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位於齊國的西北部,是由黃河上遊衝擊下來的泥沙所形成,由於地勢比較平坦,經過平原的黃河水流非常平緩,這裏是一個天然的渡口。
從這裏渡過黃河是最為安全的途徑之一。
原本,平原渡口、桃花峪都是秦軍最有可能選擇渡河的地方。由於桃花峪的棧道已被燒毀,龍且主要將防衛重點放在了平原渡口。
現在,龍且已經十足地相信韓信會從桃花峪渡過黃河。
當然,章邯和劉季也完全被蒙在鼓裏。由於本來就無心做事,再加上桃花峪沿途艱難險阻太多,修複棧道的進展極為緩慢。
龍且得知棧道修複進展後,總是樂得哈哈大笑,大罵韓信真是飯桶一個。
韓信成功迷惑了龍且,將龍且的全部注意力都吸引到桃花峪,自己率領大軍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平原。
當韓信下令準備各種渡河器具的時候,眾將士才如夢初醒。原來從桃花峪渡過黃河隻是誘敵的幌子。
蒙魁、樊噲、周勃等將領也是恍然大悟,對韓信的計謀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必韓信多費心,各式船隻、竹排,甚至洗澡用的浴盆,但凡可以承載人、物過河的器具都被統統找了出來。
雖然數量不少,但與幾十萬大軍相比,真是微不足道。而且黃河水渾濁,多有險灘,竹排的浮力不足,並不適合用於黃河橫渡。浴盆就更別提了。
僅僅靠現有的船隻渡河,恐怕一天一夜下來,都未必能將大軍全部載運過河。
韓信的本意是神不知鬼不覺地秘密渡過河去,但是這樣渡河,恐怕大軍還沒有全部上岸,從桃花峪趕來的楚軍就在對岸等不及了。
可是,現在才開始伐木造船,少則也要一個月,很難不讓對岸的楚軍發現。到那時,就算是造好了木船,也沒法渡河了。
在韓信正為渡河的事焦慮時,一些在黃河兩岸土生土長的士兵集思廣益,想到了製作羊皮筏子渡河。
羊皮筏子是黃河兩岸最主要的運載工具。它由若幹氣鼓鼓的山羊皮囊相拚組成,上架木排,再綁以小繩,成為一個整體,製作非常簡單。
羊皮筏子體積小而輕,吃水淺,十分適宜在黃河航行,而且重量很輕,便於拆分、攜帶。筏子可大可小,最大的羊皮筏子可由幾百隻羊皮囊紮成,小皮筏則隻需十多個羊皮囊就可以。
製作羊皮筏子最重要的是羊皮囊。羊皮囊是宰殺山羊後掏空內髒的完整皮張,無須縫合,在充入空氣後浮力大得驚人,非常適合黃河的水文特點。
幾十萬大軍每天食用的羊肉以成千上萬計,隻要小心宰殺山羊,完整保留整張的羊皮,就能做成大量的羊皮囊。
事不宜遲!韓信立即征召掌握羊皮囊製作技巧的士兵到火頭軍部負責宰殺山羊。雖然這羊皮筏子的製作簡單,但這殺羊取囊的手藝絕非那麼簡單。
士兵們從山羊的頸部小心翼翼地剖開口,慢慢地將整張皮囫圇個兒褪下來,這個過程必須非常縝細,不能劃破一點毛皮,否則將前功盡棄。
將整張羊皮脫毛後,吹氣使皮胎膨脹,再灌入少量清油、食鹽和水,然後把皮胎的頭尾和四肢紮緊,經過半天晾曬,就算是製作成功了。最後的皮胎顏色黃褐透明,看上去像個鼓鼓的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