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居住在香港地區的民民主要都是來自廣東嶺南地區。他們中國文化的根屬於廣東文化,現在香港人還說著廣東話,香港人還聽著廣東的粵劇,香港民間流傳的各種山歌和傳說故事,都與廣東沿海的民間文化一脈相承。
所以在19世紀中葉以前,香港文化還不能獨立稱其為文化,隻能稱為嶺南文化。
自英人占領香港以後,香港進入長期的中西文化的衝突期。這個時期從文化的形成來看,是香港文化的準備期。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曆史的開端,而鴉片戰爭的直接結果,就是英國人占領香港。中國近代中西文化之間的衝突,在這裏毫無保留地體現出來,戰爭是文化衝突的最直接體現。英國人剛到香港時,率先傳入的是殖民主義文化,與它的軍事征服和經濟掠奪相響應,形成了外來統治者和本地居民之間的直接對立和長期矛盾。華人與洋人等級明顯,互為區別。殖民者通過教育等各種方式灌輸殖民主義意識,單是街道地名就有非常明顯的殖民地特征,都與“占領”密切相關。比如維多利亞港是以占領香港的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的。其他如遮打街,恰和街,渣甸街等等都是以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名字命名,上至英國女王,下至港英政府官員,使中國的土地烙下英國人的痕跡。白人的廁所,華人是不允許使用的,就是各個娛樂場所的出入口,洋人與華人也不一樣。
香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崛起,香港文化也在這一時期逐漸成型。西方人來華,多是先到香港,中國人出洋,也務必中遷香港。西方的新知識,新思想通過這個橋頭堡傳到中國內地,中國近現代的各種政治風雲也在這裏集中上演。香港成為消化吸收中西文化的腸胃。
香港實際上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的過渡。它的政體、社會分層、司法和行政管理都是西方式的;它的市民心理和行為方式卻依然有濃烈的東方色彩。從某種角度看,香港在人的現代化方麵也是發育得不夠的。嶺南文化所表現出來的對政治及文化的相對冷淡、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偏差、享樂主義的盛行、封建迷信的再度滋生以及小富即安的自得等等,大多找得到香港影響的痕跡。
香港近現代文化的開拓,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上世紀60年代以後的事,其明顯的標誌就是獨立文化品格的形成。也就是說,中西文化的融合直接導致了香港文化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港英政府調整了對港政策,以自由資本主義代替了殖民主義,進一步完善了香港的自由港政策,自由資本主義文化成了香港的主體文化。同時,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經濟迅速起飛,國際大都市的地位日益顯著,更加完善了香港的自由性、包容性。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基礎上,香港文化業已形成。
所以,作為一種地域文化,香港文化性格的形成是近百年的事,它中西文化融合的產物。它的繁榮,令人想起了雜交水稻的優勢。
香港的現代的文藝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推動和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新文化巨匠魯迅、胡適和歐陽予倩等,特別是最後獻身於香港文化的許地山,直接催生和培育了香港新文藝。魯迅和其他文藝大師的影響以及來自上海、廣州的文化新潮的流入,打破了當時香港文壇的荒涼、沉悶局麵,直接促成了香港新文學的興起。
拓荒時期播下的新文藝種子,在隨後發生的抗日戰爭和國內解放戰爭的強烈影響下萌芽成長。在10多年裏,香港出現了兩次由大陸南來文化人組織的推動的文藝高潮。當時由於香港的特殊政治地理環境,大批著名文化人如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郭沫若等先後薈聚香江,使香港文藝空前繁榮,兩度成為南中國愛國進步的新文化中心。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是香港文化最重要的發展時期,而就在同一時期裏,香港逐步實現了工業化,經濟高速增長。社會的演變牽動了文壇的演變。適應內外形勢的變化,植根於香港都市生活、具有鮮明“香港性”的文學藝術興盛起來;同時,以普羅大眾為對象、具有濃烈地方色彩的通俗文化大量湧現。最重要的一點是,戰後出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本地作家、藝術家已經與社會同時成長,他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事業、家庭、思想感情……都是植根於香港的,他們日趨成熟的各種藝術創作大都帶有強烈的本土意識,以他們為主幹的一種“本土文化”跟著誕生。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的經濟、社會繼續繁榮穩定,並已發展成為金融、經貿等方麵的國際中心,出現了令世人矚目的“香港現象”。作為物質文化的表現形態,香港的文學藝術在這個時期也顯得多姿多彩,並且沿著自由開放、中西交融的軌道,進一步走向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