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大義凜然地憤憤說道:“本爵三桂得封平西伯,故君恩重如山,如今君國之大仇深恨未複,豈能顧及私情?況且古有大義滅親,昔日項羽欲烹太公,漢高祖猶言分我杯羹。今日本爵也隻好盡忠不能盡孝了,唉!”隨著這聲悲痛的歎息,吳三桂的眼淚適時地湧流出來,他的淚水是真實而非表演性,當著心愛的女人在別的男人懷抱裏戲謔取樂,吳三桂痛心何如,不要說流淚,他真的想流血了,如果有必要。
然後吳三桂喝令刀斧手將李自成差來的使者推出斬首。這個使者本來以為有老吳襄現拘留在自己軍中,諒吳三桂斷不致於忍心棄白發老父於不顧,所以一直放大了膽子等候回書。幸而夏國相勸諫道:“兩國相爭,尚不斬來使,更遑論是草寇的走狗,何足汙我斧鉞?”吳三桂於是改命為,割去使者的耳鼻,讓他回去報知李自成,義師不日即到,叫闖賊準備肉袒請降就是了。
這裏吳三桂擇吉日慷慨誓師,口口聲聲為國驅賊而憤興義師,而決不是為了憤爭紅顏,其假君國大仇之名而利用軍心的狡猾真是至極。
吳三桂說得聲淚俱落,其忠君愛國之情感動得將士們人人泣零,個個義憤填膺。吳三桂又命夏國相起草討賊檄文,頒行各處:
闖賊李自成,以麼麽小醜,蕩穢神京。日色華光,豺狼突於禁闕;妖氛吐焰,犬豕據乎朝廷。逼帝後於泉台,填小民於溝壑。絕無惠德,隻事淫威,本夜郎自大之心,竊天子至尊之位。又複窮極悍惡,晝夜宣淫;更旦逞盡貪殘,日夕搶掠。於是神州赤縣,變成棘地荊天;嗟我首都京華,化為妖坎賊窟。本爵身膺邊陲之寄,心懷君國之憂。悲象魏淩夷,憤梟酋殘虐。爰興義師,藉除暴逆。凡我官吏,爾儕軍民,當知國家厚澤深仁,自應報本;親睹闖賊凶悍慘酷,群起誅奸。揮逐日之戈,奏回天之力。順能克逆,誠誌所孚,義聲所播,一以當百。試看禹甸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
吳三桂頒了檄文,又大集諸將商議:“本爵此次為國複仇,得一鼓逐賊,然後擇皇族近支,重立明祚。不過這談何容易,現在賊人擁百萬之眾,隻怕未必能夠成功。”
諸將齊聲說道:“將軍忠忱為國,義師必勢如破竹,得天下響應,何患賊兵不滅?現雖寡眾懸殊,但誠如所謂一以當十,士氣可用。”
吳三桂大搖其頭:“話不能這樣講,目今建州正在興盛之時,他們也曾受天朝恩典,我決定致書與建州皇帝,曉以大義,向他借一旅勁師平國亂。”
夏國相嚇得連連搖手:“萬萬使不得!建州現在虎視眈眈,正苦於沒有機會,今若借他們的兵馬定亂,就是給了他們以可乘之機,隻怕這些兵強將勇的建州人會是引狼入室,那樣恐怕大明江山就將真的斷送了。此計猶如飲鴆止渴,還是不幹的好!”
吳三桂卻仍固執地微笑道:“參謀遠慮也有道理,但我隻不過是借建州兵馬一用,將來亂定,權還在我,至多把遼、薊兩處作為酬謝就是了!”吳三桂拿定了主意,連夜修書差使往建州借人馬。
其時清朝的太宗皇帝已經賓天,太子福臨接位,年紀隻有九歲,由多爾袞攝政,一切朝中大事都是他一人獨斷獨行。一接到平西伯吳三桂借兵定亂的書信,多爾袞馬上就決定了值此明朝無主、以代定國亂為名、乘機圖明疆的大規劃。於是多爾袞打發吳三桂的使者回去,讓他回複平西伯吳三桂,讓平西伯吳三桂帶了輕騎來關前迎接建州大兵。
然後多爾袞以豫王多鐸為先鋒,留鄭親王齊爾哈朗輔幼主,親自統領二十萬大兵浩浩蕩蕩地到了山海關。接著吳三桂為大兵前驅,多爾袞統清兵隨後進關,一路斬關奪鎖破城邑,勢如風掃殘雪。
李自成在京中一聽說剿匪大兵已進通州,忙下令收拾起金珠寶物共載七百多車,預備兵敗時逃入陝西;一麵親領闖兵出京迎敵。
結果大敗於清兵之手,李自成退走五六十裏。多爾袞兵不血刃地進了北京,又分兵兩萬交給吳三桂讓他追趕闖兵。
一看平西伯吳三桂的人馬追到,牛金星大叫:“事已急迫,速棄陳圓圓,以緩吳三桂的追逐!”
