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然有點不太明白,劉中田這樣借題發揮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他不可能知道。現在,簡又然的大腦裏已經對大家對此事的態度,有了一個基本的輪廓。處理是必然的,但潛在的,是深入處理,還是點到吳大海為止?
李明學道:“又然書記呢?也說說。”
“好的”,簡又然清了下嗓子,他感到嗓子裏有什麼東西正在搔他。他又喝了一口,“我剛來湖東,應該說對吳大海同誌還不是十分了解。僅有的幾次接觸,還都是因為工作,短暫的很。所以對吳大海同誌的處理,我也說不出具體的意見。首先我表個態,服從縣委最後的決定。”
說著,簡又然抬起頭,看了眼會議室上方的日光燈,“不過,通過吳大海同誌的事情,總結教育我們的幹部,我以為是有必要的。在這裏,我也想說一件事。年前,吳大海同誌曾送給我一個信封。雖然我一再堅持不收,可他還是丟下了。我很生氣,讓小鄭同誌把這筆款子放到了廉政信箱裏。我這樣說,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說一個黨員幹部,關鍵還是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吳大海就是自身學習不夠,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值得反思啊!當然……”
大概是剛才簡又然直接把吳大海送他信封的事,抖了出來,這讓在座的常委們都感到有些吃驚。但是,轉念一想,簡又然這看似無意的一招,正是一手高招。他這一下子,既承認了事實,更重要的脫清了幹係。意思是我簡又然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收了吳大海的信封的。然而,我並沒有裝到自己的腰包裏,而是交到了廉政信箱裏。至於什麼時候交的,隻要在常委會討論這事之前,時間都是一樣。這一招看起來光明正大,細想起來卻又是頗費心機的。
李明學也朝簡又然看看,簡又然笑了笑,接著說:“對吳大海同誌的處理,這要尊重紀委和法律。我不便說話。但是,我想有一條原則還是應該堅持的。就事論事,就人論人。不能搞無謂的擴大化。現在是發展湖東經濟的關鍵時刻,穩定是壓倒一切的要務啊。沒有穩定,就難以搞好建設。搞不好經濟建設,我們是有愧於湖東的老百姓的啊!”
簡又然一口氣說了這麼一段,停下來後,喝了口茶,嗓子裏更加癢了。汪向民正看著他,眼光有些異樣。蔣大川把筆記本子合上了,手裏正不斷地轉動著鋼筆。
李明學說:“又然書記說得好啊,我讚成。其它同誌……”
沒有聲音。
李明學又問到:“大川書記呢?你再說說。”
蔣大川咳嗽了一下,“我就不說了吧。幾位書記和縣長都說了。紀委對吳大海的事,將嚴格地按照程序進行的。問題的性質很嚴重,在這裏,我也想打個招呼:任何人不要再對吳大海案件,做說客。這是不好的,也是行不通的。最後,我想請縣委研究一下,對吳大海雙規的時間。”
“就會後吧。”李明學道。
散會後,劉中田喊簡又然到他的辦公室坐坐,說從香港給他帶了件小禮物。簡又然說這敢情好,就過去了。劉中田招呼他坐下,從桌上拿起一件小的玉掛件,遞給簡又然,“我看著還不錯,就賣了。不過,這可不是在一般地攤上賣的。是我的一個朋友帶我到正規的玉器行賣的。看看,怎麼樣?”
“相當好。一看這質地,就不一般。”簡又然看見這是一隻小猴子,心想劉中田真的細心,居然連他的屬相都搞清楚了,就說:“謝謝中田書記,我得好好地戴著。”
“謝什麼呢?隻不過是小東西而已。不過,賣了這小掛件後,我那朋友卻說了一段笑話。聽著很有些意思。”
“是吧?那說說。”
“也是說猴子的。說有一組掛件,各個猴子的造型各不一樣。一個捂著耳朵,一個掩著嘴巴,一個蒙著眼睛。還有一個,幹脆睡著了。我先也不明白,結果一想,真的妙極了。可不是?不就是這官場的寫照嗎?”劉中田說著,看著簡又然,“你看看,捂著耳朵的,是不聽;掩著嘴巴的,是不說;蒙著眼睛的,是不看;那睡著了的,更了不得,那叫……”
“叫?”
“那叫不爭。哈哈哈,形象吧?”
“真的形象。確實妙極了。”
“你說現在的官場,不就是這四個毛病:說多了,看多了,聽多了,爭多了。唉!就像吳大海,爭那麼多幹什麼?有意義嗎?一點意義也沒有。”劉中田道。
簡又然也覺得劉中田這話在理,便道:“是啊,是啊!就是!”
劉中田停了會兒,說:“這個吳大海,一查下來,怕不是個十年八年的……唉。不過,我擔心,事情擴大啊。擴大了就不好,就不好啊。”
其實這也是簡又然所擔心的。從上一次李明學請簡又然到省裏替吳大海找人開始,簡又然就有一種感覺,吳大海的情況絕對不是那麼簡單。李明學和吳大海之間一定也還有一手。至少不是那麼幹幹淨淨的。李明學在常委會上一再地提出不要擴大化,擴大到最後到了誰的頭上,也許正是李明學最大的擔心。
“我看也沒有什麼擴大。吳大海的事,是他個人的事。擴大了,也沒什麼意義。”簡又然道。
“就是。不過,我看有些同誌……向民縣長對這事好像另外有想法啊?”
“這個,我不太清楚。不太清楚。”
“啊哈,不說了,不說了。紀委的事,我們少操心。聽說駐京招商辦最近正在談一個大項目……”
“是啊,是有一個,不過剛剛才開始談。我準備下周過去的。”
“湖東發展是要大項目支撐哪,又然書記這個點子好。全民招商,全員招商,現在看來是有道理的。”
“這也不是我的點子,不過是拿來主義罷了。”
劉中田哈哈一笑,簡又然也笑。笑完了,簡又然說辦公室還有點事,就謝謝中田書記了。
最近,簡又然這兒的材料很多,都是駐各地招商辦發過來的,還有就是縣直各個機關,各個鄉鎮招商引資的情況通報,這這不斷湧來的文件和通報看,真的使人感到招商引資的大潮正在湖東全縣澎湃。不少縣直的領導和鄉鎮的領導,都親自出去招商了。縣報上就用了一個通欄標題:“招商書記走江浙”,報道的就是黃花鎮書記葉小山,帶著人跑江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的事。
然而,簡又然心裏清楚,很多文件都隻是應付,很多通報都隻是編造。這些文件和通報的唯一目的,就是讓領導開心,讓領導滿意。在中國官場上,這是一個通病。中國培養了一批坐在辦公室裏看文件的官僚,也消失了一批敢於了解真情況敢於說真話的領導。如果僅僅看這些,可以說是形勢一片大好。可是,真正好在哪裏呢?事實是:到現在為止,除了駐京辦的一個項目外,其餘的都隻是意向性的。說是意向,其實就是一廂情願。到底有什麼把握,完全看人家的臉色。一百個意向性的項目中,能有三五個成功,就已經是很了不得了。然而,項目又都是從意向開始的,你能說他不對?沒有意向,何來深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