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威爾遜說:“學習是終生的事業。”如今所有的組織都逐漸向開放的學習型組織轉變,任何一個員工都有必要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麵,從多方麵豐富、提高自己的落實能力。隻有把學習當成習慣,不斷充電,才能又好又快地落實責任,才不會被其他落實能力更強的人所取代。當然,在企業裏奮鬥的人的學習有別於學校裏學生的學習,因為缺少充裕的時間和心無雜念的專注,以及專職的傳授人員,所以積極主動學習尤為重要。下麵為大家提供幾種適用於國企的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1.在工作中學習

工作是任何在職人員的第一課堂,要想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勝出,就必須學習從工作中吸取經驗,探尋智慧的啟發,獲取有助於提升效率的資訊。

年輕的彼得·詹寧斯是美國ABC晚間新聞當紅主播,他雖然連大學都沒有畢業,卻把事業作為自己的教育課堂。他當了3年主播後,毅然辭去人人豔羨的主播職位,到新聞第一線去磨煉,幹起了記者的工作。他在美國國內報道了許多不同路線的新聞,並且成為美國電視網第一個常駐中東的特派員。後來他搬到倫敦,成為歐洲地區的特派員。

經過這些曆練後,他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時,他已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子成長為一名成熟、穩健且廣受歡迎的記者。

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你可以避免因無知滋生出自滿,進而損及你的職業生涯。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視為你學習的殿堂。你的知識對於所服務的企業而言可能是很有價值的寶庫,所以你要做好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落實能力跟不上時代潮流。

2.爭取培訓機會

很多企業都有自己完備的員工培訓體係,培訓的投資一般由企業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成本開支,而且企業培訓的內容與工作緊密相關,所以爭取成為企業的培訓對象是十分必要的。為此你要了解企業的培訓計劃,如周期、人員數量、時間的長短,還要了解企業的培訓對象有什麼條件,是注重資曆還是注重潛力,是關注現在還是關注將來。如果你覺得自己完全符合條件,就應該主動向領導提出申請,表達渴望學習、積極進取的願望。領導對於這樣的員工是非常歡迎的,同時能力的增長也是你升遷的保障。

3.注意自修,補搶先機

在企業不能滿足自己的培訓要求時,也不要閑下來,可以自掏腰包接受“再教育”。當然首選應是與工作密切相關的科目,還可以考慮一些熱門的項目或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這類培訓更多意義上被當做一種“補品”,在以後的工作中會增加你的“分量”。

總之,方法是靈活多變的,但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斷學習,不要因為工作繁忙而疏忽了知識與技術的積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任何人隻要想要更好地對企業負責、對自己負責,就要學會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

銳意進取,做個以一當十的員工

提到以一當十,浮現在大家腦海的往往是戰場上的一幅景象:在硝煙彌漫中,一人力敵數十人,所向披靡,令敵人聞風喪膽。其實,曆史上還真有這樣的情形。據《史記·項羽本紀》所載,公元前208年,趙王歇被秦將王離率20萬人圍困在巨鹿,無奈之下向諸侯求援。項羽奉楚懷王之命率楚軍主力3萬人渡河,下令全軍將士破釜沉舟,每人隻攜帶三天的幹糧,以示決一死戰的決心。兩軍交戰之際,“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最終,楚軍九戰九捷,大敗秦軍。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

一名戰士在破釜沉舟之後能夠激發出無限勇氣,奮勇當先,以一當十。一名員工如果具備銳意進取的精神,同樣可以做到十個人才能做的事情,產生十個人才能產生的效益。在科技飛速發展,知識、信息迅速更替的今天,國企尤其需要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