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吳越文化——一個尚文的部落(4)(2 / 3)

(4)惠山泥塑

泥塑相傳於孫臏,據說他為研究陣法,便捏製泥人兵馬布陣,泥塑就流傳下來。惠山泥人尤為出名,盛於明、清二代。惠山有粘土,土質細膩,可塑性強,適於泥塑之用。三、四百年來“惠山泥人”馳名中外。惠山地區居民家家善彩塑,戶戶做泥人。惠山泥人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取材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江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宣揚正義,反對邪惡,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意願、愛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許多造型生動的泥塑作品,如“惠山大阿福”、“我愛北京天安門”等,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群眾的喜愛。惠山泥人廠泥塑作品千姿百態,年產300多種,600萬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接待成千上萬的外賓參觀。這一古老的民間世術將在四個現代建設中大放光彩。1958年,郭沫若同誌去無錫時,曾揮折題詩:“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衣冠千代異肝膽一般同,造化眼前妙,流傳城外雄,集中人數百,童叟獻神功”高度讚揚惠山泥塑工人的創造精神。

(5)吳越戲曲

吳越兩地戲劇傳統綿長,劇種、曲種多樣,聲腔、唱調豐富,劇作、劇論高超,作家、藝人輩出,是吳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戲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以越劇、昆曲和蘇州評彈聞名。唐時,越州即有參軍戲。皆當時文士所作,其詞為五、六、七言。今尚存《羅口貢曲》6首。南宋,主要演出諸宮調及雜劇,曲藝則數鼓詞。其時,會稽城鄉演出活動頻繁,陸遊晚年回會稽裏居所寫詩中,多有詠及。當時,已有本地的“村伶”,村伶還組班演出。這種演出,為不誤耕作,多在夜間,極受農民歡迎。戲文入元,與北曲元雜劇對稱而名為南戲。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昆腔由吳中一帶迅速傳播到江浙各地。萬曆年間(1573~1620),昆腔大見流行,越中士大夫紛紛組成家班、女戲,聲勢頗盛。以後家班幾經更迭,有的演員在脫離家班後,加入民間班社。其時,演出重視伴奏及服飾、化妝,且部分使用燈彩布景。明末,興調腔,其時,目連戲自成一係。由於各種原因,吳越兩地的很多劇種也已失傳,現在流傳較廣的是昆劇,越劇,紹劇和蓮花落等四個劇種。

吳越文化博大精深,吳越風土人情豐富多樣,在這裏我們不是作簡單羅列,而是想作出這樣一種味道,一種讀者喜歡的感覺:這裏並不是資源庫,而是一個文化的驛站。

六、吳越有佳肴

另外吳越美食也是天下聞名,無論是杭幫菜,還是淮揚菜,都體現著這一方水土的人情風貌。尤其是淮揚菜,號稱天下四大名菜係之一。

吳越文化區地處江南魚米之鄉,物產豐富,飲食文化水平較高,中國著名八大菜係,此區獨占蘇菜、徽菜兩項。蘇菜具有鹹甜適中,濃淡適度、酥爛可口、清香腴美、色澤和諧、清麗多姿的特點。徽菜以烹製山珍野味而著稱全國。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如今人們對杭州的認識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西湖、龍井、錢塘潮弄美景,而且還有以“食有肉,居有竹”為文化底蘊的雅致新派杭州菜。“吃在蘇州”,為人所向往,蘇州人講究飲食,正餐小食,無不力求精美,出落得清新秀逸,淡雅雋永。名店名廚,工藝更是精巧細致,由刀工而調味,乃至烹製技藝中燉、燜、煨、焐的用火,都恰到好處。蘇邦名菜更是枚不勝舉,以鬆鼠桂魚、千層桂魚、煮糟鯖魚、清湯魚翅、碧螺蝦仁、三蝦豆腐、響油鱔糊、細露蹄筋、西瓜雞、荷葉粉蒸雞鑲肉、黃燜鰻、太湖蓴菜湯等較為常見。舊時“甜出頭鹹收口”,今則甜味已減,以清淡為主調。菜肴以外,鹵菜、麵點、糕團、炒貨、醬菜等也為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