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用了一天一夜,成千的羊皮筏子就製作出來了。
韓信最頭痛的渡河之事,沒想到就這樣輕易解決了!
幾十萬大軍趁著夜幕順利渡過了黃河,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楚地。
當韓信的大軍到達桃花峪一帶的時候,龍且才大吃一驚,知道中了韓信聲東擊西之計,慌忙準備應戰,卻已經措手不及了。
龍且節節敗退,最後與齊王田儋一同被殺,齊地全部平定。
……
齊國失陷,龍且戰死。項羽大為震驚,這才意識到這個曾經的楚軍小卒現已成了楚國的最大威脅。
範增更是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當年,他雖然向項羽提起了韓信這個人,卻沒有堅持讓他留下來,沒想到韓信現在竟然成了趙政的上將軍。
當然,範增也不可能想到,即便他當年為韓信謀得將軍的高職,韓信也未必願意留下來。
雖然一切都不可能從頭再來,但怎麼說他和韓信也算是相識一場。範增思前想後,最終決定自己親自前往齊地一趟,說服韓信與楚國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
項羽雖然擔心範增會被韓信殺害,但事到如今,他也沒有更好的折子,隻能勉強同意了範增的意見。
範增反倒沒有過多的擔憂,他覺得自己對韓信也算是有知遇之恩,還算是比較了解韓信。韓信這個人心性善良,抱負遠大,對天下形勢洞若觀火。隻要循循善導,說明利弊,就算是不能說服他投靠楚軍,讓他自稱齊王,將黃河以北據為己有,三分天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不日,範增帶上兩名貼身隨從從彭城趕到了齊地。
範增來到齊地後,雖然周勃、蒙魁等將領都建議韓信將範增殺掉,或者扣留下來做人質,但韓信卻絲毫沒有在意範增是敵國最重要謀士的身份,每晚都設宴款待,白天還帶他到秦軍的各地營寨參觀。
範增對自己達成此行的目的更加信心滿滿。隻是,韓信一直不過問他此行的目的,好像完全把他當成了一個老朋友造訪似的。
範增心中暗想,像韓信這等聰明的人,應該早就看出他此行的目的,但背叛君主這等事說來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韓信可能是因此才遲遲不肯主動過問他的來意。
白天他基本是跟隨韓信到各地營寨參觀,沒機會與韓信單獨交談。在從各地參觀回來後,晚宴前,倒是有些許時間空閑,平時他因為過於疲憊,這段時間都是用來小憩一會。
到齊地也有三天,自己是該找個時間主動向韓信說明來意了。
範增決定就在當晚從外地回來後,晚宴前直接以參觀中軍大帳為由,跟隨韓信同往大帳內,向韓信表明來意。
中軍大帳是軍機要地,守衛森嚴,將領進來前都必須先行報告,得到同意後才能進入,是與韓信單獨交談的最佳地方。
當然,中軍大帳一般是不會接受外來人員參觀的。如果韓信同意他參觀中軍大帳,那事情就已經成功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