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上卷 刺殺端方》(1)(1 / 1)

深夜密謀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年)11月中旬,深夜。四川資州(今四川省資中縣)羅泉鎮。

嗒嗒嗒,夜色裏傳來一陣腳步聲,急促而輕盈。一個頭戴鬥笠、身材削瘦的身影從大街上奔入一條小巷,駐足靜聽片刻,迅速拐過牆角,來到一戶人家門口,又左右看看,方才敲響了木門。門開了一條縫隙,身影迅即閃了進去。

屋內3人立即站了起來。40多歲、身材魁梧的龍建偉上前兩步,一邊接過黑影手裏的鬥笠,一邊說:“馬齊,辛苦你了。”給馬齊開門的王人傑拍拍馬齊的肩膀說:“坐下,先喝口水再說。”

馬齊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端起桌子上的一個茶杯猛喝了幾口。身材壯實、滿臉絡腮胡的王成湊近馬齊,急切地問道:“打聽到沒有?”馬齊點點頭說:“端方明天到資州。”王成一拳砸在桌子上:“這下好了!”另一個叫黃天民的年輕人連忙豎起手指在嘴邊:“噓,別讓人聽到了!”

龍建偉原本凝重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驚喜:“消息確切,我們就按計劃行事。”王人傑似乎有些疑慮,問道:“端方帶了多少人馬?”馬齊皺著眉頭說:“具體多少不是很清楚,有的說是1000多人,也有的說是2000多人。”

龍建偉吃驚地說:“那麼多人?”即使往少的說,也至少有1000人。這些新軍,戰鬥力可比那些巡防營清兵強多了,人人都有新式槍支,比刀劍、火槍的殺傷力不知強多少倍。

王成滿不在乎地說:“人再多又能咋的?端方會把所有人馬都帶在身邊?他住的地方,最多也就一些護衛而已。我們趁黑摸進去,隻要不被發現,殺那老賊,還不容易?”

馬齊對王成的話深表讚同:“是啊,我們盤破門的武功,又不是花架子。我和王成執行這次任務,保證沒問題。”王成有了馬齊的附和,說話更是毫無遮攔了:“別看你們的書讀得比我和馬齊多,但在打架殺人方麵,你們就是外行了。”

王人傑對王成這個侄子的話向來隻信三分,他覺得龍建偉的疑慮是有道理的:“刺殺端方,不是兒戲。端方從武漢一路走到資州,沿途都沒出過事,想必他的護衛應該相當森嚴。他的那些人馬,也不可能駐紮太遠。”

黃天民說:“如此說來,為了給王成和馬齊減輕壓力,得先想辦法把端方的人馬調離一些?”王人傑說:“對。但要能把端方的人馬調走,資州的革命力量是不行的,得借助外力。龍哥,能否讓榮縣那邊幫一下忙?”

龍建偉麵有難色地說:“榮縣起義獨立以來,軍政府受到的各方壓力很大。他們都自顧不暇,哪裏還有兵力幫助我們?”黃天民說:“榮縣那邊看來是指望不上了,一切隻有靠我們。成功了,我們就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每個人都會在曆史上記下一筆;失敗了,我們犧牲事小,如果因此阻礙了革命事業的發展,那就得不償失了。”

王成冷哼一聲:“你不想幹了?”黃天民有些動怒道:“隻要能殺得了端方,我願意把命賠上!”王成說:“那你還前怕狼後怕虎的幹什麼?”黃天民大聲說道:“貿然出擊,那是莽夫所為!”

王成還想接著說,王人傑低聲喝道:“王成,你給我少說兩句!”王成喉結滾動了一下,瞪了黃天民一眼。王人傑轉頭問馬齊:“端方到資州後,住在什麼地方?”馬齊說:“端方的行轅在湘園。那地方前兩天就戒嚴了。”

龍建偉說:“那個地方,符合端方欽差大臣的身份。”馬齊說:“我以前去過湘園幾次,對裏麵的情況比較熟悉。趁著黑夜,我們完全可以人不知鬼不覺地摸進去。”

王成眉飛色舞起來:“我們進去了,殺端方是眨眼間的事情。”黃天民說:“別吹牛,端方的護衛可不是吃素的。”王成不高興了:“你也是盤破門的弟子,怎麼老是說喪氣話呢?”

龍建偉揮手製止說:“別扯遠了,說正事。人傑和天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王成和馬齊的自信也很有必要。我們這次的行動是‘斬首’,不是打仗。隻要你們動作幹淨利落,勝算還是很大的。”

王成受到龍建偉的肯定,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王人傑和黃天民對龍建偉的話也表示讚同。龍建偉對王成和馬齊說:“你們到資州後,一定要踩好點。我再次提醒一句,你們沒有任何後援,全靠自己。”

王成拍著胸脯說:“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龍建偉對王成和馬齊說:“事成之後,我一定給你們請功!來,我們再梳理一下行動計劃,看還有什麼疏漏的地方……”

夜色漸淡,這個以產鹽聞名的古鎮還在沉睡中。天空中隱現的幾顆星星,猶如汪洋大海中的幾葉小舟,無助地晃動著,隨時可能被黎明吞沒。四下裏一片靜謐,偶爾一兩聲犬吠,在大街小巷裏回蕩,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