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走上成功的銷售之路(1 / 3)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銷售領域也不例外,甚至比其他行業的情況還要嚴重一些。因為,這是一個產生富翁最多的行業,很多人都希望借著這個行業來致富。還有,在商品極大豐富的同時,消費者的選擇增加,也就催生了更多的銷售員。因此,要成為銷售員就要做好與大量同行競爭的準備。誰做得更好,誰就是將來的成功者,就是將來的富翁,就是將來大家紛紛學習的榜樣。所有,一個優秀的銷售員應該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實戰技能,隻有這樣才能在龐大的銷售隊伍中立於不敗之地。

優秀銷售員十大原則

1.善解人意

銷售員和客戶是一對矛盾體,銷售員總是在和客戶的拒絕打交道,要想戰勝客戶的拒絕,使銷售成功,並沒有什麼秘訣,隻要銷售員能了解客戶的心意。

2.創造“增值”

創造增殖是生產部門的事,銷售員隻不過在銷售環節來實現這個增值,那麼銷售員又何以創造“增值”呢?

我們知道生產者生產一種產品,如果投入資本後,不能創造增值,他便不會生產這種產品;客戶買東西也一樣,如果他投資五,得到的還是五,他便不會買了,如果多了個增值X,客戶便認為自己賺了,才會下決心購買。

可以說,銷售員給客戶創造的“增值”,便是客戶對他和商品的“感情”。它並像生產者生產商品的“增值”,從利潤裏,一目了然。它是一隻無形而有力的手,把客戶腰包裏的錢掏出來,交給了銷售員。

所以,銷售員不要問客戶“要不要買”,而要創造他的購買欲。客戶購買欲實際上來自於銷售員所創造的“增值”。

3.戰勝自我

有句諺語:“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防。”不能戰勝自我的人,便戰勝不了敵人。

銷售員大部分時間都是四處奔波,孤軍奮戰。雖然是獨自行動,不免有幾分孤獨,但卻有充分的自由。而自由多了,各種誘惑也隨之增多,誠如俗語所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自由可以使人充分發揮潛力,也可以使人趨於放縱。

所以銷售員必須具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自由散漫而不務正業,不僅不適合當銷售員,而且即使改換了行當而毛病依舊,也還是要失敗的。

4.掌握信息,靈機應變

銷售員不是送貨員,也不是守株待兔的店員。銷售員必須隨機應變,抓住時機。

哪怕是路人的談話,隻要你聽到有銷售的“前奏”——時機,便要立刻捷足先登,拉上這筆生意。

所謂銷售方麵的信息,不過是指對客戶需求的迅速、準確了解,搶在別人之先,銷售你的商品。而銷售員每天都與客戶打交道,當然可以從談話、觀察等方麵最先了解客戶的需求,為公司也為自己掌握第一手的市場信息,以靈機應變。

5.謹小慎微

銷售員必須洞察敏銳、考慮周密,才能把握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聯係上巨額的交易。比如平時言談舉止、衣著儀表等一些芝麻小節,都可以幫助你贏得客戶好感,得到客戶信任,有助於你的生意。

做生意,其實就是做人,不會做人,也就做不好生意。因為銷售員首先要向客戶銷售的不是商品,而銷售員本人。

6.力爭上遊

並不是到處奔波,揮灑汗水,總是風塵仆仆的銷售員,就是好的銷售員。如果東西賣不出,銷售額低落,即使你最賣命,也是沒用。所以銷售員要時刻記著去增加自己的銷售額。如果成績落後,就要找差距,找原因,總之要奮力爭取上遊。因為出色的銷售員不在於他的苦勞而在於他的功勞。

7.銷售員是企業的火車頭

如果企業的生產設備和生產能力已經有了一個上限,那麼企業生產這列火車在經濟戰線奔馳的速度便由銷售員決定了。如果銷售員能及時將產品銷售出去,那麼企業生產速度就正常;如果銷售員銷售迅速或緩慢,企業生產的速度也隨之加快或減緩。銷售員便是企業的火車頭。沒有火車頭,火車便無法行駛,沒有銷售員,企業也就沒法生存。

8.銷售員是專家

銷售員必須對商品有全麵的了解,才能發揮出商品的魅力,從而獲得客戶的信任。為了消除客戶對商品的疑慮,銷售員必須對自己的商品有基本的認識,如商品的構造、生產過程、原料、性能甚至修理知識都應該了解。

9.開辟自己的銷售之道

商品銷售當然有學問和理論可探索,但因地因時因人因事因物之不同,銷售術也是千變萬化的,不可盡然。銷售員向書本向他人學習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向自己學習,也就是不斷地累積和總結自己的銷售經驗,得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銷售術。這是成為出色銷售員的必經之路。

