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笑聲滿騰一室,忽聽得宮門外靴聲橐橐,明晃晃的紗燈一耀,在宮門外止住,一個偉岸大丈夫負手獨自踱進宮來,宮女們定睛細看,嚇得四散逃走,霎時鴉雀無聲,萬貴妃躺在醉漢“小杜”身下,知道有大事了,忙仰起頭來瞧,正是久不臨幸的憲宗皇帝。萬貴妃差一點嚇死,慌忙推她的“小杜”。杜宇醉得醉眼矇矓地扭著萬貴妃哪裏肯放,萬貴妃真急了,用狠勁將“小杜”一擰道:“該死!皇帝來了。”
這句話好似晴天霹靂,杜宇頓時嚇癱了,而萬貴妃早玉容如紙,跪在地上,頭好像猛然長大有幾千百斤重,休想抬得起。憲宗早對萬貴妃冷笑了幾聲,然後叫杜宇起來,含怒說道:“朕讓你隨侍左右,授為護衛,誰料你不思忠誠報恩,卻在宮禁裏胡鬧,朕現在且饒過你這一次,快離開此地,從今後再不許你進宮了!”
憲宗說罷,就喚過一名內侍,令將杜宇交給外麵侍衛,立刻押出宮去。杜宇得了性命,再三磕頭再三謝恩,到了宮外,跟著值日的侍衛就往外走。
杜宇一行將至仁和殿前,忽見傳諭的內侍又追上來,對侍衛附耳幾句就回去了。然後侍衛仍押了杜宇往前走,出了宣仁殿就是禦河的石梁,杜宇一心想趕快離開這是非地,全不防侍衛在他背後大喝一聲“去吧”,接著杜宇的頭顱就隨著音落,而一同落在了石梁下,侍衛殺了杜宇,回到宮中,起先傳諭的內侍還等在那裏,驗了血刀才去複旨。
原來杜宇和萬貴妃的事做得太張揚,憲宗本不想搠破,不想那天晚上,憲宗正想到朝鮮宮去,在經過安喜宮的時候,聽得裏麵陣陣笑聲不絕,於是就命掌燈太監引路入了安喜宮,到了內宮門前,笑聲越發清楚了。掌燈太監照例侍立在宮門前,不便進去,由皇帝獨自入宮。所以宮人們隻見紗燈一閃,隨後就見憲宗走進來。
本來據情理說,若在白天,憲宗經過安喜宮外,是決不會聽見笑聲的,因為內宮門和外宮門離得很遠,可是在夜深人靜萬籟無聲時,那陣陣的哄堂笑聲就格外清楚了。當時很多痛恨萬貴妃奇妒的宮人說,就是她待人太慘酷,這笑聲是冤鬼傳出來,特意給憲宗聽見的。
萬貴妃也可能真的是太該死了,照例皇帝進宮,管門的內侍去報內宮門值日宮女,那宮女再去通知了妃子出宮跪接聖駕。偏偏這天管門的內侍都去玩耍了,而那天的內宮值日宮女無巧不巧的正是萬貴妃的冤家對頭雕兒,她倒是先看見了紗燈一閃。按明宮慣例,皇帝夜行有大紅紗燈四對前導,東宮及後妃隻有輕紗燈一對;若雕兒趕緊去報知萬貴妃,讓杜宇趕快躲避起來,一麵出去接駕,本是來得及,大宮門和內宮門距離好一段路。可雕兒痛恨萬貴妃獨占了她的心上人又折磨她,所以雕兒眼看著憲宗進了宮,故意去避在宮後麵的更衣室裏,弄得萬貴妃措手不及,被憲宗撞個正著。
而憲宗當時不難為杜宇,是因為明知杜宇有些武藝和幾分蠻力,恐怕急則生變,吃了眼前虧,待到內侍回來複命,憲宗又叫他去追上侍衛,秘密諭知,令他在半途上殺了杜宇。內侍領旨去了半晌,才回來稟知侍衛殺了杜宇,屍首拋在禦河裏。憲宗聽了點點頭,便出了安喜宮,太監前呼後擁地往朝鮮宮去了。
