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尾聲(下)(1 / 3)

“爹爹原先是很好看!”小望舒皺眉對弟弟說,接著抬頭看了看爹爹,眉頭皺的更緊:“就是現在黑了點,有了點皺紋,嗯,好像還有點臭。等爹爹洗了澡換過衣服,擦了香粉,就很好看了!”

還有點臭?不是女兒提醒,玉琳隻覺得丈夫臉上的笑那麼醉人,都沒察覺丈夫身上傳來的味道,像是許久都沒洗澡了,也虧這兩孩子一見了他們爹就粘上去。柳勁鬆曉得自己妻子愛潔,抬手聞了聞就道:“軍中啊,沒辦法,再這麼一趕路,身上味道會好才怪呢!不過像女兒說的那樣,很快就好了!”

“不,這樣就很好,看見你出現在我麵前,就很好!”玉琳眼中不覺已有淚,柳勁鬆忍不住張開雙手,做了件看見妻子後一直想做的事,把妻子擁入懷中。

“我也要抱!”小望舒和弟弟兩個不甘寂寞地喊起來,往他們夫妻之間擠。丈夫的懷抱和原來一樣溫暖踏實,玉琳覺得眼中又有些濕濕的,雖然貪戀這個懷抱,還是放開,站直後才看見不遠處站著的柳鳳英,玉琳的臉微微一紅,方才這舉動,該背了人的。

柳鳳英滿臉笑吟吟,誰還沒年輕過?柳勁鬆忙對自己的娘行禮:“不孝兒今日歸來,娘可安好?”柳鳳英把兒子拉起來:“什麼不孝兒,為國爭光,應該的。都進去吧。看見你回來,娘就放心了!”

有妻有子有娘在身邊,這就足夠了。柳勁鬆一手一個把孩子們抱起,小望舒尖叫起來:“爹爹,你力氣好大!”

這是柳勁鬆得意的,玉琳跟在他們身後,心中滿滿都是歡喜。

洗過澡換過衣衫,又去拜見過吳王,和柳鳳英說過了話,柳鳳英離開吳王府。此時天色已晚,到處都掌上了燈,小望舒姐弟又鬧著柳勁鬆講了些戰場上的事,快到三更時候,才被帶下去睡覺。

總算剩下他們夫妻兩人,玉琳長出一口氣才看向丈夫:“你這一路勞累,睡吧!”柳勁鬆答應了一聲,邁開步子卻沒有去睡,而是張開雙臂把妻子摟入懷中,玉琳靠在丈夫肩上,這才輕聲道:“阿鬆,我很想你,非常非常想!”

“是啊,玉琳,我也很想你,還想孩子!戰場上時,有幾次很凶險,那時我都在想,如果我沒了,就再見不到你,太劃不來了!”玉琳能猜到戰場上很凶險,但丈夫親口說出,還是頭一回,抬頭看著他的眼睛:“這些你都不肯說!”

“說出來隻會讓你傷心罷了。玉琳,我不願意你為我擔驚受怕!”丈夫的聲音還是那麼溫柔,玉琳點頭,接著手撫上丈夫的胸膛,一寸寸地開始細細地摸。

這讓柳勁鬆會錯了意,心頭卻更激動起來,兩年多沒見的夫妻,可不止是一起說說話就能解掉相思。柳勁鬆握住妻子的手眼神明亮,玉琳怎不明白丈夫的意思,聲音很低地道:“我隻想看看,你留疤沒有?你要知道,做駙馬的,可是要完美無瑕,不然的話,我不要!”

原來如此,柳勁鬆把妻子的手握的更緊,輕聲在她耳邊說了句,玉琳握拳捶他的胸膛:“無賴!”柳勁鬆已經把妻子抱起:“我都兩年沒做無賴事了,這一回,就把這無賴事徹底做了!”

玉琳的臉更紅了,紅的發燙,可比玉琳的臉更燙的,是柳勁鬆的胸膛。燈並沒有滅,因為玉琳要好好看看,丈夫身上有沒有留疤。當玉琳仔細檢查過,一個疤都沒有時,都已經過去很久,快活的時光總是那麼容易過。

第二日玉琳還沒起身,就聽到小望舒姐弟在外麵嘰嘰喳喳,四隻手都在那敲門:“爹爹,爹爹,你起了沒!”

“瞧瞧,這兩孩子,你一回來,他們就不理我了!”柳勁鬆靠在床頭,寢衣鬆開一些,唇邊笑容不變:“那是,我可是他們的爹!”玉琳把衣衫扔給他,狠狠白了他一眼,也就披好衣服攏好頭發打開門。

門一打開,小望舒就衝進來:“爹爹爹爹,我們要去騎馬玩!”

柳梁的腳步倒停在那裏:“娘,怎麼爹爹比昨日,好看些了”

“你就隻記得這個,別的全不記得,難道以後上學了,先生問你,柳梁啊,你來對個對子,你要說,先生你生的不好,我不對嗎?”柳梁的小眉頭皺起,表示自己的娘說的不對,柳勁鬆已經穿好衣服下床,一手抱著一個孩子:“走,我們去騎馬去!”

小望舒快活地尖叫出來,柳梁的聲音也很快樂。玉琳瞧著他們父子三人離開,唇邊的笑越來越甜,這日子,就該是這樣呢!

柳勁鬆在家裏歇了十來日,每日變著花樣和孩子們玩耍,偶爾也出門應酬,不過很快就回來,這樣的日子,讓人已經忘了朝堂上的那些爭鬥,而覺得本該是這樣的。

當這一日,柳勁鬆在教孩子們寫字時候,宮中來了使者,要讓柳勁鬆入宮,這也是常事,玉琳和孩子們並不以為然,送走柳勁鬆玉琳就帶著孩子們繼續玩耍。

吳王已經來到,玉琳還沒說話吳王已經道:“這一去,隻怕是有至要緊的事!”

“爹爹在擔心什麼呢?”玉琳的話讓吳王沉默一下才道:“那些大臣們,別的可能不會,權術是極其精通的,再加上青唐這回遣使議和,隻怕會拿這事做什麼文章!”

“我知道,可是爹爹,我相信姐姐!”玉琳的話讓吳王笑了,有時,很直接的手段,會更有效!

柳勁鬆走進殿內,很奇怪並不見皇帝,而隻有秦國公主坐在一邊,但柳勁鬆還是上前給秦國公主行禮。秦國公主抬手示意他免禮才道:“你此次立了大功勞!”

“報效國家,這是臣應當的!”這回答讓秦國公主點點頭,然後秦國公主方道:“你敘功勞,當該封侯,可是青唐那邊說,若你不封侯,那他們願每年多拿出三千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