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尾(1 / 2)

木哥大大地舒展了一個懶腰,合上老舊的筆記本電腦。

“怎麼樣,木哥,收筆了嗎?”田闐打開吸頂燈,關閉書桌上的護眼台燈。

“寫完了!”木哥疲倦地靠在椅背上。

“快給我看看!”田闐興奮地探身搶電腦,被木哥擋住。

“幹嘛不讓我看!你真的把‘女一’寫死了?!”田闐生氣了。

“我先日更。”木哥打開了他的公眾號“若木拂日與南飛雁”。

“更什麼更,就六個人關注你!”田闐說。

“你幫我拽人啊。”木哥說。

“那我讓我哥關注你。”田闐說。

“算了,那個大舅哥,我惹不起。”木哥說。

“一會兒我給你更。”田闐擠開木哥說。

“小田女士,作為讀者,能接受一下作者的采訪嗎?”木哥停下手裏的工作,笑著問。

“你先告訴我,到底死沒有?”田闐從氣憤變成了懇求。

“當你看到男女主人公生不如死的時候,有沒有整死我的衝動?”木哥俏皮地問。

“我隻能回答你,如果你把‘女一’寫死了,你就等著吃一個月的方便麵吧!”

“兒子會幫我叫外賣的。”

“兒子參加了一個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沒空管你了!”

“小聲點,別把閨女吵醒了。”

“別廢話了,快給我看!”

“‘女一’又不是曆史上的真實人物,我怎麼寫都行。”

“‘八賢王’應該是曆史上的‘八大王’,也就是宋太宗的第八個兒子趙元儼,你為什麼寫成宋太祖的兒子,你明明知道他的四個兒子都死了!”

“我是按照明代熊大木的《楊家將傳》來的。”

“你為什麼不按照史實?《三俠五義》裏的八王爺也是趙元儼啊。”

“曆史上的趙元儼叫‘八大王’‘賢王爺’,‘八賢王’就是文學作品裏的一個融合人物。”

“好,提到融合,現在都在講文化融合,你偏偏鼓搗什麼契丹文化、西夏文化、中原文化,你不怕人家罵你嗎?”

“王嶽川先生說過‘全球化不是同質化,而是逐漸走向且尊重差異化’。正是這些‘差異’的碰撞才有今天的中華文化。”

“人家會罵你與社會脫節的,現在快餐文化好嗎。”

“你也要搞‘同質化’嗎?要包容,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包括它們融合的過程。”

“我說,你一個學考古的,不研究曆史,搞什麼文化、文明,還玩什麼文學!”

“單純地寫曆史,講文化、文明,年輕人會愛看嗎?別說他們了,你會嗎?隻有引發興趣,吸引他們,他們才會塌下心來學習那些寶貴的知識。爭奪青少年就是爭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