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高鐵項目繼續做文章(1)(2 / 3)

唐天明想:那不就與國辦的文件有所衝突了嗎?

唐院士打來電話,專門告訴唐天明他給全國政協提了一個提案,內容就是關於駐京辦的。方案的初稿已經出來了,想傳給唐主任看看。唐天明說這真的好,就傳過來吧?不行,我過去拿。

還是傳著。唐院士說傳方便。唐天明報了傳真號,五分鍾後,胡憶就將傳真稿送過來了。一共有三頁,唐天明認真地看了一遍,第一個感覺就是學者的良知。唐院士這稿子,詳細地搜剔了駐京辦的曆史、現狀,駐京辦在地方經濟發展和對北京維穩方麵所起到的作用。看得出來,院士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查,其中的許多數字都是一手數字,包括對某些縣駐京辦的考察與調研。一個七十多歲的資深院士,能在國辦已經發文要求撤銷駐京辦時,站出來提出這個方案,這本身就體現了一個學者的良知與道義。撤,是文件?為什麼撤,是學問。第二個感覺就是院士的灼見。在方案的第三部分,分析了駐京辦走到今天,產生了一係列腐敗的原因;提出了解決駐京辦問題的若幹設想。比如根據經濟發展總量,部分保留縣級駐京辦;根據在京人口,設立為其服務的服務站,等等。最後,唐院士還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撤,是文件,關鍵是執行。沒有執行力的文件,隻會導致新一輪泛濫。因此,必須強化執行力,堅決杜絕“潛存在”的出現。

方案全文,行文嚴謹,調查充分,觀點鮮明。唐天明將方案放到桌上,看著正靜止的鋼絲木偶,用手挑了下,它便兩邊不停地擺起來。唐院士的很多觀點,他是讚成的。駐京辦做為一種客觀存在,在現實過程中,也在逐漸地發展。其作用也在不斷地嬗變。比如湖東駐京辦,雖然現在也還經常爭項目跑資金,但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在了給天達集團在內的八萬湖東農民工的服務上,這其實也是角色的一次轉換。還有仁義的駐京辦,壓根兒的名字就不叫駐京辦,而是叫招商工作辦公室。全民招商的大環境下,每個地方都在為想盡方法,使盡招數。縣級政府往各經濟發達地區派駐招商工作組,已是普遍的做法。湖東也有,隻是湖東沒有單獨再在北京設立招商辦。招商辦到了北京,招什麼呢?首先的目光就盯住了國家資金,招商辦的角色也在轉換了,很大程度上演變成了“跑部辦”、“錢進辦”。

冷振武端著茶杯進來,問:“有新動向?”

唐天明知道冷振武是問剛才的傳真,這人好打聽,他沒回答,將傳真遞給冷振武。冷振武瞥了眼,說:“唐院士的文章?還是關於駐京辦的?他也搞起駐京辦研究來了?”

“這什麼話?唐院士是給全國政協的一個提案,他是關心駐京辦。而且,這個提案很有學術性,是用了心的。”

“啊,是吧?”冷振武有些尷尬,又將提案拿起來,坐在沙發上讀。唐天明回味著院士提案中提出的處理縣級駐京辦的建議,覺得也未嚐不可。至少這是從學術層麵上開展的一項探索。駐京辦,且不說省市駐京辦,就是縣級和行業駐京辦,一開始設立,也都是從加強聯絡強化服務這個角度出發的。沒有哪個駐京辦最初設立時,就打著要“跑部錢進”的口號?出現“跑部錢進”,一部分當然是駐京辦在激烈的競爭中所采取的非正常手段;另一方麵也是製度的缺失,導致了駐京辦們獲取了攻擊製度軟肋的途徑。湖東鄉下有句俗話,叫“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便是這道理。唐院士也提出了製度包括分配製度、中央各部委的自由裁量權的約束製度等的改革與完善。不過,依唐天明所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縫在,能趕盡殺絕蒼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