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新科狀元(2 / 3)

皇上在林蔭下納涼。皇上一時性起。皇上說讓宮女站成兩排,一排十個人,讓那兩個假太監幹。一人麵對十個宮女。“你們兩個,誰要是先不行了,就送你們回淨身房淨身去!”皇上說。皇上的臉上是惡毒的笑。

假太監大叫著行事。他們特別用力。他們都想最快的速度讓宮女倒下。隻要宮女倒下就算拿下了一個宮女。所以有的宮女倒下並不完全是性方麵的原因,而是抗不住他們的撞擊。在他們的撞擊下一個又一個宮女倒下。

樹上的鳥兒熱烈地叫著。它們在觀摩。有鳥屎落下,落在等候著的那個宮女的屁股上。這引得眾人大笑。大笑著的人看皇上的目光望著樹上而且皇上也在咧著大嘴笑。眾人循著皇上的目光望去,樹上的鳥兒們也在熱烈地交歡。

吏部緊張地批閱試卷。能夠成為進士的名單確定。通常前幾名要由皇上殿試,從而產生狀元。前幾名名單呈遞給了皇上,皇上殿試。反正是考別人,博記的皇上當然想利用一下他的這個長項。而且,他也想聽一聽前秀才們能胡說八道些什麼道理。皇上不願聽大臣們嘮叨。但皇上想聽一聽前秀才們的嘮叨。也許能挺可笑。但就是可笑,皇上也想聽一聽怎麼可笑。關鍵是,皇上聽前秀才們嘮叨在心理上不會感到拘束。

輪到第三名。鄭思鳴接受殿試。

“鄭思鳴鄭思鳴,你一心想著出名吧?”皇上調侃。

“草民經常想的是效力於朝廷。隻有效力於朝廷,才成其名。而且,草民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鳴,這個鳴字有求實之意。”

“你答得很好。朕再考你。有這麼一段話,你看出自哪裏。貪吏而不可為而可為,廉吏而可為而不可為。貪吏而不可為者,當時有汙名。而可為者,子孫以家成。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貧。獨不見楚相孫叔敖,廉潔不受錢。”背誦的時候皇上站了起來,在龍椅前來回走著背。背完皇上坐下。皇上望著鄭思鳴。

鄭思鳴麵露喜色,答:“草民對這段文字非常熟悉。草民和郭三曾經討論過這段文字,頗多感慨。”

“郭三是誰?”

“郭三是誰?”

“郭三是草民的鄰居。他排行第三,所以大家就叫他郭三。他的母親是皇上身邊的人。是專門給皇上做衣服的。其實他的才學要比草民好許多。真的好許多。”

“他這次應試了嗎?”

“沒有。”

“為什麼?”

為什麼?郭三說他不想做太監。他不想做太監。郭三自負,非常自負。因為自負才更怕當太監。如果僅僅就是個一般進士,不同意定會留在朝廷,就不容易遭受閹割的命運。可是能和皇上說郭三不願意做太監嗎?讓朝官做太監是皇上的決定你得說是英明的決定可你說郭三不願意做太監皇上能高興嗎?“郭三想文武兼備。他現在正學習武功和研究兵法典籍。”鄭思鳴說。

“哦。”

鄭思鳴忘了回答皇上的問題,做出等待皇上問話的神態。

“那你回答朕剛才問你的問題吧。”皇上說。

皇上剛才問什麼問題了?鄭思鳴想了一下才想起。“這段文字見之於孫叔熬的碑。司馬遷遊曆山河的時候想必也見過這碑。所以在《史記》的滑稽傳中對這段文字也有記述。那段記述是這樣的:‘楚相孫叔敖死,其子窮困負薪。優孟憐之。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歲餘,像孫叔敖。楚王置酒。優孟前為舞。王大驚,以為孫叔敖複生也。優孟曰,楚相不足為也,孫叔敖為相,盡忠為廉,王得以伯,今死,其子貧負薪。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因歌雲雲。‘王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

皇上望著鄭思鳴。那是滿意的矚望。

鄭思鳴避開皇上的目光,垂手聽候皇上的裁決。

皇上提筆在名單上圈住了鄭思名的名字。“本次狀元就是這個鄭思鳴了。”皇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