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3 / 3)

淡水湖:湖水礦化度小於或等於1g/1;

微(半)鹹水湖:湖水礦化度大於1g/1,小於35g/1;

鹹水湖:湖水礦化度大於或等於1g/1,小於50g/1;

鹽湖或鹵水湖:湖水礦化度等於或大於50g/1;

幹鹽湖:沒有湖表鹵水,而有湖表鹽類沉積的湖泊,湖表往往形成堅硬的鹽殼;

砂下湖:湖表麵被砂或粘土粉砂覆蓋的鹽湖。

湖泊生態係統的作用

1.具有防洪的功能:潟湖可宣泄區域排水,所以很少發生水災。

2.保護海岸的功能:由於外有沙洲的阻擋可防止台風暴潮侵蝕衝刷海岸。

3.是天然的養殖場:潟湖是魚、蝦、貝和螃蟹的孕育場,也是鄰近漁民的天然養殖場。

4.由於潟湖外側往往有沙洲作為防波堤,其內風平浪靜,所以有時可以改建為人工港。

著名潟湖:七股潟湖、戈佐內海、科勒潟湖。

湖泊對自然的影響

湖水熱學特性

湖麵能夠吸收太陽能,並獲得熱量,但通過水麵蒸發﹑水麵有效輻射和水麵與大氣的對流熱交換等失去熱量。湖泊熱量的輸送和交換,可以用湖泊熱量平衡方程來表達和計算(見湖水熱動態)。因為湖泊熱量平衡的某些要素(如湖泊蒸發率)不易精確測定,所以常常用水溫來表達湖中的熱動態。太陽輻射主要是增高湖水表層的溫度,而下層湖水的溫度變化主要是湖水對流和紊動混合造成的。湖水由於不同的溫度也會形成密度差異,在水層不穩定狀態下形成對流循環,在對流循環能夠達到的深度以上,水溫就會趨於一致。

不管在那個季節,風的擾動都能夠使淺水湖泊產生同溫現象;但風的擾動對於深水湖泊隻能涉及湖水上層,所以在垂向上會產生上層與下層不同的溫度分布。上﹑下水層之間溫度變化急劇的中間層稱為溫躍層。湖水溫度具有一定的年變化和日變化,這種變化在湖水表層最為明顯,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減弱。湖水的冰點取決於湖水鹽度和靜水壓力。除此之外,湖水結冰還和風力有關,就算是在同樣的氣候條件下,不同的湖泊或是同一個湖泊中的不同部分,結冰現象也並不是同時出現(見湖泊冰情)。

湖水的輻射和光學特性

有關研究人員認為,湖水的輻射特性決定著湖水溫度,影響湖水物理化學性質的分布,而湖水中各種生物的繁殖﹑生長和發展也都和湖水輻射特性有關。射在湖麵的太陽光部分進入水體,部分被反射。進入水體內的太陽光部分被吸收,部分散射,就算在淺水湖泊中也隻有很少一部分透過水層被湖底吸收。射入湖水中的太陽光極大部分為水的最上層所吸收,隻有1~30%達到1米深處的水層,透入5米深處的隻有0~5%,而進入10米深處的不足1%。湖水吸收太陽光和使太陽光散射的能力與水中的各種懸浮質的數量和顆粒大小有關,懸浮質越多﹑顆粒越大,對光的吸收和散射能力越強,同時散射到水麵的分量也越小。光線透入水中的深度,隨湖水的混濁度增加而減少(見湖水光學現象)。如果湖水是渾濁不清的,光線隻能深入到數米,因此在比較清亮的湖水之中,200米深水中還能看到微弱的光線。

湖水化學特性

按照湖水所含主要離子的種類不同,湖水一般分為碳酸鹽水﹑硫酸鹽水和氯化物水等。湖水的化學類型反映了隨湖水含鹽量變化而引起的水質變化過程。湖水含鹽量地區差異懸殊,也有季節變化。中國的淡水湖泊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平原,湖水的礦化度一般為150~500毫克/升。鹹水湖和鹽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內蒙古和新疆地區。鹹水湖的礦化度大多為1~20克/升,濃度有日益增高的趨勢。鹽湖的礦化度通常是300克/升左右,化學類型很齊全。它能夠溶解氣體中的氧﹑遊離二氧化碳,還有水中的氮﹑磷﹑矽﹑鉀﹑鋅﹑鐵等生物營養元素和有機質的含量,所以,對湖中水生生物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湖泊資源

