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卑鄙青年》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再看箱子底部還有兩頁紙,應該是簡曆,第一頁上有張照片,是黑白打印上去了,能基本看清,是個年紀約60歲的老頭,帶著圓圓的眼鏡,麵帶微笑,看上去很祥和。照片右邊繁體字寫著陶永華,男,1924年生,籍貫:AH,工作轉態、居住地址不詳,而最下麵一行字,特別加粗了,“1939年,曾在YN誌願參加隨軍記者,戰爭結束後,便與黨國失聯,至1943年,有人在孟拱河穀一帶見過他,此後了無音訊。”
看完後又是一頭霧水,就問宋老板,讓他分析分析,反正我在他麵前已經徹底的顏麵無存,再丟也們什麼可丟的了。
宋老板屁股差點沒翹上天,“劍仁,聽好了,小爺我就給你再上一課,1939年參軍,作為隨軍記者,1943年出沒在孟拱河穀一帶,基本敢確定,他參與了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我一臉疑惑的看著宋老板,軍事方麵的他比我懂我承認,但我這聽都沒聽過的隊伍,他到底是瞎掰還是真知道,也沒好意思打斷他,隻得繼續聽著他吹。
“哼!真不知道你們大學裏學到都是些什麼,連咱們中國人的曆史都不好好學學,更可氣的是,這戰役還和我們YN人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我一聽,這還真知道呀,我TM的更是想找個糞坑一頭栽進去。怕他再次讓我難堪,趕緊給他點了根煙。
“滇緬公路你知道吧?也就是現在的滇緬大道?”
別墨跡快說,老子每天上下班滇緬大道是必經之路呀,我能不知道麼?少賣關子!
“得,爺今天就給你說點你不知道的,這滇緬大道,原是國民黨當時運送均需物資的一條通道,後來被小日本團團圍住後,滇緬大道就成為了唯一途徑,當時國民黨的均需物資,基本全靠英國的支持,小日本就想從緬甸進入YN切斷國民黨援助,一舉順勢拿下整個華南地區。”
“當時整條滇緬大道,包括昆明在內的多個地區,都受到小日本的狂轟亂炸,後來蔣介石發動了國軍最尖銳的部隊第200師,聯合英國政府一起,打響了中國人在國門外敢走小日本的第一槍。”
“曆經3年,死傷無數,最終在緬甸把小日本打得魂飛魄散,取得了艱難的勝利。我爺爺就是當時一次戰敗,被日本人一路窮追到緬甸邊境,帶著無數戰友希望,踩著戰友屍體回國的人,後來我爺爺也被那段慘痛的經曆日夜折磨著,最終承受不住選擇了自殺。”
鬧半天,原來是不著調的廢話,依然還是這麼不靠譜,實在聽不下去一把攔住他,再說下去,祖宗幾代都要撤出來了。
倒是這隨軍記者的身份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和照片放一起,應該和照片有什麼關聯,會不會這照片就是他拍的呢?
隻是猜測沒多想,翻到第二頁,我整個人身體都僵硬了,這…這是我的簡曆,張劍仁,男28歲,2010年畢業於**理工大學,XX公司研發工程師,還有一些我的工作經曆,最後一行2012調查並無可疑,與宋仁忠關係密切。我的簡曆是用簡體字寫的,兩份簡曆的出處並非同一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