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駐京辦撤了(1 / 2)

四月很快過去了。唐天明回到北京時,天氣已經有些燥熱。這一個月來,他不斷地往返北京和湖東之間,主要是為著一件事:葉老將軍的歸鄉事宜。

老將軍的突然離去,給唐天明觸動很大。湖東這邊,做好了一切迎接老將軍回鄉祭祖的準備,可是,等來的卻是老將軍仙逝的消息。宗仁書記和李哲成縣長都很吃驚,宗仁在電話裏問唐天明:“到底怎麼了?怎麼回事?”

唐天明說:“我怎麼知道?我要知道,還會……”

李哲成倒沒有問這些,隻是歎了口氣,說:“生死須臾間,唉!做好老將軍的身後工作,需要縣裏的,盡管說。”

工作人員在老將軍的抽屜裏,發現了老將軍早已擬好的遺囑,其中提到:逝世後,骨灰安葬於湖東縣響水嶺。

響水嶺,這地名唐天明知道,是湖東城東的一座山名。當年,也是湖東第一個共產黨支部的發起地。後來,湖東第一任黨的支部書記葉取仁,也就是葉老將軍的父親,就犧牲在這嶺上。葉老將軍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一恍惚,就七十多年了。老將軍留下遺囑,要歸葬響水嶺,想必是想和他英勇的父親一起,守望著這和平寧靜的青山吧!

唐天明在老將軍靈前,長跪道:“老將軍,放心,我們一定請你回家!”

老將軍回湖東,定在四月二十八日。那天,天氣晴朗,響水嶺上,灑滿了春天的明麗陽光。唐天明和老將軍的家人一道,將老將軍的骨灰徐徐放入墓穴。一切靜止!連鳥聲也靜止了,連蟲鳴也靜止了,連樹的呼吸和雲的飄流也靜止了……一切,都安靜地注視著老將軍回歸入這片土地,回歸到故鄉的懷中。

宗仁書記和李哲成縣長,以及幾大班子的負責同誌,也都到現場送老將軍。鄭解放、秦鋼和王天達,也從北京趕過來,專程送老將軍一程。當黃土覆蓋上老將軍的骨灰盒,陽光也緩緩地照過墓地。在陽光之中,大地收留了一個滄桑的心靈,收留了一顆一輩子戰鬥、正直和偉大的心!

老將軍葬禮結束,唐天明並沒有急著離開湖東。他找到宗仁書記,彙報了京彙集團項目的情況。宗仁聽後,也感到吃驚。唐天明說:“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也請了律師。不過,我覺得,也沒什麼必要。人跑了,又難以找到與京彙集團之間任何有法律根據的協議。這事都怪我疏忽,沒有親自去抓。以至於出現現在這種情況,我向縣委檢討。”

“檢討有什麼用?”宗仁將大腦袋轉了轉,頸椎發出“哢嚓”的聲響。

“我知道沒用。可是,我得……”唐天明道“好在江江高鐵的事定了,這也算是憂中有喜吧!”

“我知道定了。不過還是得盡快敦促發改委下文件。我們能做工作,讓它改道。也許別人就能做工作,讓它再改道。特別是桐山那邊。”

“是啊,五一後,我就回京,盯著這事。另外,冷振武的事,我建議縣委也就不要再……讓他先回原單位上班吧?”

“可以。”

“那駐京辦這一塊?是撤回來,還是繼續在北京?”

“再等等吧。”

“宗書記,我有個想法,早就想彙報了。你看我今年也五十四了,再過一年,就到了科級幹部退居二線的年齡。現在,駐京辦又麵臨著撤銷,省裏已經明確表態。撤隻是時間問題。因此,我想請求縣委同意我提前退下來。如果可能,等這次回北京,我將有關工作處理一下,回湖東就退。至於駐京辦那一塊,暫時可由胡憶撐著。她反正長住在北京。下一步,如果政策鬆動了,再說。上麵給駐京辦撤銷半年的時間,我想意思一是給大家一個緩衝,二也是觀察一下各地的動靜。這一階段,不少縣級駐京辦都在改頭換麵,有的變成了企業聯絡處,有的改成了文化研究會,還有的變成了同鄉會,家族聯誼會,甚至還有什麼名義也不要了,隻將人留在北京。這其實都是潛性存在,上麵不可能不注意到。依我估計,很快上麵就會有政策專門來對此進行限製,包括市裏提出來的,在市駐京辦中增設科室,將各縣駐京辦人員納入其中。名義上是市駐京辦科室,實際行使縣級駐京辦職能。我想這也難以行得通。國管局和北京市發改委作了這麼長時間的調查,上麵又下了如此決心,怎麼可能……當然,也可能出現些意外。那也得等先撤了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