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理風險
這主要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基金的管理運作過程中因信息不對稱,判斷失誤等影響基金的收益水平。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取決於基金管理人的專業知識、經驗、技術分析能力、信息資料的完備等。人們將財產投資於基金所看中的正是這些訓練有素、善捕戰機的金融專家組合投資的天賦。但說他們一定會盈利還為時尚早。新基金2.5%的經理年費和0.25%的托管年費無論與老基金(如深圳藍天基金分別為1.2%、0.3%)還是與國外同類基金相比皆是較高的,無形中增加了證券投資基金的成本。若新基金與老基金一樣保持10%左右的收益率,扣除以上兩費,則剩餘分紅與投資國債沒有優勢可言。證券投資基金體現的是一種信托關係,基金持有人是基金風險的最終承擔者,承擔著基金虧損或終止的有限責任。在分配製度上,基金投資當年一旦虧損則不分配收益,上年虧損在以當年收益彌補缺口後才予以分配,投資者並不能保證每年都得到收益。
(五)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風險是由價格總水平變動而引起資產的總購買力的變動,投資者應該有理智地處理購買風險的能力。否則,通貨膨脹將會把投資者財富的購買力侵蝕光。
購買力風險不同於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因為一種投資者有可能在其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喪失購買力,許多投資者錯誤地認為貨幣越多越富裕,這種貨幣幻覺使投資者忽視了通貨膨脹的問題。投資者隻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實際收益率而非名義收益率上,才能克服貨幣幻覺問題,而且隻有當實際收益率為正值,即名義收益率大於通貨膨脹時,購買力才真正有增長。(六)國際政治風險和外彙風險當基金在國際證券市場投資,國際政治風險和外彙風險是不可忽視和低估的重要因素。
國際政治風險一般包括下列情況:剝奪非居民的資產;不讓外國投資者撤回其資金的外彙控製;不利的捐稅和關稅;由非居民投資者給予當地居民部分所有權的要求;被所在國有敵意的居民破壞了外國投資者擁有的財產而得不到賠償等等。因此,在國外投資必須獲得比國內投資更高得預期收益率。也可以利用一些措施如獲得外國高級政府官員的書麵保證;在從事國外投資前使用國外規定的無追索權貸款等來減少國際政治風險。
外彙風險又稱彙率風險。是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彙的經濟活動中,因彙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一種可能性。當然,彙率的變動也有可能使外彙持有者或運用者獲利。但是穩健的經濟主體一般不願意讓經營成果蒙受這種自身無法預料和控製的彙率變化的影響,投資基金的投資也不會例外,也須將外彙風險防範作為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麵。
二、基金風險的特征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等投資方式相比,其風險又有自身的特點。(一)在宏觀監管乏力的情況下,基金管理人與生俱來的趨利性往往誘發基金的過度投機和操縱市場的行為,而蛻化為炒作大戶。在基金發展初期,由於法規不夠健全,基金投機現象嚴重,以致基金損失慘重而倒閉。風險還可能來自基金管理人的經營能力、道德水準。如果管理水平低,出現重大決策失誤,或基金管理人源於自身趨利性,利用基金財產名義所有權與實際經營權分離而有意侵害投資者利益,則個人投資者麵臨巨大風險。此外,不規範的市場不可能產生規範的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的規範運作要有一係列的金融、稅收、會計、谘詢、評估、仲裁等製度及機構予以保證,如果以上若幹方麵未達到可予保證的程度,基金就很難真正規範運作,從而帶來風險。(二)通常情況下,投資基金的風險分為三個層次:高風險、中等風險和低風險。高風險基金就是投資於風險較高的金融商品上的基金。比如認股權基金、杠杆基金、期貨基金、二、三線股票基金等。對於這些高風險的基金,基金公開說明書都會注明其風險程度,提醒投資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