萬貴妃跪在地上,隻是發怔。憲宗去後,宮女慢慢地圍攏來,把萬貴妃扶起來,萬貴妃這才意識到皇帝已離去了,伴隨著皇帝腳步聲的漸漸遠去,她自知自己的大勢也已遠遠地去了,不禁萬念俱灰地長歎了一聲,撲簌簌地垂下淚來。
萬貴妃哭了一會,收起淚查問今天晚上的管門內監和值日宮女,不一會兒就都已傳到。萬貴妃令把內監先杖責了一百,再一瞧值日宮女竟然是雕兒,萬貴妃冷笑一聲道:“我和你是前世的冤家,我現在已經被你害了,橫豎這個冤仇是結解不開了,趁著我還有這口氣,這筆帳我們到陰曹地府裏去算吧!”說畢,就喝令宮女下杖。
雕兒大叫冤枉,為自己分辨,宮人們也替雕兒求情,萬貴妃哪裏肯聽,連叫下杖。可憐一位如花的小宮女,不過一會兒,就血肉橫飛地慘死在了杖下。
10、萬妃遭受應得大劫
萬貴妃活活地打死了雕兒後,猶餘怒不息,一夜不曾安睡。天色剛剛破曉,遠遠地鍾聲亂響,過了一會兒,太監高叫:“萬貴妃接旨!”
萬貴妃頓時遍身索索地顫個不住,而兩條腿則像棉花做的,癱軟得半步也移不動,由宮女扶著,到宮門外跪下,聽讀聖旨。而萬貴妃一經跪聽罷聖旨讀畢,身體就又似鉛銅澆鑄成的,呆呆地連動一下都不會了。
上諭是令萬貴妃服鳩自盡,這早在她的意料中。太監讀罷諭旨,旁邊的小內監就捧上了杯盞和鳩酒,斟滿了一杯,立逼著萬貴妃飲下,看她滿口咽下,然後回去複旨。憲宗聽萬貴妃飲鳩自盡,不覺憶起從前的情分,也流下幾滴眼淚。
萬安聽知萬貴妃賜死,嚇得連忙請假不敢入朝,連汪直也有些膽寒。果然不久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外戚萬貴妃弟萬喜,及私黨鄧常恩、趙玉芝等,俱謫戍遠鄉。並罷傳奉官二千餘人,奪僧道封號千餘人,宮廷頓時為之一清。
已升為大學士的萬安則惶急得了不得,正在這時,太監懷恩手持一個小木篋,交給萬安,隻說了一句:“這豈是大臣所為?”萬安尚莫名其妙,忽然發篋後麵有小書一本,末尾署著“臣安進”三字,係是自己從前親筆所寫,書中所列,俱係房中術,不禁愧汗浹背,俯伏地上。到萬安仰首起來,懷恩已早走了。自知罪惡不淺,於是萬安忙寫了乞休奏折,結果就這麼便宜了他,拿著數年搜來的錢財,到家鄉過餘年去了。
憲宗忽然想起了那件孔雀寶氅,就問純妃那個深宮盜去寶氅、技藝一定非常的叫什麼韓起鳳的人,於是馬上打發總管把韓起鳳召來,不想韓起鳳已南往應天。憲宗就親自下諭傳知應天府,著韓起鳳進京覲見。
11、皇子深匿六年
早在憲宗把萬貴妃賜了鳩酒前,在成化十一年,憲宗因受製萬貴妃,時常怏怏不樂,又兼思念亡子,更覺抑鬱寡歡。那天召太監張敏櫛發時,偶然攬鏡自照,見頭上竟有白發數莖,不覺愁歎道:“老將至了,尚無子嗣,讓朕有什麼麵目見祖宗臣民?”
張敏忙把梳子放到一邊,伏地頓首道:“萬歲已有子了。”憲宗並沒有在意,仍舊感傷地歎息道:“朕自然是子的,隻是都已亡故了,哪裏還有子嗣?”