10.珍惜時間

銷售員銷售額的增加便在於成功的次數,而成功的次數又在於訪問的次數,每天的訪問次數受到時間的限製。銷售員訪問的次越多,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多,要增加訪問次數,就必須抓緊時間。

工作即人生,而銷售員的銷售工作便是銷售員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就是不斷地從工作中吸取和積累知識和經驗,實現自身的價值,使今天比昨天更成熟,明天比今天更老練。

原一平的31條銷售要旨

銷售之道,關鍵在自我摸索和總結。一個成功的銷售商,要使自己的銷售獲得成功,在激烈的商戰中力挫群雄,贏得客戶,就必須有強烈的銷售意識、銷售知識,還要不斷地總結、積累銷售經驗,並善於銷售自己。

日本銷售之神原一平的31條銷售要旨是:

(1)銷售成功的同時,要使客戶成為你的朋友;

(2)任何準客戶都具有一攻就垮的弱點;

(3)對於積極奮鬥的人而言,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

(4)越是難纏的準客戶,他的購買力也就越強;

(5)當你找不到路的時候,為什麼不去開辟一條;

(6)應該使準客戶感到,認識你是非常榮幸的;

(7)要不斷地去認識新朋友,這是成功的基石;

(8)說話時,語氣要和緩,但態度一定要堅決;

(9)對銷售員而言,善於聽比善於辯更重要;

(10)成功者不但要心存希望,而且要擁有明確的目標;

(11)隻有不斷找尋機會的人,才會及時把握機會;

(12)不要躲避你所厭惡的人;

(13)忘掉失敗,不過要牢記從失敗中得到的教訓;

(14)過分地謹慎不能成大業;

(15)世事多變化,準客戶的情況也是一樣;

(16)銷售的成功,與事前準備的工夫成正比;

(17)光明的未來都是從今天開始的;

(18)失敗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

(19)若要收入加倍,就要有加倍的準客戶;

(20)在沒有完全氣餒之前,不能算失敗;

(21)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22)空洞的言論隻會顯示出說話者的輕浮;

(23)錯過的機會是不會再來的;

(24)隻要你說的話有益於別人,你就將到處受歡迎;

(25)“好運”眷顧努力不懈的人;

(26)儲藏知識是一項最好的投資;

(27)銷售員不僅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眼睛去看;

(28)若要糾正自己的缺點,先要知道缺點在哪裏;

(29)昨晚多幾分鍾的準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30)未曾失敗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過;

(31)若要成功,除了努力和堅持之外,還要加點機遇。

銷售與智商高低無關

有人對銷售員的智商與銷售成績的關係,作了一次調查研究,結果發現:

智商高的銷售成績不一定高。

有些智商高的銷售成績反而低。

有些智商低的銷售成績反而高。

這便表明智商高與銷售成績之間並沒有密不可分的直接聯係。

凡是在商場上磨練過的銷售員也許深有體會,文憑或是對商業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與實際銷售工作是兩碼事,並沒有特別的關係。而且,有些在學校裏頭腦聰明、博聞強記的人考起試來總是成績優異,可一走出校門,進入實際的工作崗位,他們卻隻能當個普通職員,而且很可能終生都是一位普通職員。可是那些在學校裏打架鬧事的“壞學生”,由於性格外向,精力旺盛,點子多,出了校門走上工作崗位便脫穎而出,出類拔萃,或是在公司裏不斷被提升,或是自己開創新的事業天地。

當然,這並不是強調“文憑無用論”,也不是學校考試不公平,隻是學校裏學的商業理論知識隻是商業工作的根基,而蓋好銷售事業的大廈,光靠根基,自然成功不了。所以根基之上的工程,就好比實際工作經驗,它的積累、創造並不在於根基的深淺,而在於性格。

銷售員沒有目標最可怕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奮鬥目標,便猶如沒有舵的孤舟在大海中漂泊。沒有舵的孤舟,無論怎樣奮力航行、乘風破浪,終究無法達到彼岸。

一個人沒有人生的目標是可怕的,這並不是說別人有什麼可怕,而是沒有目標的人本身就很可怕。卡耐基曾說:“毫無目標比有壞的目標更壞。”因為沒有目標並不是這人無所事事,而是這人很可能無所作為。

要想成為成功的人,必須先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沒有人生目標,也就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沒有行動計劃,做事就會敷衍了事、臨時湊合,也就沒有責任感,更談不上什麼意誌堅強、鬥誌昂揚了。沒有目標,什麼才能和努力都是白費的。

