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趙永海還在公司內部提倡並組織建立了體係化、程序化、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新機製,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幫助大家提升工作質量。他以ISO9001質量保證體係,ISO14000環境管理體係和OH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為框架,構築了企業現代管理的工作體製,實現了由製度管理向程序管理的轉變。在他的幫助下,企業的管理和技術不斷創新,科技和現代化管理在企業內部得到了廣泛應用,企業施工產值在三年內由2.09億翻至4.5億,年產值平均增長38.4%;主營收入逐年提高45%,企業利潤逐年遞增27%,職工人均收入增長41.3%。
一個人想要成功,一家企業想要興旺,落實責任無疑是第一要素。這不僅意味著不畏辛勞,全身心地投入,更意味著一種獻身事業、精益求精的熱情與勇氣。如果廣大國企員工能夠為了事業,舍棄私雜觀念,舍小我,顧大我,那麼,企業就沒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
對於國有企業來說,認真負責的員工是一筆財富;對於國企員工來說,製定起較高的工作標準則是不斷激勵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思想武器。
筆杆再沉也得拿:學習是一種責任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隻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適應企業與社會的發展,才能高效落實責任,才不會被企業淘汰出局。對於任何人來說,學習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投資。比起其他項目,這項投資最有效、最劃算、最安全,還將讓人終生受益。一切正如富蘭克林所說的:“花錢求學問,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如果有誰能把所有的錢都裝進腦袋中,那就絕對沒有人能把它拿走了!”對於積極進取的員工來說,筆杆子再沉也得拿,因為學習本身便是一種責任。
在單位裏,有些人會抱怨說,領導不重用他,既不給他機會,也不給他加薪。事實上,領導任命員工做什麼事情,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員工與其這樣抱怨領導不重視自己,反省自己,不斷提高自己落實責任的能力。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就算你是博士、碩士,不能給企業創造價值,誰也幫不了你,甚至領導也會為了企業的利益,將你掃地出門。其實,學習是終身的事,我們每個員工都應該將學習視為一種責任。
天水長城開關廠規模不大,名氣卻很大;天水長城開關廠建廠近40年,是全國高壓開關行業的龍頭老大。馬炳烈年齡不大,技術卻很高,是全國高壓開關行業的技術尖子。在同事們的眼裏,馬炳烈是一位並不普通的人。
會寧出生,會寧長大,20歲的時候,馬炳烈就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了,進入長開廠,開始了另外一個20年的生活。在這20年間,他一步一個腳印,將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融入實踐,將小時候凝練起來的吃苦精神融入工作中,從一名普通的設計員成長為企業的技術骨幹和行業精英。他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帶領周圍的同誌一起,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取得了一項項技術成果。他說:“生活告訴我,每每遇見新的問題,必定會有新的難題,因為有很多是未知的。”
馬炳烈以負責為標準,以學習為動力,用出色的工作成績為企業、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在推進企業技術進步的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1992年,馬炳烈主持完成了間隔型移開式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的研發工作,使開關產品的電壓等級由12KV提升至35KV;2001年,他成功開發氣體絕緣開關櫃,並通過國家級鑒定,產品改變了國內開關行業技術發展的方向;2003年,他完成XGN69C-GIS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國內在這一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項產品……
在馬炳烈的影響下,長開廠充滿著濃厚的學習氣氛,特別是對於電子開關技術的研究。一天下來,不知有多少研究人員會前來與他研究圖紙。就在這種設計、審閱、再設計、再審閱的過程中,馬炳烈將一種認真做事的精神傳遞給了每一位同事……這種不斷學習的精神給長開廠帶來了全新的精神麵貌,也讓馬炳烈受益匪淺。2004年,他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並成為全國高壓開關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2005年,他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馬炳烈用主動學習的精神不斷提升著自己負責任的能力,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也逐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