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赤子之心唱響“飛天壯歌”(1 / 1)

解放軍報評論員

有一首歌曲如此壯麗,“一飛衝天天下知”;有一首歌曲如此厚重,“計利當計國家利”;有一首歌曲如此深情,“被祖國需要是一種幸福”。

英雄航天員群體是一個星光閃耀的群體,也是一個最懂得將榮譽“歸零”的群體。他們胸懷中國夢、矢誌強軍夢、獻身航天夢,用赤膽忠心托起飛天夢想,用滿腔熱血創造飛天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愛黨之心、報國之情和強軍之誌。在榮譽與寂寞、小家與國家、特殊與紀律等諸多選擇麵前,他們不約而同地作出了相同的選擇:“身體失重但心靈不能失重”,“職業特殊但不能搞特殊”,展現出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赤子之心。

愛因斯坦曾說:“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曆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麵,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麵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赤子之心是一種家國情懷、一種不變初心、一種至高境界。“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情懷,對於成長進步往往具有決定性意義。航天員群體,是飛天英雄、熱血英雄,也是真心英雄。他們愛國、愛家、愛戰友、愛事業,沒有“功成名就”的自得,沒有“差不多就行”的懈怠,更沒有超越於紀律之上的任性。即使像費俊龍、聶海勝、景海鵬這樣年過半百的將軍航天員,也一樣一絲不苟地堅持訓練,嚴上加嚴地約束自我,隨時準備接受祖國的挑選。從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可以看出,隻有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聯係在一起,才能使奮鬥的價值得到升華,人生的意義超越小我。

理解需要境界。在這個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時代,有人以財富論定成功,有人以權勢標定價值,有人以利益設定處世方式。然而,一個正在走向複興的民族,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高地;一支正在走向強大的軍隊,不能陷入功利主義的泥淖。盡管航天員們少了些兒女情長,少了些安逸舒適,但因為有了大格局、大情懷,也就有了對忠與孝、苦與樂的獨到詮釋,對小我與大我、個人與集體的獨特理解。

理解崇高才能走向崇高,理解情懷才能永葆情懷。學習英雄航天員群體,就應理解、崇尚和擁有這種可貴的赤子之心,並且用心嗬護,仔細檢視,常除其塵,讓自己的人生理想更加高遠。

《解放軍報》2018年1月24日

掃 碼 閱 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