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西馳丁零塞,北上單於台。登山見千裏,懷古心悠哉。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
少年時讀書,讀演義,讀武俠,讀評傳,在黃易先生的《大唐雙龍傳》裏有這首陳子昂的詩,非常喜歡。頭上兩句,我用作論壇簽名很多年。
更少年的時候,我讀溫瑞安先生的《神州奇俠傳》,開篇有這麼段話。
“諸葛亮未出隆中前,曾在襄陽城西二十裏地方的臥龍崗築廬隱居,後世的人為了要景仰他,於是在隆中坊以杜甫詩的二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高懸其上。浣花劍派掌門人蕭西樓有三個兒子,三兒子蕭秋水,在江湖,未成名,在武林,無權勢,但為了看兩句詩而奔馳數百裏者,蕭家卻隻有他一人。”
“神州奇俠係列”,是我個人收藏的第一套書,時間大約是在1995年。
喜愛古詩詞和人文風物,是我小時候看書受影響最大的兩件事。雖然最終我沒有成為那種為了兩句詩就會奔走千裏的人。但我的確成了為一個腦海中場景就會徹夜不眠的人。若幹年後,我寫書,我論俠,我談曆史,亦以此兩點為基礎。而《縱橫》則是將此兩點發揮到極致的一部書,方才我提到的兩段經典,亦出現在書中。
這幾年也有不少新人人作者跟我說,正是讀了《縱橫》才開始走上創作的道路。我仿佛也從中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隻是不知道會否真的有朋友受此書的影響。成為會為了兩句詩就奔走千裏的人。我相信好作品是能夠影響讀者的,我也相信文學之火是可以薪盡火傳的。
《縱橫》這本書是寫給這樣一代人的。我們小時候玩騎馬打仗,每每拿起大錘、青龍刀總是愛不釋手;每天晚飯的時候,坐在露天一麵吃飯,一麵聽評與《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和《說嶽全傳》;我們收集香煙牌,去賭各種各樣的“李元霸”;大人為培養我們的記憶力,逼著我們背唐詩宋詞,從離離原上草,背到春風又綠江南岸;從怒發衝冠憑欄處到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那時候的天空很藍,那時候的交通還不擁擠,上班不用在地鐵裏擠成沙丁魚,下班也不需趕上一小時的路才能到家。那時候我們還在學雷鋒,還在夢想著長大成為科學家。日子單純而美好。
再後來,金融時代到來了,電腦時代到來了,網絡時代到來了,一切都和從前不一樣了。
2005年我在寫這本書之前,隻是想對前幾年接觸到的東西作一個總結,比如說網遊,比如說人工智能。在開始寫之後,我發現這本書或許可以完成一個夢想,讓水泊梁山的英雄,讓三國演義的群雄,讓隋唐之中的好漢,讓橫掃六合的大秦兵馬站在同一個舞台上,一起出現在“縱橫五千年”的世界。
熟悉我的朋友應該知道,君天創作過“三國兵器譜”和“華夏神器”兩個係列,秉承一貫的風格,“縱橫”依然說的是英雄的故事,是更多英雄的故事。
2006年時《縱橫》出版了第一版,這次則是修訂重做,是為重裝珍藏飯。當有人問我是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再版的,我笑稱其實從剛剛出版開始,我就等待再版,正因為如此,網上從來沒有這本書的電子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