張敏又叩首道:“奴才知道此言一出,性命不保,但隻願萬歲為皇子作主,老奴死而不恨。”此時司禮監懷恩也在一旁,也跪奏道:“張敏所言不虛。皇子久育西內,現已六歲了。因懼禍患,所以匿不上聞。”
憲宗大驚道:“朕的兒子在哪裏?”懷恩答道:“景寒宮中魏宮人撫養著的不是嗎?”
憲宗大喜,馬上就派人宣魏宮人見駕,不一會兒,魏宮人手裏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前來拜見。這個小男孩一見了憲宗,哇地一聲就哭了起來,然後就撲進了憲宗的懷裏。憲宗把那小孩抱起來,定睛細看,頭角崢嶸,眉目酷肖自己,於是就把那個孩子緊緊地摟在懷裏,不禁喜得眼淚都笑了出來,一麵連連呼著:“是朕的兒子!”一麵便問那魏宮人,“這個皇子是誰人所生?怎麼會由你來撫養他?”魏宮人跪下奏道:“小皇子是紀宮人所生的。”
饒有姿色、性亦靈敏的紀宮人在成化三年西南蠻部作亂時,被俘獲送到京來,充入掖庭。她本是個瑤人,一經被俘入宮,就被授為女官,因為她聰明謹慎,知書識字,所以被派了一個“典守內藏”的差使,那是因為吳皇後見她秀慧,就給了她這麼個差事。
憲宗那天偶然到內藏處,問及內藏多寡數目。紀宮人口齒伶俐,應對詳明,頓時契合龍心,便就在紀宮人的寢榻中演了一出龍鳳合串,不想雨露恩濃,熊羆夢葉,一開花就結果了。
過了數月,苗條的紀宮人變得大腹便便,她膨脹起來的肚子,被萬貴妃偵知,於是暗令心腹侍婢密往墮胎。
這個侍婢本來就與好人緣的紀宮人平日關係極好,如今在紀宮人的“若墮胎,我必死無疑,我不敢求他日的富貴,我隻求能保住我自己這條命。我真的不想要這個孩子,等一生下來我就自己親手掐死,一定不會給您留麻煩的,當然也不給我自己留麻煩,我明白就是我自己不弄死,萬娘娘也不會讓他長大的”涕淚交流的苦苦哀求下,沒忍心下手,隻複報萬貴妃說紀氏不是懷孕而是生了腹膨肚脹病。
這時吳皇後為萬妃所讒見廢,退居景寒宮,紀宮人於是就求情說願往景寒宮去服侍吳廢後。萬貴妃見她象真個有病的,臉色黃黃的,於是就樂得做個人情,讓一個病妃一個廢後,在一處做個伴。
紀宮人與吳皇後住在一起後不久就十月妊足,一分娩竟然生了個男孩,紀宮人料知不便撫養,萬貴妃如其知曉,必至性命不保,於是就狠著心讓門監張敏把小皇子溺死。
張敏驚訝道:“皇上未有子嗣,奈何輕棄骨血!?”看紀宮人就是不同意撫養,於是就偷偷地將這個才落地的小皇子藏入密室,每日取些粉餌飴蜜,暗地裏哺養。
而這個小皇子也怪,在一個老公監的手裏,居然能活生生地一樣長大。隻是他的啼哭聲引起了萬貴妃四處派遣偵察的心腹們的注意,於是他們就四處搜索,幸運的是每次在人家來搜的時候,這個小皇子都在睡覺,有幾次甚至是在他所居的地下暗室的頭頂上經過,卻始終未見動靜,若非如此,這個有十八年帝位可居的幸運嬰兒如何能得以保全生命。
吳皇後知道張敏艱難地代育小皇子後,就讓張敏把小皇子抱給她:“今皇上無子,此兒正是嗣續儲君。你紀嬪人既沒有膽量撫養,我是個見廢的皇後,生命早置之度外,等我來撫養他長大。萬一事敗,無論鐵戳銅砍斧鉞之誅,我一個人去承當就是,皇帝的宗祧卻是不可不保的。”
然後吳皇後的親信宮侍魏宮人就與吳皇後一起撫養起小皇子來。好在景寒宮是座冷宮,皇帝不去臨幸,太監宮女多半是勢利宮人,哪肯上門去。萬貴妃隻要憲宗不到那裏去就不疑心那裏會有什麼皇子。紀宮人把小皇子交付與吳後,自己就忙避出景寒宮,改住在碧霞樓中了,隻是時不時地偷空去覷看小皇子。
吳皇後盡心撫育小皇子,到了他四歲的那年,吳後病勢一天重過一天,於是淚汪汪地抱著小皇子,垂淚對他說道:“我的兒!娘今日要和你分別了。可憐你苦命的母親沉恨含冤七年了!我兒若將來繼統時,千萬不要忘了你母親的仇人萬……”吳後說到這兒,就哽咽著說不下去了,又掙紮了半晌,才指著魏宮人對小皇子說道:“她是撫養你的恩人,母親死後,你須得倚仗她,快替母親去磕一個頭拜謝!”