李自成卻戀戀不舍,彼時他正護著陳圓圓鞭馬疾馳,到底被吳三桂趕上,親自帶住陳圓圓的絲韁。李自成趁勢逃脫,而吳三桂擁美在懷,到底奪回了圓圓,馬上就收軍不趕了。
7、清皇室嫂子嫁小叔
九王多爾袞聽說吳三桂逗留不進,恐他回京有變,就急急督促平西伯繼續統兵西進追賊。這裏多爾袞就在北京定都,並令飛騎出關,迎幼主進關,在北京接位,又命多鐸領大兵進取江南。
當多爾袞燕京定都後,滿洲親王大臣都疑這大位必屬多爾袞自己的了,不期他迎幼主進關,並第一個俯伏稱臣。這開國的功勳可實在大太了,於是在提議酬功的辦法時,知道多爾袞和那位迷惑了洪承疇降清的文皇太後的暖昧事情的漢大學士錢謙益,竟上書奏請皇太後下嫁給攝政王。多爾袞一讀了這道正合私意的表章,忙進宮和皇太後密議,自然很快就下旨準奏。
一陣鼓樂喧天,伴著龍鳳旌旗白旄銀鉞一對對地過,綠衣黃帶戴大涼帽的侍衛列隊前進,接著就是黃蓋紫傘,繼之以龍頭幡、丹鳳旗,金爪、立爪、臥爪、金鉞、儀刀、紅杖、青燈,還有日月珍珠旗、朱雀玄武旗、青龍旗、白虎旗,曲蓋,日月掌扇、龍鳳掌扇、功德旌、褒功旌、雙龍赤幟、雙鳳青幟,豹旗、虎旗、獅旗、象旗、風雨旗、雷電旗和押隊的龍鳳大纛。
大纛旗之後,是扛豹尾槍神情異常嚴肅的侍衛官,黃衣黃褲,金帶碧靴。黃衣侍衛列隊過後就是錦衣內監,捧著寶瓶、金盆、金唾壺、金水盂、金交椅、金鼎、金盒、金煙袋、金提壺等,分四人一排,整齊走著。接著是二十四名宮女,列為十二對,紅杖四對,金紗燈兩對,紅紗燈兩對,珠拂塵兩對,金提爐兩對,爐中香煙縹緲,禦道上寂靜無嘩。六十四名內監擁著金碧鑾輦,輦中坐了攝政王多爾袞。跟著鑾輦的是一座又高又大的鳳輦,用一百二十名內監擁護在鳳輦的四圍,鳳輦上端端正正地坐著珠冠鳳帔、雪膚花貌的當年文皇後現在皇太後。
滿朝相卿、親王貝勒以及各部大臣都步行隨輦。在皇太後下嫁的吉日良辰,凡鑾輦鳳輦經過的地方,大街小巷都懸燈結彩搭彩棚。自午門起直達攝政王府第門前,地上均鋪著黃沙,五步一步兵,十步一馬兵,街衢上站立著滿滿的護衛羽林軍。
閑人雜民事前已逐走了,隻有幾個鮮衣佩刀的武官在那裏彳亍往來。等到鑾輦和著鳳輦過去,才由攝政王府中傳下諭旨,令羽林軍馬散隊。
攝政王多爾袞把太後迎到府中,親王貝勒的眷屬福晉格格們忙接太後進鳳儀軒。獻茶進點心地休息了一會,堂上鼓樂齊奏,內侍跪報吉時到,宮女們扶皇太後出堂,攝政王多爾袞已貂袍龍袞地立於紅緞氈上,兩人並立了盈盈交拜。
大禮行畢,飲了合巹杯,親王貝勒都在堂前叩賀,攝政王府大開筵宴,多爾袞親自出來應酬,喜宴直鬧到三更時分才散去。而送入洞房中的皇太後,對著一群親王大臣的官眷的叩賀,心上萬分快樂,吩咐一聲:“賞!”早有宮女們抬過宮中帶來的金珠寶玉等,分賞給親王大臣的眷屬。
這一夜,攝政王多爾袞與皇太後攜手入幃,新婚人,舊愛情,其歡無限。第二天早上,多爾袞入朝謝恩,皇帝下諭晉多爾袞為父皇攝政王,與皇帝並肩聽政,同受百官的朝賀。
8、李自成末日
吳三桂在督師追逐李自成到陝西的途中,知道了多爾袞燕京定都的消息,帳下部將立時一齊放聲痛哭,吳三桂也慚愧於心,可又不敢不依多爾袞令其進兵西安追擊李自成的第三道飛檄。
李自成此時已勢窮力竭,讓吳三桂大兵追擊得棄了西安,連夜走商洛出潼關,竄擾荊襄。吳三桂下三秦,破河南,收複了荊襄。李自成再敗走辰州,轉奔黔陽。這時闖兵乏糧,四出掠劫,弄得黔陽四境雞犬為之盡。原明廷川廣總督何騰蛟正屯兵黔邊,也統兵夾攻李自成。
