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史前時期(1)(1 / 3)

人類最早的祖先可追溯至1972年在東非埃塞俄比亞的哈達(Hadar)發現的340萬年前的一具被命名為露茜的類人猿遺骨。然而在2000年12月,由法國、英國和肯尼亞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小組在東非大裂穀肯尼亞段的一個陡峭的懸崖下發現14塊600萬年前的類人猿遺骨,對這種傳統說法提出了挑戰。這些遺骨屬於4個男性和1個女性,同露茜一樣,這些人類祖先約5英尺高,直立行走,吃肉也吃水果。倫敦大學古人類學家萊斯利·艾洛認為,假如這些遺骨的年代得到進一步核實,人類進化理論將重構。在肯尼亞發現的這五具類人猿遺骨將是人類真正的祖父和祖母,而露茜不過是他(她)們的後代,人類起源的年代也將提前一倍。

然而,新的發現並未推翻人類非洲起源說。近來在亞洲的一些研究曾得出結論說中國內地的古人類進化自成一體,不是源自非洲。但是相反說法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又出現了。從非洲大裂穀到南非石灰岩洞的古人類遺址的發掘和分布情況來看,早期類人猿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極有可能是因為後來森林中“猿滿為患”,一些類人猿逐漸向草原地帶遷移。這種向不同地理環境的遷移成為人類祖先進化的關鍵一步。人類祖先在約250萬年前開始用石頭製作工具。考古學家已在東非奧都費峽穀(OlduvaiGorge)發現距今約170萬年至150萬年前猿人製作的石斧、石刀和石刮片。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約170萬年前左右,這些能製作工具的猿人走出非洲,向中東、亞洲和歐洲遷徙。他們在適應不同的地理、氣候和食物來源的情況下,開始使用火,並用毛皮蔽體和修築棲身之所。

原始人類的遷徙

大約在100萬年前,非洲猿人到達了歐洲,他們狩獵和采集食物。目前,70萬年以上的原始人類遺址在歐洲發現的並不多,但是,考古學家已發現70萬到40萬年前歐洲猿人使用的手握的石斧。在法國南部的幾個原始人遺址也發現了40萬年前的石斧和木結構的簡陋棚屋殘骸。約12萬年前,尼安德人在歐洲原始人演化的鏈條上出現了。尼安德人的麵部特征已接近現代人。法國西南部發現的一些尼安德人遺址表明他們在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上也類似現代人類,他們掩埋死者,並有了宗教儀式。

最近對在埃塞俄比亞和南非發現的距今約10萬年前的史前人類遺骨的基因分析表明,他們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在解剖學上同現代人一致。在這些地區演化出現的現代智人在約3.5萬年前侵入歐洲,取代了原居住在歐洲的尼安德人。這批構成非洲向外遷移的第二次浪潮的現代智人有組織地構建定居點,在洞穴壁上作畫,製造藝術品和個人裝飾物,並從事貿易活動。采集植物果實和狩獵技術的發展,使大部分人能居住在定居點內,在東歐的捷克斯洛伐克和西歐的法國等地的一些山穀和河口咽喉要地發現了這樣一些集體狩獵的原始人定居點遺址。在這些定居點中,原始宗教儀式和圖騰符號的使用促進了部落意識的產生,使歐洲進入氏族和部落社會時代。

2001年,瑞典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運用基因技術對歐洲男性的種族屬性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現在歐洲絕大多數男性都是在約4萬年到8000年前遷移到歐洲的10個原始部落的後裔。遺傳學的理論顯示,父母在孕育子女時,父母的基因是通過父母雙方的染色體混合的形式傳遞給子女的,但是使胚胎成為男性的Y染色體卻基本不變地由父親傳給兒子,這樣遺傳學家就能夠從一個男子的Y染色體追溯到他的父親、祖父甚至更遙遠的男性祖先。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科學家們對歐洲和中東地區的1000多名男子的Y染色體的基因信息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其中95%以上的人的Y染色體基因可編入10個不同的組,這就是說他們分屬10個男性血統。根據考古學的發現和理論及其他遺傳資料,科學家們因而認為絕大部分歐洲人來自遠古的10支原始族係。

科學家還能大致勾勒出一幅遠古圖景:約4萬年前,兩支原始部落從中東和亞洲東部的烏拉爾山地區遷徙到了歐洲,並進一步分成不同的部落。這些原始部落以狩獵和采集果實為生,並能製造石器工具。他們就這樣繁衍生息到了2.4萬年前,冰川時代又一次降臨,歐洲大部分地區冰雪覆蓋,寒冷異常。他們在今天的西班牙、巴爾幹和烏克蘭一帶找到了避難所,又渡過了幾千年。到距今約1.6萬年時,氣候轉暖,冰川融化,他們走出山洞向平原地區遷移,擴散,緩慢地進化和發展。歐洲男子的80%是由這兩個古老部落族係繁衍下來的。約8000年前,另外8支原始部落從中東遷來。他們是現在歐洲20%的男子的祖先。他們帶來了農業技術和工具,以及新石器文明,並逐漸同歐洲大陸上原有的種族和文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