小皇子聽了吳後的話,就懂事地撲向了魏宮人的懷中,吳後又流著淚對魏宮人說:“我兒全仗你扶持,我死也瞑目了。”
看吳後溘然長逝,懂事的小皇子哇地一聲就大哭了起來,魏宮人也淚如雨下,又恐怕百忙中料理吳後的喪事,進出的人多把小皇子的事漏出風聲,就將小皇子藏在暗室裏,然後才通告了吳後的死信。
小皇子獨坐在黑室裏,幾天也不曾啼哭一聲。內監懷恩是魏宮人的義父,所以惟有他知道魏宮人撫育皇子的事。
憲宗經魏宮人一提醒,想起了臨幸紀宮人的事來,那時憲宗喜她溫婉宜人,就風流過一次,不期竟誕下一個皇子。於是憲宗忙傳喚彤史首領太監把冊籍取來,打開一查,果然錄著某年月日,皇帝在某處幸宮人紀氏,還有當時太監在下麵的署名。
憲宗計算日期,和小皇子誕生的年月日一點兒也不差的,不覺喜開心花。可再一看小皇子頭上,雖是六歲孩子,卻依舊胎發蓬鬆,乃知當時因懼怕萬貴妃,連小皇子的胎發也不敢叫內侍剃去。憲宗又禁不住轉喜為怒,對萬貴妃頓足憤恨。魏宮人則受到了一番誇獎,加封為聖姑,仍受命保護撫養小皇子。
然後憲宗令內侍趕緊往碧霞樓宣召紀宮人,隨即冊立為淑妃。紀妃是說什麼也不肯要封的,因為她明白還是保命最要緊,可是皇帝不肯,她不受封就是抗旨不遵,紀妃隻好戰戰栗栗地接受了。這就如同在當時紀宮人聽說皇帝派人來抱她兒子時曾大哭道:“我兒此去,我命恐怕難保。兒呀,你今日前去,看見穿黃袍有長須的,那就是你的皇父,隻管去恭謁就是了。”所以這個小孩子一見麵就投入憲宗懷中。憲宗見到他久已忘懷的曾經一回風流的紀宮人,冠冕堂皇地握手涕泣並安慰她,同時移紀妃居永壽宮,且時常召見,很是寵愛喜歡。
憲宗馬上就命司禮監懷恩把小皇子的事往告內閣,閣臣無不歡喜。隨即由禮部定名,給這個小皇子取名叫作朱祐樘,並頒詔中外,立為太子。
從此宮內妃嬪稍稍放膽,蒙幸懷妊,次第有分娩的皇子報聞,邵宸妃生子祐杭,張德妃生子祐檳,還有姚安妃、楊恭妃、潘端妃、王敬妃等陸續進禦,亦陸續生男,螽斯衍慶,麟趾呈祥,隻萬貴妃滿懷痛苦,日夕怨泣,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又決定用當日藥死太子的手段,鴆殺紀妃。
紀妃又如當初來給她墮胎時一樣苦苦地哀求,可這次她得到的是冷冰冰的堅決拒絕:“快喝了吧!這還是便宜的,如果你不想活活不成,求死也不能,生不如死的話。”是的,這次對方沒有再對她發善心,但是不想藥被不小心弄錯了,藥效不夠,所以紀妃又活了下來,不過是大病了兩個來月,紀妃虛弱得不成人樣。
一見紀妃沒被毒死,於是萬貴妃又遣人去勒死了她。這一次行動,可悲地成功了,而萬貴妃對外就說紀妃是自縊的。
太監張敏聽說紀妃暴卒,情知自己也不能免禍,於是就在自己的屋中,先向著家鄉的方向再三跪拜:“父母親將我養大,我不能盡孝但我盡忠了,孩兒到那世再孝敬二老吧!”沒能盡孝但盡忠了的張敏在禱祝蒼天,求佑皇子祐樘安康後,也吞金自殺了。