李自成走投無路,東奔西竄,闖兵也散逃將盡。李自成途窮日暮,隻剩數十騎遁入九宮山躲避。
九宮山上有座玄帝廟,李自成進廟謁神,忽然就暈倒在地。當時正值亂世,鄉民多築堡以自衛,忽見山上來了一著繡甲戴金盔的大漢,腰佩寶劍手執畫戟,倒臥廟中。鄉民不認識是李自成,還當是綠林盜首,於是一聲呐喊,蜂擁上前,你用鋤,我用耜,一頓鋤頭鐵耙,就活活打死了李自成。
李自成那些跟來的衛兵要想上山救援,卻也被鄉人擊散。並且鄉民們還抓獲住了李自成的一些妻妾及死黨牛金星、劉宗敏等,然後眾人抬了李自成的屍身往見總督何騰蛟。
何騰蛟親自驗看時,李自成的頭顱已被鋤碎,血肉模糊,無可辨認,但他身上的衣甲都繡五爪金龍,龍盡眇一目,就斷定是獨眼李自成,因為他一向所襲的衣裳靴冠都繡獨眼金龍以肖其形。何騰蛟又從李自成身上搜出寶璽一顆,係金玉鑲成,文曰“永昌之寶璽”,李自成稱帝的年號就是永昌,由此更可以證實確是,這個血肉模糊的屍體正是不可一世的梟雄李自成無疑。
9、酷悍張獻忠死於非命
占據四川、自稱大西國王的張獻忠雖然殺人無算,但他其實也是生活一種深深的恐懼中,一種不知自己的末日何時降臨的巨大恐懼。
恐懼中的日子是不好過的,尤其在聽說李自成的死訊後。張獻忠在深深恐懼中,變得更加殘酷凶悍慘無人道,對於是整天守在他身邊的數百名美女,更是晝夜淫樂,稍不遂意,馬上就把這個剛剛還在他身底下不會討好取歡的女子蒸食,甚至活剮零割。眾女子恐慌萬分,千方百計萬種花樣地獻媚,以求張獻忠盡歡後能給她們留一條活命。於是張獻忠因淫樂太過,早弄得腎虛體軟精疲力竭。但張獻忠對此卻並沒有清醒認識,仍進窺西安,令部將孫可望守蜀,自己扶病帶兵東進鹽亭。
清廷命肅親王豪格偕吳三桂西平,彼時張獻忠正在那兒屠城。聞報後,張獻忠忙麾眾出戰,卻根本不值清軍一掃。
張獻忠單騎拚命奔逃,逃到鳳凰坡,張獻忠正要西走,被清將雅布蘭一箭射中其額,他當即就翻落馬下。清軍踴躍跟上,一陣亂刀,剁張獻忠為肉醬。
就這樣,陸沉中原、最終導致了明朝滅亡、給無數百姓帶來了水深火熱的塗炭之苦的兩大禍國殃民之匪酋李闖與張獻忠,都在惡貫滿盈後,得以如此容易地被收拾了。
10、最後的柔情
吳三桂剿平李自成,又殺了張獻忠,下三秦,定河南,破荊襄楚豫,功績確實不小,但清廷怕他擁兵助明,忙下一道諭,封吳三桂為平西王,著赴雲南就藩。
向無大誌的偽英雄吳三桂忙忙地俯首貼耳安然去就藩。當吳三桂追襲李自成最急迫的時候,李自成氣急中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立斬於軍前,吳三桂當時也痛哭著誓必報仇。可一經把陳圓圓奪回來,擁著美人晝夜宴樂,對不共戴天的父仇,吳三桂就絕口不談了,直到多爾袞多次飛檄督促,才不得不勉強統兵西進。
早在清兵初定燕京、部下諸將痛哭相勸時,吳三桂卻仍咬定牙關說九王必不負我,此係誤傳。終至坐失時機,吳三桂的庸碌無能真令人可恨,這也足以證實當初吳三桂的痛哭誓師,隻不過為了一美人陳圓圓。所以現在就藩雲南,吳三桂樂得安閑自在。
吳三桂到了雲南,又納了個愛姬小蛾,小蛾的美貌與圓圓可算是不相上下。而吳三桂對二次到手的陳圓圓,恩愛反不如從前,這其中一個原因,是源於有了小蛾來分圓圓的愛;第二個原因則是吳三桂聞圓圓被擄後,居然靦顏從賊,毫不反抗更不悲傷。
