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百姓上訪,該當何罪(2)(1 / 2)

過了兩天,唐天明感到身體恢複得差不多了,想出院。醫生說最好再觀察兩天,反正你們駐京辦,駐在辦公室也是在外,那就住在醫院吧,一樣。唐天明想想也是,就讓胡憶回去了,說一個人行。胡憶走後,唐天明一個人躺在病床上,靜靜的,屋內隻聽見輸液的聲音。這是間單人病房,是王天達來了後,吵著給換的。王天達說唐主任勞累過度,生病了,一定得享受享受。唐天明笑著說你就是給我皇宮,這生病了,也不是享受。不過,這一個人的病房到底安靜。唐天明睜著眼看著天花板。這會兒,“兩會”正在召開,一些關係到全國人民的大政方案正在醞釀。而湖東那邊,明天就要搞民測。提拔兩個開發區副縣級領導。一個,已經基本定了,發改委主任胡博;另一個,唐天明也是人選。但後麵還有更有力的競爭者——財政局長李全。所以,組織部給他打電話時,他說反正是民測,我在不在湖東,都是一樣。上次,宗仁書記也說了,讓他做做必要的功課。這點他明白,就是拉拉票,收攏收攏民意。在湖東時,每逢民測,正科級幹部的手機和家裏電話,幾乎就響個不停,一接通,都是一句話:“請多多關心!”心照不宣,也不說得太明朗,既不是明擺著拉票,又達到了拉票的目的。唐天明對這些電話,都聽著,都答應。當然,到最後,他到底填了誰,除了他自己,沒有人會知道。同樣,現在,唐天明覺得要是自己也如此這般地打一通電話,可能得到的也會是一堆的承諾。但是結果呢?

晚上,湖東好幾個科級幹部主動給唐天明打來電話,先是閑聊幾句,然後切入正題,無非是明天將投唐主任一票。先恭喜了。唐天明隻是笑,說:“我謝謝大家。那是組織上的事,我自己操心不得。”

幹部是爭來的嗎?

唐天明完全清楚:大部分幹部都是爭來的。隻是爭的方式不同。有的是以工作實績來爭。有的是以金錢來爭。有的是以美色來爭。有的是以後台來爭。還有的是以江湖意氣來爭。凡此種種,花樣百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是用什麼方式爭來的,工作都是一樣。官難當嗎?一點不難當。官是很多人最後的退路。唉,官哪!唐天明幹脆關了手機,站在病房的窗口。遠處,城市燈火正次第亮起,一盞一盞的,就像迅忽而過的人生。他想起葉老將軍送他的那聯: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是啊,是到了該淡泊該致遠的時候了。

人代會進行到第八天的時候,下午,閻誌書記專門來到南州市駐京辦,召開駐京辦主任座談會。唐天明也過來了。劉梅一見他,就道:“臉色還有些蒼白,得好好休息。”

唐天明看著劉梅,其實劉梅的臉色也不好,隻是她化了妝,不太容易看得出來。但唐天明是知道一點的,他從前還十分有興趣地學過一段時間麵相。不過不是看相,而是麵相與健康。他剛才隻是粗略地掃了一眼,發現劉梅的鼻子發白,這是胃有病的征兆。當然,對這點,他自己也是半信半疑。他答道:“一直在休息。生病好啊!難得清閑。”

座談會由特意從南州趕來的市委秘書長費如東主持,閻誌說:“今天我來,是專門聽的。大家說,我聽!”

容浩道:“閻書記說了,大家就放開來談吧。駐京辦正處在路口子上,閻書記也是對駐京辦關心,才安排這個專門的座談會。大家有想法,都說。有意見,都提;有建議,最好!要不,老唐,唐主任,你先說?”

唐天明知道容浩會點自己名的。他將茶杯蓋蓋上,笑了笑,說:“既然容主任點名了,我就先來說幾句。先說有先說的好處,不怕跟別人重複;另外,就是不怕醜。我是磚嘛,先說是為了引玉。閻書記來調研駐京辦存留問題,我覺得十分有必要。駐京辦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興起後,到現在,有一萬多家了。作用很大,問題很多。國辦最近發文要求撤銷縣級和行業駐京辦,從我個人來說,當然難以接受;但細想,從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全局來看,我支持。”

張會長和焦會長聽到這,開始議論了。唐天明也不管,繼續道:“我支持,但不代表我就絕對執行。我覺得撤的前提,是解決好相關的製度問題。怎麼樣讓縣一級與中央有更多的溝通機會?怎樣讓項目資金分配更趨向於合理和公平?我覺得,這是我們各級要給上麵彙報的,要引起上層重視的。駐京辦一撤了之,容易;撤了後怎麼辦?且不說維穩、信訪等,就是爭資金跑項目這一塊,是不是會從明的變成了暗的,變成了‘潛性’的?”

閻誌點點頭,唐天明喝了口茶,又點了支煙,才接著說:“理順關係,完善製度,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當然,目前我們可能問不了這麼多。目前我們麵臨的就是一個問題:撤,還是不撤。這一點,隻有閻書記才能決定。一旦定了撤,也快,可能一夜之間,就沒了。如果不撤,或者……那得有個預案。這事我也向宗仁書記和哲成縣長彙報過,他們的態度是服從市委安排。”

“說得好!”閻誌笑著道:“唐主任考慮得深,很有參考價值。其它同誌也都說說嘛,你們都是與駐京辦密切相關的,你們不說,誰來說?是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