浪兒經沐浴變成了一個幹淨利落的小沙彌。這一天,法師送一盆含苞待放的夜來香給這位小沙彌,讓他注意一下花的生長情況。第二天早晨,沒等法師叫他,他就欣喜地跑來對法師說:“您送給我的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開放,清香四溢,美不勝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斂了香花芳蕊……”真正有自信、有能力的人就像這美麗的花朵,開放時吐露芬芳,收斂時安靜如波。他們是如此有涵養,又如此低調和謙和。
自信是心靈的體現,是不需要通過外在東西來證明的。自信是對自我修煉的肯定,是對自我能力的正確評價。二十幾歲的我們,應該帶著自信在青春裏行走,讓狂傲的青春滋長出最繁茂的夜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