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閩南文化——一種文化,牽動兩岸心(2)(1 / 3)

此時,人們正在思考,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建設廈門,是否等到戰爭結束,兩岸統一之後再來補償你。在投資上,中央顯然留了一手,這是人之常情,誰也不願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即使有美國提供保護傘的韓國也要遷都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漢城籠罩在朝鮮幾千門威力巨大的火炮陰影之中,隻要大炮一響,這個韓國最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就灰飛煙滅了。同樣,緊臨火藥桶的廈門,即使建設成人間的天堂,也將如同海市蜃樓一樣,在炮彈“煙消雲散”之後,蒸發得無影無蹤……

誰也不知道,當年鄧公在設立廈門經濟特區的過程中,是否考慮到了這個層麵。廈門經濟特區,不僅僅是中國改革的示範田,更是中國用經濟來展示魅力,吸引台灣,進而用經濟手段,而不僅僅用政治手段作為和平統一的籌碼。因為廈門離金門實在太近了。從更大的方麵說,相對於整個中華民族,閩南和台灣的關係,是真正的骨肉同胞,74%的台灣人是閩南籍,許許多多台灣人在閩南有親人。許多人還常回來尋親,認祖歸宗。呂秀蓮和陳水扁祖籍漳州,呂秀蓮還曾回來探親過。兩地還有相同的語言閩南語,還有相同的風俗,比如說崇拜媽祖等等。可以這樣說,閩南與台灣是地緣近、史緣久、血緣親、文緣同、商緣廣,相對於整個中華民族,台灣對閩南有更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也許小平同誌看到了這一點,把廈門建設好,才可能用實際行動才破除台灣島內的“妖魔化大陸”運動,才能以廈門作為窗口吸引台資,吸引人心。將來有一天,兩岸融合得差不多了,統一就水到渠成了。

時光飛逝,曆史進入了九十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了進入了一個新的深度,兩岸的經濟合作和人員交流不斷擴大。然而我們麵臨的卻是經貿越來越近,政治漸行漸遠。廈門作為統一橋頭堡的示範作用已經消失了,作為戰爭前線和祖國統一基地的地位反而提高了。此時廈門陷入了發展的迷茫之中。

2.讓品牌塑造泉州城市品牌

泉州是著名僑鄉,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國務院批準的閩南三角地區經濟開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座獨具魅力的古城。

古巷老屋在泉州隨處可見,每一處所在都有一段久遠的曆史。

登臨東西塔望去,在鍾樓一帶,東西街兩側,有無數的老屋舊宅矗立在晚煙暮靄之中——習見的紅牆黛瓦,歲月的印痕在剝落的牆體掛上班駁的苔痕,傾斜的屋頂讓人看到房子的內部,隻是古撲莊重的簷脊,精雕細鏤的門廊窗欞迄今保持著一種優嫻貞靜的風度,默默敘說著煊赫的過去。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裏描述泉州“梯航十國”,所記述的年代正是泉州曆史上的鼎盛時期,外來文化的衝撞和融合孕育出獨具個性的閩南地域建築文化,如今的許多老屋舊宅正是泉州人在如日中天時期精雕細琢而成,經曆了百餘年的曆史變遷,應著那“千年屋,百家主”的俗語,大多數老屋都是數易其主,昔日的簪纓望族,縉紳富賈,都成了明日黃花過了煙雲,唐代詩人劉禹錫”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名句成了泉州古民居的真實寫照。

生於斯,長於斯的泉州人,對於老屋舊宅,人們總是交集著種種複雜的情感,許多老屋舊宅之所以保留到現在,往往不是因房屋的主人真的能從審美的愉悅中得到心靈的滿足,而是出於一種懷舊,一種守缺抱殘的心態情結。一旦事過境遷,她愈來愈顯現出她的弱點,將傾的梁柱,斑駁的粉壁,以及樓梯口潮腐的空氣,沒有一樣不使人感到深深的失落:輝煌與沒落總是相依相纏。

有不少人都曾讚美、並陶醉於老屋舊宅——深厚的文化積澱,確實展示了過往的矜持和自尊,但其間卻又夾雜著多少的落寞和無奈!數百年來,一以貫之的泉州鄉土建築與節奏徐緩的躬耕商賈的生活方式相為適應,但如今這種節奏同現代生活拉開了長長的距離,那麼該如何實現曆史和現實的兼容?

如今,隨著時光的流逝,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鄉土建築文化日漸逸散,散落在巷陌深深的老屋舊宅,或是年久失修,或是拆遷了……作為古城淵源深遠的文明的見證,果真成了世紀末的最後一線風景麼?於是在東街,在塗門街,在新門街……在老屋舊宅消失的地方,重又矗起街貫巷連,風格典雅的建築群落,很好的借鑒了現代建築簡潔流暢的結構技法,流露出閩南建築雍容華貴的藝術魅力,這是一種曆史脈絡的延續。

泉州,這絕對是一個培養企業家的城市,小孩子從生下來就接觸各種各樣的生意人。這裏有全國最早的夜市:石獅夜市;這裏有著名的服裝之都。

曆史上泉州和泉州港曾經鼎盛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隻是在明清時代,“不許片帆下海”的“海禁”政策,加上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輝煌的泉州港徹底讓位於廈門這樣的半殖民主義的通商口岸,衰落成了必然。然而,多年來泉州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曾經“光明”過,並總是不屈地,敢拚敢爭地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