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往事71(3 / 3)

我開始仔細地打量起來,其中一個門口上應該有個立柱,半截是岩石和硬木,上麵原來擺的應該就是那隻被我們弄出去的“龍”杯。隻不過不知道什麼原因,那立柱倒了。另一個門口似乎有什麼東西被拆掉了,地上散落著碎石,哦,想起來了,應該是玉葉金花。我順著叔叔打的盜洞往上看去,果然,這洞很正地打到了玉葉金花的正上方,看來叔叔運氣有點好。

我左右看看,決定從“玉葉金花”門進去看看,說不定能找到不一樣的東西。此時的我有些激動,我一手按著胸,擦了一把汗,貓著身子,鑽進了這個門。裏麵似乎比外麵還要熱,一身的汗似乎是在瞬間就在潛水服裏湧了出來。我打量了下整個房間,房間很小,而且斜度很大,呈半扇形。看來,整個墳呈圓形,一個大大的圓。我看著墳壁,果然是打磨過的,頂部是平的,而且有立柱支撐。感覺造這個墳的不是在建墳,而是在打造一個宮殿似的。

建這個墳,跟打造帝王皇陵完全不同。帝王皇陵需要的是風水之地,加之人手充足,而且就等於是個開山工程。而這兒就不同了,地兒不大,等於在給一隻麻雀做手術,要的人工或許不是那麼多,但是要的就是能工巧匠。就這個五棱子墳,首先要挖一個大大的坑,很寬,再挖成圓,為了保證地表的土層不受變化,再一邊由外側的坑溝往下打墳洞,一邊打一邊修築,直到快打通前,用大塊的岩石把中心區域填實,但是又要把這個道兒留出來。或者是直接開挖岩石,之後在頂部進行其他建築,而這岩石之間的縫隙也很有講究,既不能挨著,也不能分得太開。挨著的話,日後熱脹冷縮,岩石會碎。分太開的話,估計連六十年不到,墳就會塌。

我試著輕輕地繞過這門口的立柱,盡量不去破壞它。我低著頭往裏看去,裏麵依舊很燥熱,不同的是,這個墳洞裏的牆上畫滿了大朵大朵的蓮花,而正頂端是一尊佛,這佛居然還有外國人的大胡子。這是什麼佛啊?這尊佛可以用色彩斑斕來說,盡管上麵有浮灰,它表情嚴肅中透露著一絲超然,似笑非笑中透露著一絲邪性。而且,那眼睛居然是金色的,頭燈照上去,居然還有些金光閃閃。我猜,這屋裏會不會是做法事的地方。

我仰著頭看了半天,才又低下頭,地上橫七豎八地放著不少兵器。我試著撿起一把刀,已經被氧化得不成樣子了。我從地上又撿起一把,左右手各拿一把,試了試重量,居然是重刀。重刀適合平原作戰,這兩把重刀重量不分伯仲,看來是批量生產的,說明他們有自己的打鐵鋪,而且還有規模,看來這位教主野心不小啊。

我心念一轉,左右手一發力,“當啷”一聲,一陣火花飛起,這刀居然沒有斷裂。果然是好刀啊!我摸摸這刀身,應該屬於英吉沙的前期版本,刀身綿長,前段厚重,刀柄順手,但是反身側砍不順暢,這就是說明這刀適合戰場上短兵相接,速戰速決,但是對陣高手時,就沒有優勢了。

我輕輕放下刀,往裏挪了挪。我異常小心,怕這兵刃上抹了毒。這間屋裏簡直就是個兵器的墳場,居然還有馬鉤子。這玩意兒是專門用來鉤拉馬腿的,跟地雷的道理差不多,傷人不傷命,馬死可以吃,人受傷就會拖速度。在這大峽穀裏,傷三分之一的人,就可以把剩下三分之二的人拖死在大峽穀裏。我又在這屋裏貓腰爬了一圈,實在沒找到什麼有價值的兵器,就退了出來。

我剛退出來,突然就感覺到有些異樣。我站在原地,怎麼也沒發現哪兒不對。我瞬間將所有的精力又集中了起來,肯定有地方不對。我又再次返回到“玉葉金花”中,半跪在地上,借著頭燈的光,開始重新打量起這個墳。

滿地的兵器,之前應該是捆紮好的,後來繩子腐爛,兵器散落,可能之前的潮氣一直未曾散去,就成了今天這樣。可是為什麼我就覺得哪兒不對呢?我不經意間抬起頭時,突然發現了不對的地方。那蓮花之上的佛祖,眼珠似乎是突出來的。不對啊,一般這樣的壁畫,不應該是這樣的,應該是平的。古人作畫是有講究的,沒有鎮紙不作畫,墳頭裏也有牆壁不平不作畫的說法,所以像敦煌莫高窟之類的壁畫,全都有這個講究。難道是年月久了,生出來的空心泡泡?可是怎麼單眼珠這樣凸出呢?我稍稍直了直腰,伸出手去往那兩隻眼珠摸去。手指剛剛挨上那眼珠,我馬上觸電般縮回了手,驚得全身汗毛都豎起來了,這……這眼珠是活的!

