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此,研究者依然可以使用AMP研究單一態度對象。Scherer和Lambert(2009)在研究人們對老年人的內隱態度時把老年人圖片分別與積極、中性和消極圖片放在一起發現,年老啟動引發的效應穩定地依賴於老年啟動出現的情境的性質。當老年啟動被鑲嵌在積極啟動中時,老年啟動引發了強烈的消極偏差,也就是說比起積極啟動老年啟動後麵的不愉悅判斷更多;而在消極啟動中,老年則引發出強烈的積極偏差;中性啟動下偏差不顯著,被試在兩種圖片後麵對中文字的愉悅判斷並沒有顯著差異。由此,Scherer和Lambert認為,“年老”並沒有 “本質上的消極”,“老年”啟動引發消極偏差隻是因為以往的研究總是把“老年”啟動與非常積極的年輕啟動放在一起,出現了強烈的對比效應所致。
事實上在使用AMP範式研究單一態度對象時還可以簡單地使用無啟動或灰方塊啟動(中性)作為對比。中性啟動可以是一種情感“基線”,如果被試對目標啟動的內隱態度更積極,就會比中性啟動做出更多積極判斷,相反則更少。
三、評價與展望
AMP的優勢在於,首先,適用範圍比較廣闊,從已有的研究來看,種族、性別、年齡、政治候選人、酒精、吸煙、浪漫關係等方麵的態度都可以被考察。其次,AMP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效應量指標。再次,與IAT等通常一次比較兩種態度目標的內隱測驗相比,盡管還沒有研究實例,但從理論上說AMP可以在一個實驗中對比多個態度目標,並排出相對順序。例如AMP可以同時對比兩種以上的種族、職業、商品品牌、球隊等不同的態度對象,用被試做出積極選擇的比例確定對不同對象的喜好順序。
此外,AMP還具有這樣一些優勢:使用愉快反應的比例,也就是百分數作為因變量,數據易於統計管理;與IAT及其類似範式相比實驗過程簡潔,便於被試操作;實驗完成快,即使有近百個測試,由於每個測試都以ms計,整個實驗也可以在5分鍾之內完成;實驗材料簡單易得;實驗程序都十分相似,不同實驗程序隻需稍加變動。
但是IAT作為使用語詞為材料的實驗方法可以比較態度對象的不同特征。例如研究女性的刻板印象時,我們使用IAT可以細致地了解人們對女性有哪些具體的印象,如“耐心”、“善良”、“溫柔”等屬性。而使用圖片的AMP則隻能粗略地測量人們相對於男性,對女性的印象積極與否。可是隨著AMP的不斷發展完善,如Payne(2008)也使用了語詞作為實驗材料,並且把簡單的“愉快、不愉快”兩級評價拓展為從“非常愉快”到“非常不愉快”的四點評價。林思賢(2009)總結了Payne在2005和2008年研究所使用的AMP及其範式異同。
這就為使用AMP進行更細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當然作為一種新近發展起來的實驗範式,AMP還有一些待解決的問題,如啟動是否是影響被試對目標作出評價的唯一因素,這種實驗範式所引發的效應有什麼樣的內部機製。此外,在AMP中被試是否會找出中文字目標圖片的某些特征,並由此做出判斷?這些問題還都有待更多學者進行更多研究,在實踐中探索發現局限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和完善這一實驗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