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後他就常留意那個女生,他老想著她,竟能老碰著她,而每次遇見她,那女孩手上都少不了吃的:肉夾饃、春卷兒、鹵豬蹄兒、大煎餅、雙皮奶……
有天放學,何亦翎看到那個女孩的背影,終於鼓起勇氣上前拍拍她肩膀,那女孩轉過身,一臉驚愕地看著何亦翎,嘴角還有沒擦幹淨的紅豆沙。
“你好同學,我想……我想問問你的肉夾饃在哪兒買的……”何亦翎支支吾吾地說。
9
他和那個女孩從相遇到交往都非常順心。那個女孩子是廣東人,初中全家移民來美國,爸爸開火鍋店,媽媽就開了家小吃店,賣中國各個地方的小吃。女兒便負責幸福地吃吃吃。
那個女孩,像陽光一樣明媚又溫暖。她聲音很甜,講粵語嬌嬌滴滴。她常抱著一堆數學題來教室找何亦翎,他一抬頭便看到她甜甜的微笑,梨渦蕩漾在嘴角,然後嬌俏又害羞地說一句,唔該!聽不懂時,又把眼睛瞪得大大地問何亦翎:點解?
何亦翎每天送她回家,有次不小心遇到她父母。她母親白淨秀氣、個子小小,甜甜地依偎在她父親身邊,她父親慈眉善目,輕輕摟著她母親。那個瞬間,何亦翎發自本能地想逃走,女孩卻抓緊了何亦翎的手,大聲地喊:“爸!媽!”
之後的日子,女孩的爸媽還常邀請何亦翎去他們家玩。猶記得那個女孩的爸爸大鼻子大眼,看起來和藹可親,他跟何亦翎和女孩說,他支持他們談戀愛,“早戀”這個詞就很傻逼,戀愛沒什麼“早”和“晚”,你們開心快樂,是最重要的。
他那時忽然明白這個女孩純真可愛的來源。而在滿滿的愛意和開明家庭裏成長,對何亦翎而言是一種奢望。
和那個女孩談戀愛的那段日子,大概是何亦翎來美國後最開心快樂的時光。美國的初中沒什麼課業壓力,每天大把閑散時光,女孩便拉著何亦翎到處去找好吃的;周末陽光大好,他倆便時常約著去打球;她愛笑愛鬧,就算不做什麼,跟她並肩回家都是快樂幸福的。
但何亦翎沒想到,看著她笑起來淺淺的梨渦,覺得她渾身在發光,自己會感到格外自卑。
10
何亦翎因為她的單純可愛喜歡她,但很奇怪,他沒辦法因她的單純可愛而愛她。 那個女生喜歡拍照,ins上曬了很多跟何亦翎的合照,但何亦翎幾乎不在ins上發合照。那個女孩一沾枕頭就能睡著,何亦翎晚上常想跟她多聊會兒天,但消息卻已經沒人回複了。
他嚐試著跟女孩分享他失去母親的孤獨和痛苦,但總是失望,他更害怕,害怕坦白和吐露得越多,自己在女孩心中就越像個怪物。
後來他逐漸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世界上真的沒有人能與你感同身受。
11
以前讀過一句心靈雞湯是:每個人都隻能陪伴你走一段路,始終陪伴在你左右的人,隻有你自己。
上高中時,女孩家搬去波士頓,他們分手了。何亦翎也終於搬離了那個冷冰冰的寄宿家庭,所謂“寄宿”不過就是“寄人籬下”。但這些委屈,他也始終沒跟父親講過。
後來聽朋友說,她哭鬧了一周,周圍的人便都陪她難過,陪她捱過。何亦翎也很難過,但他已經不知道如何表露這一份傷心。
分手後,何亦翎每天上學放學都聽以前女孩推薦給他的粵語歌。以前他們在一起時他不愛聽,這時候再聽,竟才聽懂了一些歌。
那段時間,他聽完了陳奕迅所有冷門的粵語歌,總忍不住想起那個笑眼盈盈的女孩,自虐似乎成了習慣,後來常聽的歌竟然都變成了作詞淒惻纏綿的粵語歌。不知怎麼表達,也不去聯係她,何亦翎便把一些常聽的歌分享到了微博。
好友陪他去洛杉磯的酒吧開卡座喝酒宣泄,晚上撒酒瘋便半夜三更無照駕駛在寬敞無人的大馬路上飆車。宿醉幾次後的早晨隻覺得身體蔫得像沒有養分的豆芽,精神萎靡不振,卻格外想她。
12
雖說人生路上的人來來又去去,但自己身上早已打上珍視之人的烙印。何亦翎常常夢見母親,看到天空看到雲,看到樹梢看到彩虹,都會想起她。然後發現,自己其實一直就是在尋找她的影子。
尋找她的柔弱善良,不爭不搶;尋找她的善解人意,通情達理;尋找她的廚藝,她的優雅可愛。
隻要有那麼一兩點特質像他媽媽的女生,何亦翎都總能被吸引,而後了解多了後,便又覺得失望,她們永遠不可能是她。
不過他越來越容易被帶有優雅又成熟氣質的女生吸引,那些可愛天真的女孩子,再好,都不適合自己。
13
何亦翎曾有非常瘋狂的想法,想以國際生的身份回國讀大學,在電話裏,卻被爸爸大聲嗬斥。他總覺得回國就能有依靠,就能找到那個人,就能不再漂泊不定。
回國讀大學可能無望了,但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國工作。一定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