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自然熟的最好吃呀,最甜,水最多……運到京都的果子,必定是青的就摘下了,要是熟透,一天就爛了,多快的馬都不行,所以都帶著澀……咱們去吃不澀的,吃那種在樹上長到自然熟,多一刻嫌多,少一刻都嫌少的……一定又甜又軟,好吃極了……”
她說的向往,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他說好!
她沒刻意和他說到處走的目的,
他跟著她去,
她尋找美食,又尋找美景,仿佛要把旅遊進行到底。
他們往南走!
(小師姐:沒錯,我就是去最好不要去的地方的。去見識一番,到底有什麼貓膩,帶他看一看,百姓是對什麼避之不及!)
有時走在路上,她會指著路邊地裏問:“那是什麼?”
影:“韭菜呀,你想吃包子?”
小師姐:“那是麥苗!”
有時走在路上,影也會詫異的忍不住問:“他們麥苗不要了?用石頭滾子壓?”
小師姐:“壓一壓,長得高!”
影又會呆在地頭兒看半晌。
有時,在林子裏休息,影會救助鳥窩裏掉落的小鳥。
小師姐:“別摸,摸了鳥媽媽就不要它了。”
兩人就會守在遠處等著,直到日落,鳥媽媽也沒來,影就收養了小鳥。
有時,在街邊兒買菜,他能被小師姐殺價對半砍詫異到。
有時,看街頭賣藝,他能被吞進去的刀也詫異到。
看倒吃冷淘、看獨走鐵絲,
他已經不會再問,失敗了怎麼辦?
仿佛,世間皆苦!
他和小師姐坐在路邊的枯樹上吃糠餅子,是真的拉嗓子,話說這糠要不是摻了點兒其他的麵兒,都團不成餅子。
小師姐:“都怪上一個鎮子沒住宿,草率了。”
影:“下次再路過鎮上,多買些糕點,我背著!”
看,他已經能說一長句的話了。
小師姐:“不買,我就當減肥了。”
咬一口,呀,確實難吃,能減肥。
一個滿身都是補丁的孩子衝過來,說:“你吃了我的餅子!”
小師姐:“……”,我買的!
他們此時正在一個村子裏,找好了借宿的人家,還買了晚飯,坐在門口兒,邊看夕陽邊吃。
村子很小,十幾戶人家,都是土坯的房子,在街口兒坐了半晌,也沒看見一頭牛,低矮的院落,來來往往的人,穿的都是補丁的衣服。
小孩子的褲子短一截兒,臉瘦瘦的蠟黃,他快哭了,眼巴巴看著小師姐吃的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