我大口呼吸,很快就感覺有些憋悶起來。我強行忍了一兩口氣,才算平靜下來。我再次試著伸出手去,試著摸摸那眼珠,哦,嚇了我一跳,原來那眼珠是鑲嵌在上麵的兩顆珠子,就像現在石刻的獅子嘴裏含著的球一般。我試著撥動了一下,突然發現眼珠變了,由金色變成了銀色。我再次撥動了一下,頭頂大塊的鬆動岩石皮層突然掉落了下來。我下意識地抱上了頭,糟糕,是要塌方!該死,這地方,蹲哪兒都是個死……一會兒,墳裏揚起的粉塵慢慢平靜了。我驚魂未定地定眼一看,原來這眼珠是用泥糊上去的,在我撥動下受力不住,就有整塊的泥巴掉落了下來。我又細細打量了一下,本以為是普通的石頭上麵刻畫著眼睛一般的圖案,現在才發現,其實一周都畫著眼睛,分別是金色、銀色和紅色。我閉著眼試想了一下,嗯,輕輕轉動眼睛,這佛祖的畫像就可以做到似睡非睡,似怒非怒,似神非神。可是,這麼做難道就是為了好玩兒或者說更具觀賞價值嗎?我覺得這裏麵肯定大有文章,問題是我還不知道。我看不出名堂,就打開褲兜,直接將它們塞了進去,這才慢慢地退出來。

我又往右邊的門挪了挪,這門口放著一些黑乎乎的東西,一摸上去就立刻化成了灰燼。我吃了一驚,急忙抽回手,這難道是墓毒?!這教主不會是在練什麼長生不老丸之類的吧?我就聽尹三爺說過一個故事,說打開一個墳頭,裏麵冒出黃霧,那感覺跟被人丟了催淚彈一般,好久之後下去,才發現是一氧化碳在下麵年複一年地還原著下麵的金屬。這可能是古人從哪兒學來的獨門秘術,放了未燒盡的碳,才產生的。這麼做的好處一是幹燥墓穴,起到防腐的作用,二就是反盜墓,因為一氧化碳會讓盜墓變得不容易,會產生墓毒。不過,好多盜墓賊恰恰利用這一點來辨認古墓。隻要打下的洛陽鏟上有這碳,那麼十有八九就是古墓。

話說回來,我一把捂緊麵具,另一隻手伸過去抓起了把那黑乎乎的東西。這該不會是紫水銀,又或者是朱砂什麼的吧?這玩意兒在這下麵這麼高的氣溫下,不放出墓毒根本不可能。我閉著眼,一邊告訴自己沒關係的,我有呼吸麵具,一邊在安靜地通過感官來了解這是什麼。

我輕輕地揉捏著,有些小顆粒,部分還有些滑,可見部分已經碳化了,那就是說這東西曾經被燒過。我四下看去,其他地方沒此類東西了。我又拿近了看,依然不知道是什麼鬼東西。我一咬牙,邁過這石柱,往門裏鑽了進去。

這間墓室比其他的要大些,深一些,可見當年挖的時候並不是標準的圓。裏麵空空蕩蕩的,不應該啊,我仔細地看了一遍,光滑的牆壁,什麼都沒有,地上甚至可以用幹淨來形容。我不甘心,順著牆壁爬了一圈,依然沒有任何收獲。我又爬了一圈,因為這間墓室憑什麼這麼大,當初建造它肯定是有原因的,那為什麼又什麼都沒有?門口那灰燼又是什麼?做什麼用的呢?我甚至於每個牆壁上都敲了敲,期望能發現什麼暗道或者隱墳之類的機關,可是結果卻讓我有些失望。

我從這間屋裏退了出來,站在這拱門口思索了一下,還是不得其解,幹脆抓了一把灰燼丟進袋子裏,胡亂地一紮,放進了口袋裏。我開始進入下一個拱門,就是二叔進的那間。門口沒有立柱,很容易就鑽了進去。果然,一整個屋子裏就隻有一個大大的缸,封得很嚴實,好像還用蠟封了起來,上麵還有書的痕跡,因為缸的旁邊有很厚的灰燼。這墓室比其他幾個要低矮一些,地麵非常雜亂,到處是殘破的棉布,基本上一碰就碎,有的已經和地表的土層結成了塊。我用撬棍順著地表刺了過去,希望能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可是卻什麼都沒有發現。地上的碎棉布很厚,至少能沒過我的腳背,一刺,抖起的灰燼還弄花了我呼吸麵具上的眼鏡。我擦了擦,無奈地退了出來,這古怪的古人,死了弄些金縷玉衣什麼的,都比這破布好啊,搞這麼大的墓室,裏麵卻放了那麼多破布,咋想的啊?!

我接著從這間墓室退了出來,突然間,我感覺有些憋悶,這時,我腰部的繩索一緊,我知道是爺爺在叫我上去。與此同時,我的頭燈照到了最後那間墓室,似乎照到了什麼物體上,突然反射出了一道耀眼的光。我差點叫了出來,剛要快速地爬過去,身上的繩索又是一緊。我知道,如果我再不出去,上麵的人該下來了,或者會直接拉繩子,硬生生地把我拉出去。我一咬牙,罷了。我拉了三下繩子,告訴上麵的人我很好,打算出來了。我又看了一眼這五棱子墳,退進了墓室裏,看了看那古怪的棺木,依然很平靜地躺在墓室的中間。我抬起頭,用力一撐身體,再往上一躍,穩穩地將身體撐出了墓室裏。上麵的人一見我要出來,一起用力,很快,我整個人都出了盜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