一向自信太甚的吳三桂在清兵入關時,滿以為多爾袞斷不至於負約,以至於釀成了多爾袞得以從容定都燕京;而對於陳圓圓被李自成擄去,吳三桂自以為圓圓對自己愛深情濃,必不肯失身於人,因此一心要奪她回來。所以在陳圓圓剛剛被奪回時,見她玉容憔悴,嬌豔已不如往昔,自信太甚的吳三桂就認定那是圓圓相思自己太切,才愁慮成了這個樣兒,於是對她的倍加憐惜又加了一層。
當初在闖營中專侍圓圓的婢女細柳也同圓圓一起回來,因為婢女細柳很有幾分姿色,吳三桂不時和她調笑。圓圓對此非常吃醋,就也如同當年的朝鮮曹喜子貴妃對待楊金英一樣,她也百般虐待婢女細柳。
可細柳不是楊金英,她手裏有著陳圓圓見不得光的把柄。於是吳三桂就知道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再以後,在與圓圓的言語裏麵就常含諷帶譏,弄得圓圓也如同那位曹貴妃一樣因小失大。
原來當時圓圓一被掠入闖軍中,非常乖巧煙花出身的她馬上就拿出來看家本事,讓本來就對她的美貌神魂顛倒的李闖王晝夜不能離她於左右;一改李自成素來厭故喜新的積習,圓圓沒有如同那些美婦一樣,三四天後就棄如敝屣,李自成對她始終沒有馳愛。
而圓圓在這方麵也確實是豁上了,她與李自成調笑浪謔的穢褻,真是醜態畢呈。李自成原有的侍姬二十餘人因為圓圓擅寵而暗暗妒嫉,而圓圓就重施當年在吳府對待吳三桂夫人玉英的故技,唆使李自成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把這二十多個侍姬,一多半無故打死在了杖下,剩下的幾個嚇得悄悄溜走。
而李自成卻越發歡愛圓圓,甚至到了白晝宣淫。李自成的強壯讓圓圓也非常愛他,所以撒嬌作媚也並非不是出自真心,李自成迷得昏頭昏腦,足有三個多月不理軍事。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強悍的李自成就這樣輕易地屈服於圓圓的石榴裙下。
陳圓圓還擅仿古美人,常把半邊臉兒搽得紅紅的,鬢光釵整,確是個濃豔美人;另半麵卻塗了黃水,滿現著病容,更兼發髻蓬鬆似鄉間懶婦,這樣的陰陽臉常常逗得李自成開懷大笑。
其時正是人間四月的陽春好天氣,圓圓在浴後披著五彩絢麗的輕紗,斜倚在躺椅上納涼,果然如她所預期的那樣,在被李自成瞧見後,不覺失聲讚歎道:“好一幅太真出浴圖!”從此李自成就不許圓圓穿衣著服,而是一天到晚披著輕紗,這樣隨時隨地便宜宣淫。
吳三桂就這樣通過細柳,才弄清楚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原來圓圓的憔悴並不是因為思念自己,是被強悍的李闖蹂躪成的,於是他對圓圓的愛就越發地淡了。
生性風流的圓圓一下子變得孤衾獨抱,少不得也生秋扇之憾遺,嗟怨自己的命薄。有時三桂又在酒後和小蛾調笑時,一見圓圓姍姍地走來,正弄態作嬌地想引回他的心,吳三桂卻指著圓圓戲呼道:“強盜美人來了!”
圓圓本來還想把傷心暗暗藏在肚子裏,不想經吳三桂親口說出的“強盜美人”一名,立時就在府中的大小侍婢仆婦間私下相呼。失寵的圓圓在勢利小人中無可奈何,對於她來說,因為全部的本事都是用於男人身上的,所以一旦失寵即失去了全部本事,如今隻能暗自飲泣忍受。
隨著環境的日漸惡劣,終日自怨自艾的圓圓終於產生了拋棄紅塵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