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高鐵項目繼續做文章(1)(1 / 3)

沙塵越來越重了,北京的天空上,到處都是蒙蒙的淡黃色。雖然有京北防護林,但仍然抵擋不住那不斷飛來的黃沙。人類正在為自己曾經的過錯,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從這一點上說,蠻荒並一定就是壞事,任何一種文明的進步,都得以另外的文明的消失為前提。沙塵來了,所以大家向往藍天;而藍天在時,大家卻在不斷地砍伐和焚燒。綠色文明消失,黃色便洶湧而來。麵對沙塵,也許人們回憶起了那青山碧水;但沙塵過後,人們又會是怎樣想的呢?

生活依舊。

一切依舊。

在這沙塵之中,唐天明出門總得戴上口罩。這幾天,他的神經高度緊張。其實也不是一年了,從到駐京辦開始,每年的國家“兩會”前,各地駐京辦主任頭都是大的,神經都是木的,弦子都是繃得緊緊的。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兩個地方的電話。一個是中央部門和北京市的,一個是當地縣委縣政府的。倘若碰上這兩個地方的電話,那隻能說明出事了。而且有可能出大事了。

從元宵過後,唐天明就吩咐胡憶,每天必須準時到辦公室上班。同時,他告訴冷振武,最近放下其它所有的工作,全力以赴,抓好維穩。冷振武聽著笑了,說老唐就是這麼喜歡緊張。這麼多年了,哪年出了事?把人搞得筋疲力盡,到頭來,還不是瞎忙活一場?唐天明說:就是瞎忙活,也得忙活。沒有事,是最大的好事。難道你還想著出事?這幾年,算我們運氣好,另外加上湖東人民覺悟高,因此才平安度過。你又不是不知道,去年,北方就有一個縣出了事。當地有一百多人分頭乘車進京,然後分散在京活動。這些人差一點衝擊了人民大會堂。後來這事被中央通報了,當地的縣委書記被撤職,駐京辦主任更不說了,卷起鋪蓋回老家。你難道也想攤上這?防著點,緊張點,總比毫無準備好。真要是一個電話來了,可就……湖東駐京辦這麼多年都走過來了,可不能在這最後的時刻……

冷振武聽著,臉一陣紅一陣白。

唐天明回到辦公室,給湖東縣信訪局打電話,詢問了一下最近的信訪動態。特別了解一下當前比較受關注的一些熱點和敏感問題方麵,湖東是不是有苗頭。信訪局說總體很好,當然,哪一個地方都不可能一點問題沒有。湖東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個別“老上訪”。那個伍二窮,唐主任你是知道的。上訪了二十多年,我們隻好個別控製。其它的,應該沒什麼吧?有情況,我們會及時與駐京辦聯係的。

唐天明舒了口氣,每年他都要打電話問問。像這樣的回答,讓他基本放心。至少沒有大的麵上的情況,表明有可能會有人進京上訪。這些年,按照國際上通用的理論,人均GDP在一千到三千美元之間,國家最不穩定,社會矛盾最突出,上訪案例也就會不斷增多。黨和國家對信訪工信高度重視,“一票否決”成了各地黨委政府領導頭上的一道緊箍咒。昨天晚上,宗仁和李哲成先後給唐天明打電話,讓他通過在京的湖東人士的關係,特別是王天達的天達集團的網絡,密切注意輿情方麵的動向,千萬不要發生在“兩會”期間的越級上訪。唐天明說我已經布置了,這方麵工作,主要還要靠縣裏那頭把握。

縣裏對待信訪的程序,唐天明這樣的老政府辦副主任當然清楚。每年春節、“兩會”、國慶前,縣裏都得召開專題會議,確定維穩方案,落實信訪責任製。對於重點上訪戶,采用包人盯人戰術,確保守得住,留得成。鎮村兩級幹部分工到片,甚至蹲守到戶。信訪,幾乎與計劃生育一樣,成為了各級幹部最敏感最頭疼的工作。駐京辦既然是小行政、小政府,自然也就與這信訪脫不了幹係。就在一月底,某領導在一次全國性的會上還指出: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社會各界化解信訪問題的作用。這基層組織是不是也包含著各級各地的駐京辦在內?如果包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