在這一切發生後,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萬貴妃就被賜死了。當然如果她不是死得這麼快,太子朱祐樘也就太危險了。
魏宮人當時說什麼不肯受封,她不想成為憲宗皇帝的一個妃嬪,因為那樣她就不能日夜守護小太子了,魏宮人於是得以以一個姑母的身份來保護太子,她整天不離左右,萬貴妃幾次策劃好了來下手,都是因為她寸步不離而不行,當然誰也沒有膽子來直接對太子下手,不過是趁著給東西吃的時候,或者乘著哄著玩兒的時候,或者服侍的時候讓太子不是因為洗澡溺死了,就是失手掉進了池子裏,但現在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在太子朱祐樘的身上,因為他有魏聖姑時刻不離的照顧,如果不是這樣,朱祐樘就是幾條命也早沒有了。尤其在飲食方麵,魏宮人總是得先自己或讓別人來嚐一下再喂入太子的口中,魏宮人尤其是會讓來送東西的人自己嚐嚐那被萬貴妃加了特殊美味的食物。
12、瘋婦
憲宗又深悔聽信了萬貴妃讒言,廢了吳皇後,於是馬上就追封吳皇後為聖德慈仁純孝皇後,命改葬在皇陵。同時又選吉日,為皇子朱祐樘冊立東宮儲君大慶。好在這個時候,那個不可一世的凶狠毒辣的萬貴妃已被賜死,再不必擔心有人會出來找別扭。
在皇子朱祐樘立儲大慶的這個吉日裏,大臣紛紛叩賀,憲宗也大賜王公及內外臣工筵宴。正在歌甜舞妙酒暢宴豐人人開懷的時候,猛聽得奉天殿後麵震天地一聲響亮,接著內監們一齊往外奔逃,奉天殿上霎時人聲雜亂,文官驚避,武官攘臂如臨大敵。大臣們都昂首向內瞧看,綠衣侍衛立時排班,在駕前護住,錦衣校尉握著手中器械,一字兒列著準備捍禦聖駕。
片刻之後,就猛然見錦屏後腳步聲雜亂,一蓬頭赤足的婦人手拖著兩名宮女,旋風般闖了出來,到了殿庭正中,舉起兩個殺豬般叫喊的宮女就往人叢中拋擲,眾大臣定睛細看那婦人,竟然是新經賜鳩毒死的萬貴妃。大家疑是冤魂出現,便呐喊一聲,也顧不得什麼朝儀,各自棄了牙笏,撩袍逃命。
憲宗瞧得更清楚,不覺也大吃一驚,慌忙推開禦案,跳下寶座逃遁。那些近身侍衛和錦衣衛大都認識萬貴妃,一見這是真真的陰魂作祟,誰敢抗拒,都嚇得手鬆腳軟,連器械也掉在地上。眾人急於逃命,倒在地上的人,一陣亂踐亂踏就成了肉餅。
憲宗幸得身邊的幾個護衛膽力較壯,死命地擁護著逃出了奉天殿,向西往太和殿中暫避。殿上的瘋婦人大鬧大叫,把禦案推翻,寶座打折,座後的屏風都被她推倒。
幸得安喜宮的內監從後麵直奔出來,向外麵的侍衛等喊道:“萬貴妃沒死,她隻是瘋了!你們快捉住她,省得傷人!”殿外的甲士執著戈矛,見殿上鬧得落花流水,頗有躍躍欲試之概,隻是未奉詔令不敢擅入。
