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增講得口幹舌燥,但並未影響他激亢的情緒,他咽了一口唾沫,繼續道:“將軍何不在齊地稱王,三分天下呢?若將軍自立為王,我家項王願與將軍修百年之好,與將軍聯合,共同對抗趙政。”
自立為王。多麼誘人的美事。這等美事落在誰頭上,誰都不可能不動心。
韓信也非聖人。以他現在的條件,自立為王並不難。這個問題,他當然也在心裏思忖過。
隻是,始皇陛下在他沒有建半寸功業的時候,就破格授命他為上將軍。現在,又眼都不眨一下地將幾十萬大軍交給了他。
這幾十萬大軍可幾乎是朝廷的全部軍事力量啊!
始皇帝對他如此信任,他怎能背信棄義,說自立為王,就自立為王呢?天下人會怎樣看他?曆史會怎樣評價他?
話說回來,如果他自立為王,就算項羽果真想跟他修百年之好。那也隻是為了能夠與他聯合起來對抗更為強大的趙政。
三分天下,勢均力敵,那就是小打小鬧。要是那一方過於強大了,那就得大動幹戈。天下肯定又陷入無休無止的紛爭。
他並不願看到天下被再次割裂,紛爭無休無止。
韓信不想繼續回避,坦然道:“不瞞你說,我奉事項王多年,官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糧倉管理員。我的話沒有人聽,我的計謀沒有人用,所以我才不得不離開楚國投靠了朝廷。那場大夥隻不過是讓我離開楚國的一個小小動因,就算沒有那場大火,恐怕我也不會留在楚國。”
當然,韓信心裏一直都非常清楚範增此行的真實目的,他堅持把範增看做是一位老朋友,隻是不想直麵這些問題。既然範增今晚主動提了出來,看來是不可能再回避了,他還不如直說了,免得範增繼續糾纏下去。
韓信繼續道:“在鹹陽,趙政不僅授命我為上將軍,還讓我統領數十萬的軍隊,而且對我是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趙政如此賞識我、信任我,我怎麼能夠背叛他呢?我想我至死也不會背叛他,請替我辭謝項王的美意吧!”
韓信這一席肺腑的話,讓範增始料未及,也讓他更加預感到天下大局舉足輕重的關鍵就在韓信手中,更加不肯就這樣輕易放棄,嗬嗬笑道:“韓將軍真是有情有義啊!但不妨再聽老夫一言。”
範增試圖從相人術的角度,繼續勸說韓信,他說:“雖然趙政授命你為上將軍,但卻不能說明他信任你。趙政長得高鼻長目,麵相剛烈,有求於人時可以虛心誠懇,一但被冒犯時卻會變得極為殘暴,毫不手軟。他這樣做,隻不過是想利用將軍的才能替他控製天下而已。”
“將軍統領舉國之兵,要是萬一打了敗戰,趙政能夠不責怪你嗎?就算是打了大勝仗,將軍居臣子之位,卻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趙政還能容得下你嗎?將軍難道不記得俗語說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了嗎?”範增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