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宮頸炎症(1 / 3)

宮頸炎症是指在陰道內因受物理(如外傷、分娩時產傷)、化學(如強酸、強堿)、生物(如細菌、病毒及其毒素)的影響,或身體虛弱帶下增多,宮頸受到刺激而引起宮頸發炎,稱為宮頸炎症。宮頸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宮頸炎起病急,常有發熱、腹痛,膿性帶下等症狀,常與急性陰道炎、尿道炎、急性子宮內膜炎等並存;慢性宮頸炎主要症狀為帶下增多,有腰痛,下腹墜脹,痛經等症,病程日久有的會引起月經失調,不孕等病變。宮頸炎症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會造成宮頸肥大,宮頸息肉等。本病屬中醫學“帶下”“腹痛”的範疇。

診斷要點

1.宮頸炎診斷主要依據糜爛麵積的大小,分為輕、中、重三度,可見有充血、水腫、結締組織增生,有顆粒狀突起或乳頭狀突起,嚴重者接觸時有出血。

2.急性者常見發熱、腹痛、膿性帶下。

3.慢性者常見帶下增多、腰痛、下腹墜脹、痛經、日久可見月經不調、不孕、宮頸肥大、宮頸息肉等。

辨治原則

宮頸炎症的辨證要點,關鍵是根據宮頸的改變辨別炎症的性質以及程度,再根據帶下的量、色、質、氣味的異常結合全身症狀及舌脈之象,正確判斷其寒、熱、虛、實屬性。

1.宮頸的改變,膿性白帶從宮頸口流出,宮頸充血、水腫,甚則潰瘍、壞死,屬急性;宮頸糜爛、肥大、囊腫、息肉,屬慢性。

2.帶下量多,色淡(淡白、淡黃),質稀,或有腥氣者為虛寒;帶下量少,色深(黃、赤、青綠),質稠,有穢臭者為實熱。尚須全麵參合,知常達變,才能識其本質。

3.本病病機實證為“濕毒內蘊”,虛證為“脾虛濕盛”,故總的治則以除濕為主。一般治脾宜升燥,治腎宜補澀,濕熱和熱毒宜清利。

4.對於虛實夾雜者,在治療上尤須審度證候之虛實偏重,抑或虛實並重,而予補清兼施法。虛實夾雜及實證治療還需配合外治法。

一、急性宮頸炎

處方

1.熱毒熾盛證:宮頸充血、水腫、觸痛、觸之易出血,黏液膿性白帶從宮頸口流出,色黃,或赤,質黏稠,氣臭穢;下腹疼痛,煩熱,口苦咽幹,小便短赤、澀痛,舌紅,苔黃厚,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排膿。

基本處方五味消毒飲(《醫林改錯》)合大黃牡丹皮湯(《金匱要略》):金銀花20 g,野菊花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紫背天葵15 g,大黃12 g,牡丹皮9 g,桃仁12 g,冬瓜仁30 g,芒硝9 g。加水煎服。

備選處方

清熱解毒湯(劉奉五經驗方):連翹15 g,金銀花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黃芩9 g,瞿麥12 g,萹蓄12 g,車前子9 g,丹皮9 g,赤芍6 g,地骨皮9 g,冬瓜子30 g。加水煎服。

2.濕熱下注證:宮頸充血、水腫,帶下量多,色黃或膿性,質黏稠,氣臭穢,下腹作痛,口苦口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利濕熱。

基本處方止帶方(《世補齋不謝方》):豬苓9 g,茯苓12 g,車前子10 g(包煎),澤瀉9 g,茵陳9 g,赤芍9 g,丹皮9 g,黃柏15 g,炒梔子9 g。加水煎服。

備選處方

(1)加味二妙散(《中醫婦科治療學》):黃柏6 g,蒼術9 g,藿香6 g,茯苓12 g,車前子9 g,冬瓜皮12 g,蓮須9 g,白芷4.5 g。加水煎服。

(2)加減萆薢滲濕湯(《瘍科心得集》):萆薢9 g,苡仁30 g,黃柏15 g,赤芍9 g,丹皮12 g,澤瀉9 g,白通草4.5 g,蒼術15 g,生地15 g,白花蛇舌草30 g,金銀花15 g,連翹15 g。加水煎服。

(3)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加減:龍膽草、梔子、黃柏各6 g,生地、澤瀉、車前子、丹皮各10 g,柴胡、木通各9 g。加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