本來剛才就是因為內外的武官都認萬貴妃是鬼魂,沒人敢上前打鬼,萬貴妃得以所向披靡。現在眾侍衛的一聲吆喝下,各仗器械上前,滿心想把萬貴妃打倒。誰知萬貴妃異常凶猛,她獨自一人在殿上亂嚎亂叫,一見侍衛等持械對著她,便大吼一聲,似猛虎般地撲將過來,兩手亂舞亂撥,槍刀都被她打折,侍衛們都潮湧似地倒退下來。
武臣撫寧伯朱永不服,他搶過一口镔鐵大刀,奮力向萬貴妃劈去。可幾個回合,刀就已被萬貴妃奪住,向裏猛然一拖,朱永就捏不牢刀柄,一個倒栽蔥直跌到丹墀下。好在萬貴妃也不追殺出來,隻把那口镔鐵大刀連柄帶刀都折作了四段,往人多的地方狠擲過去,安遠侯馬靖的額角被斷刀柄擲傷,鮮血立時流了滿麵。這樣一來,嚇得大臣們多袖手不敢試,還是朱永從階下爬起身來,招呼外殿的武士和幾十個錦衣衛士,各仗兵器由四麵圍將上去。其時後宮的內監也拿槍的拿槍,舉棒的舉棒,持木棍的持木棍,一窩蜂地從後麵打將出來。
見雙方夾攻、並力擁上,刀槍棍棒雨點一樣打來,萬貴妃卻奔到殿上,舉起蟠龍寶座團團飛舞,舞得鳳聲呼呼,武士和內監們手中的器械不是被萬貴妃的寶座打落,就是被折作半段,不到一刻工夫,早被萬貴妃打得七零八落。
撫寧伯朱永眼見得這麼許多的勇士竟然敵不過一個婦人,不覺心裏很是詫異,正呆立在殿前發怔,萬貴妃已打退了眾人,順手將朱永一把抓住,嚇得朱永魂飛天外,大喊救命,眾武士沒命地上去攫奪。萬貴妃一手提著朱永,一手把寶座橫掃過來,眾武士排山倒海地跌翻在地,萬貴妃乘勢將朱永向人堆裏一拋。雖然總算被接住了,朱永也是摔得頭昏目眩,立時嘔吐起來。
這時文武官員、侍衛校尉、內侍太監大都吃過瘋了的萬貴妃的虧,見無人上去拚殺,萬貴妃一個人又拿起寶座大舞特舞起來,舞夠了,索性棄了寶座,牛衝虎撞地搶進偏殿中來。眾官慌著逃跑,侍衛忙閉上了偏殿門。萬貴妃盡力一推,天崩地塌的一聲震動,偏殿門就倒了下來。
眾大臣與侍衛武官邊逃向光明殿,邊商議用絆馬索把她絆倒了,拿鉤並力搭住,然後一擁而上擒了瘋婦。照這條妙計,由內監去備了繩索拿鉤,暗暗布好了絆索,十幾名太監掌著拿鉤,候萬貴妃倒下時奮力搭住。布置已畢,武官前去誘萬貴妃進來,然後絆馬索齊起,果然讓萬貴妃翻身跌倒,太監的拿鉤方要搭著,絆馬索卻已被萬貴妃扯斷,她霍地跳起身子,一陣猛擊亂打,眾太監慌得丟了拿鉤便走,眾人也回身狂奔,於是一群人又往太和殿的偏殿上擁進去。
憲宗正避在太和殿正殿上,見眾大臣和內監侍衛逃進來,嚇得又要開溜,卻忽然一個壯士氣壯如牛地大喝一聲:“瘋婦休得猖狂,看我來擒你!”說罷,大踏步上前挺身攔住去路,萬貴妃揮拳就打來,那個壯士見她來勢凶惡,引身避過,忽地躍到萬貴妃的背後,一個泰山托頂,右手叉進萬貴妃的小襠裏,隻向上順勢一托,就把萬貴妃從偏殿中直摔到正殿的丹陛上麵,萬貴妃跌得滿臉是血,從地上爬起來,更瘋更狂地地找人廝打,這時那個壯士已從偏殿裏奔出來,萬貴妃不知深淺,奔上來一頓蠻打,隻換得讓自己跌得更遠更重了。
