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清輕青春)引子(1 / 3)

“理解今日中國的關鍵是開啟他的過去。觀眾朋友,大家好,我現在是在內蒙古的巴林左旗。不久前,在常規開山炸石的時候,人們發現一片奇異的石壁。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聞訊,立刻派出考古隊來到現場。經過清理,果然出現了墓道……”

“讓一讓。”考古隊長不客氣地從鏡頭穿過,顯然,他們對於記者的過早介入頗為不滿。

“哎,大家都是工作嘛。”女記者把文靜的態度甩在一邊,掐著腰說道。

“你們還是回去吧,等挖掘工作有了進展我會和你們聯係。”考古隊長一邊走下墓道一邊說。

“終於要開墓門了?”女記者興奮起來:“繼續——在挖掘現場發現的神秘符號經過北京古文字專家判斷,已經可以確定,就是已經消失了七百多年的、中國曆史上一個富於神秘色彩的古老民族——契丹族的文字。契丹人曾在公元八世紀時,馳騁在中國北方的遼闊土地上。他所創建的遼王朝和當時中原的北宋政權對峙長達一百多年,這樣一個驍勇而神秘的異族……”

“女士,如果對漢族而言,稱之為‘異族’未嚐不可,但實在狹隘,從中華民族的廣泛立場看,稱契丹、黨項和女真為異族,就不正確了,與其這樣,我更願意說那是我國曆史上第二個‘三國時代’。如果有不同見解,歡迎討論,不過,請你先普及一下基本的民族學理念再來完成你的工作吧。”考古隊長有些不滿。

女記者撇撇嘴,知趣地躲開他,到一邊錄製:“遼王朝長期對積貧積弱的北宋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壓力,他們的驍勇騎兵多次長驅直入……”

“積貧積弱?!真是夠了!”考古隊長顯然躁怒了,他板著一張嚴肅的國字臉一字一句地對女記者說:“請你不要被現在的小說和影視劇影響,作為一名記者,你太不專業了!”

女記者不以為然地反問:“我怎麼不專業了,我說錯了嗎?他們打過多少勝仗?”

考古隊長不耐煩地說:“我沒有時間給你補課,請你自己去學習,學好了再來,因為你的不專業會影響公眾對祖國曆史的正確認識!”

女記者惱了:“你憑什麼自以為是,你是專家嗎?‘磚頭’的‘磚’吧!林ve輕!”

考古隊長嚴厲升級:“我算不上什麼專家,你更不是,你是記者,請你不要忘記,傳播正確的信息,是媒體的基本職責之一,也是記者的責任和良知所在!”

女記者回擊:“我沒有良知?你心理變態吧!現在什麼時代了,要快!懂嗎?”

一邊的體質人類學家發現隊長與媒體記者爭論升溫,趕緊過來拉架。他對女記者解釋說:“美女消消氣,上鏡要美美噠,不能生氣哦。我剛畢業的時候也做過記者啊,我理解,你們不容易。是這樣啊,學術問題,咱們可以坐下來慢慢探討,不過呢,‘積貧積弱’這個詞還是別用了。客觀的說,北宋,還有後來的南宋,一直受到周邊勢力擠壓,他的內政過於求穩,政策對應出現了很多問題,這都是事實。不過,在社會製度、經濟發展、科技文化方麵的成就,宋代還是被國內外普遍認同的,外國學者還稱宋代為‘近世’呢。以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建議你還是把稿子改一改,你看可以嗎?”

女記者說:“我也不是不聽別人意見,可是他能不能好好說話啊!你就比他強多了!”

體質人類學家笑嗬嗬說:“別這麼說,他是我們隊長,我們都叫他‘木哥’。他職業病,多多諒解哈!”

女記者打量著他,說:“你也有點。”

巨大的石門轟然倒下,石門的背後卻沒有出現預期的墓穴洞口。一扇木門完全暴露在了陽光下。一把鏽蝕的銅鎖緊鎖著年深日久的古墓。

“古墓正處在契丹人當年的疆域內。這扇木門背後的秘密就屬於一個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契丹人。好,已經查明,木門後沒有機關,墓穴被打開了!……”女記者似乎聞到了穿越千年而來的幽古氣息,興奮地解說起來。

“請往後。”考古隊長木哥攔住了她。

手電筒微弱的光線攪動著古墓中沉寂的陰霾。四周的壁畫漫漶不清。一個紅色的棺槨擺放在古墓的中央,隊員們興奮極了。棺槨斑駁紅漆之上描繪了一隻華麗的金色鳳凰,振翅欲飛,自幽暗中騰起,真切地落入了隊員眼中。

“在等級製度森嚴的古代,鳳凰的圖案是不能隨便使用的,因為,這是皇室女性的標誌。難道這個古墓裏埋葬的是一位契丹的後妃或者公主?”女記者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