銷售員作為公司的一線人物更應該有自己的奮鬥目標。應該為每一天、每個星期、每個月、每一年,甚至你的一生確定目標。正像種子需要有雨水在滋潤才能破土而出,你的生命也須有目標方能結出碩果。在製定目標時,不妨參考過去的最好成績,使其發揚光大。永遠不要擔心你的目標過高,因為“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和其下也。”

著名銷售員喬·坎多爾弗在談及這一點時說:“作為一名銷售員,你必須為自己建立能夠達到實際目標。當你達到了這些目標,就把目標再提升一點,並再努力達到。如果你僅僅建立長期目標,而沒有建立相應的中短期目標,則長期目標就會變得遙遙無期,甚至難以達到,從而使你泄氣,隻得撒手作罷。比之於為某些重要的但長遠的目標進行艱苦卓絕的苦鬥,我認為,一係列小小的勝利也極富有現實意義——運用這種方法,你就能達到長期目標,這些短期的目標使我有能力完成我的長期目標。我所要達到的就是每周一定的銷售量。我不認為銷售量的高低與你使用權的計劃係統有什麼必然的聯係,但絕對必要的是,你必須建立若幹目標並且有達到這些目標的計劃。確定了銷售目標,就會給你指明方向,並幫助你監控計劃實施情況,使你取得成效。”

意誌堅定才能成就大事

意誌力是情商的重要指標。在成才活動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阻力,這需要情商的“支撐柱”作用。情商控製衝動的能力越高,人越能忍受挫折,承受壓力,這就是堅強的意誌。沒有堅強的意誌,當遭遇挫折、失敗時,人就不能冷靜、客觀地分析失敗,找出問題的症結。更談不上吸取教訓,堅定成功信念。情商高的人,意誌堅強,在這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下,能忍受挫折,承受壓力,進一步實施成才活動。

有一次,日本鬆下公司招聘一批銷售人員,考試是筆試與麵試相結合。錄取的名額隻有10人,可應聘的卻有幾百人。經過一個星期繁忙的麵試,最後通過電子計算機計分,選出了10名佼佼者。

當鬆下幸之助將錄取者一個個過目時,發現麵試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成績特別出色的神田三郎沒有在10人之列。他感到很奇怪,當即叫人複查考試分數統計情況。

經過複查,發現神田三郎綜合成績名列第二名,隻因電子計算機出了故障,把分數和名次排錯了,才導致神田三郎落選。鬆下幸之助立即吩咐糾正錯誤,給神田三郎發錄用通知書。

第二天,給神田三郎發通知書的助手向鬆下報告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沒有被錄用而跳樓自殺了,錄用通知書到時,人已死了。

聞言,鬆下幸之助沉默了好長時間。助手在一旁自言自語說:“可惜了,這麼有才華的一位青年,我們沒有錄取他。”

鬆下不以為然地搖搖頭說:“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用他。意誌如此不堅強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由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我們招聘的試題是出得不合理的。”

(資料來源:潘鴻生,鄭一群.心誌的曆練.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每一個從事銷售工作的人都麵臨著巨大的挑戰,每時每刻都可能出現失敗與挫折。銷售員應當具有非凡的意誌力,這也是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意誌薄弱者成就不了大事業,有才能、有堅強的毅力,才會被社會接受。

用你的真心溫暖你的客戶

日本的扇穀正造先生的著作《經驗即我師》中有一段動人的描述:

因研究癌症成功而榮獲日本文化人最高榮譽——文化勳章的黑川利雄博士,每到冬天就在口袋裏放著一個手爐,使手總保持熱乎乎的。到癌症研究所就診的病人,都是飽受病魔纏身之苦、抱著極大希望的病人,麵對大夫,其心中的憂慮和期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當病人伸出手讓黑川博士診斷時,其所碰到的是一雙溫暖的手,於是他的生命便重新點燃了希望之火,產生了治愈的信心。而假如那是雙冰冷的手,也許病人的心也會被凍涼,因則喪失了求生的希望。

用溫暖的手診斷,讓病人感覺安心、信賴,那麼治病從這時已經良好地開始了。

黑川先生確實是位名醫。

要學會掌握人心,應當先從人情做起。

黑川博士這雙“溫暖的手”對銷售員來說實在是迫切需要的。

(資料來源:王大慶,劉克蘇.人脈即財脈.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凡是銷售成績優異的銷售員都有一個共同的氣質就是給人以溫暖的感受,不管是熱情奔放,抒發著強烈韻味,還是溫文爾雅,散發著淡淡溫馨。就像黑川博士把溫暖的手伸向病人,給病人帶來信心,銷售員也要以一顆溫暖熱誠的心來對待客戶,從而獲得客戶的信賴。而如果你取得了客戶的信賴時,你的商品也當然得到客戶的信賴,即使是高檔商品,客戶也會把高額的訂金交付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