萬貴妃惱得吼聲如雷,嗔圓雙眼,惡狠狠舉拳亂打,可打了半晌,卻一下子也不曾打到這個壯士,氣得她幾乎衝破了腦門。而那個壯士則隨著一路餘勢,瞧準萬貴妃的穀道上一腿飛去,踢了個正著,萬貴妃立不住腳,往前直撞過去,一頭恰好磕在階前的石龍柱上,頓時磕得眼珠迸出,腦殼炸裂,腦漿子流了一地,侍衛等這才敢擁上前來,一陣亂砍亂砸,萬貴妃的喉嚨裏猶氣息如牛喘,好一會兒才氣絕身死。
憲宗也是見萬貴妃真的死了,才心神略定,由內侍扶持著升了太和殿,大小臣工都來跪請聖安,武臣皆自愧無能,俯伏請罪。憲宗受驚的臉上還沒有緩過來,良久才徐徐地說道:“萬氏已賜鳩自盡,不想她還活著,這是朕的失察,不幹眾卿之事。”說罷,命宣那個壯士上殿,並問他的姓名。兵部郎中黃信跪下奏道:“其人就是陛下下詔召進京的韓起鳳,今日剛剛自應天趕至京都兵部,臣特帶領起鳳進朝覲見陛下。”然後韓起鳳上殿,俯伏丹墀,自稱罪民。
憲宗不僅原諒了他盜孔雀寶氅之罪,還好言慰諭他救駕、打死瘋妃子的功勞,當然同時也對韓起鳳的武功非常肯定。於是憲宗當即授韓起鳳為殿前都指揮。
憲宗又命傳那日賜鳩酒的太監汪旋上殿,汪旋是汪直的侄兒,這時戰戰兢兢地跪上丹墀,承認是他粗心,誤取了瘋魔大力酒,致使萬貴妃飲了發瘋發狂。
瘋魔大力酒本是蒙古鄉民所製的蠱毒一種,後又經喇嘛鍛煉一番,人若飲一杯,不但發狂發瘋,而且力大也猶如猛獅惡豹,雖幾百人不能近身。此酒係元朝順帝時所遺,當初喇嘛進獻給順帝,將酒賜飲給那些關在籠中的忠直諫臣,令他們瘋狂地自相毆鬥,直至力盡一塊死。順帝在旁看了,以此取樂。
為了更能取樂,順帝還將瘋魔大力酒給那些他不喜歡的宮人們飲,然後讓她們赤身裸體,空手去和猛虎野獸廝打。結果,這些弱女子居然能打死幾隻野獸,當然,這些弱女子雖然能打死幾隻野獸,最終的結果卻仍是力盡被野獸吃了。
而明宮的規矩是,嬪妃一經賜死,司儀局就會同千秋鑒去驗屍收殮。萬貴妃飲了鳩酒後,在床上閉目待死了大半天,司儀局太監來檢驗見還有氣息,不敢收殮。這也是依明宮中的規例,人隻有一死的罪,如鳩死後再活轉過來,得向皇帝奏明再行處理,所以司儀局也不敢盛殮。
恰當時正值憲宗為太子加典,滿朝裏都是歡慶之聲,誰敢拿這件事來打擾他的興致。誰知萬貴妃在躺了一天一夜後,忽然直跳起來,萬喜宮裏的宮女內侍根本製不住她,萬貴妃瘋狂得把想關住她的宮門全都推倒了,直直地闖到了大殿上。
憲宗一聽汪旋說錯把瘋魔大力酒當作了鳩毒,不禁勃然大怒道:“你這一誤,險些要了朕的性命,要你這種糊塗東西何用!?”喝令侍衛把汪旋推出去腰斬了。這一場風波至此也就算結束了,同時結束了一切的還有不可一世的萬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