湖水,可以說是全球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湖泊(包括淡水湖﹑鹹水湖和鹽湖)總麵積大約是2058700平方公裏,總水量大約是176400立方公裏,其中淡水儲量約占52%,約為全球淡水儲量的0.26%。湖水可以不斷更新,不同湖泊的更新期不一,湖水更換期的長短取決於其容積和入湖﹑出湖年徑流量。中國鄱陽湖水更新一次僅9.6天,太湖水更新一次約299天。湖泊淡水儲量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和蘇必利爾湖等40個世界大湖儲存的淡水量占全球湖泊淡水總量的4/5。中國的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澤湖的淡水總量約為553億米。湖泊利於舟楫,是水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湖泊盛產魚﹑蝦﹑蟹﹑貝,生產蓮﹑藕﹑菱﹑芡和蘆葦等,是水產和輕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這個湖泊作為旅遊資源,現在也不斷得到重視。湖泊資源的過度和不良開發會造成湖泊漁業資源衰退,還有湖泊麵積縮小和湖泊附近土地的沼澤化等嚴重後果。

中國湖泊

1.鄱陽湖

2.洞庭湖

3.洪澤湖

4.太湖

5.巢湖

6.微山湖

7.白洋澱

8.呼倫湖

9.貝爾湖

10.興凱湖

11.澱山湖

12.巴林錯

13.納木錯

14.紮陵湖

15.鄂陵湖

16.班公湖

17.烏梁素海

18.岱海

19.博斯騰湖

20.烏倫古湖

21.巴裏坤湖

22.艾丁湖

23.阿其克庫勒湖

24.西台吉乃爾湖

25.東台吉乃爾湖

26.達布遜湖

27.阿牙克庫木湖

28.西金烏蘭湖

29.烏蘭烏拉湖

30.米提江占木錯

31.星宿海

32.哈拉湖

33.青海湖

34.噶順棹尓

35.瑪旁雍錯

36.阿克賽欽湖

37.昂拉仁錯

38.紮日南木錯

39.當惹雍錯

40.昂孜錯

41.格仁錯

42.色林錯

43.羊卓雍錯

44.滇池

51.農田生態係統

農田生態係統是由人類自行建造的生態形體,然後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後所形成的生態係統。在農田生態體係中,人類是主導這一切的關鍵因素。農田中的生物種類單一,群體較大,人們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播種、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蟲等活動,才能保證農田生態係統的良好發展,從而達到人類對其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農田生態係統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人工控製和主導的生態體係,一旦人類的主要作用消失,農田生態係統就會很快的退化,長滿各種雜草植物變成別的生態體係。

基本概況

農田生態係統是隨著人類的發展而出現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為人們提供充足的食物供給。農田生態係統是以作物為中心的農田中,以生物群落與其生態環境之間的能量和物質的交換和相互作用構成的生態係統,是自然生態係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關係人類生存的重要因素。

在農業生態係統中,不同的生物群落、光、空氣、水分、土壤、無機養分等,都是組成其生態體的主要因素。和其他的生態係統相比,農田生態係統的生物結構群落較簡單,大都是以單一的植物主導整個群體,並伴有雜草、昆蟲、土壤微生物、鼠、鳥及少量其他小動物組成的生物體係。正是因為這樣單一的食物鏈循環體係,所以十分的依賴外部養料的供給,並以此保持其生態體係的平衡性,在相同的自然氣候條件下,由人工耕作栽培的農田產量,遠遠高於其他的生態體係。

人們利用農田生態體係中,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全麵發展的特點和原理,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應用現在技術,利用生態學的原理、係統工程的方法,從而做到資源高效利用,生態係統內部良性循環,經濟資源雙效達標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農田生態的基本原理

在農田生態體係中,人們為了可以在有限的資源上,收獲更高、更好的的利潤,所以就采用自然生態係統中,能量多級別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的原理,也就是生物學上所說的食物鏈轉換;根據不同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限製的原理,對農田的生態實行不同的管理機製,從而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農田動植被體係

由人工栽種的農作物與其他的生態係統,以及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相結合,從而構成的生態體係就被稱之為農田生態體係。在農田生態環境中,所有的動植物都可以分為不同的角色,如農田中種植的各類農作物就是這個農田生態係統中的生產主體,其他的生產者就是雜草,而各類昆蟲、田鼠、鳥類、蜘蛛和蛇等小型生物就是生態體係中的消費者。人類與農田生態係統的關係就是人以農作物為食,農作物以來人類的養分供給,同時人類還是農作物的消費者,培植者和保護者,所以農田生態係統是人工建立的生態係統。在農田生態係統中,細菌和真菌是農作物的主要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