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這首響徹中華大地,唱出所有炎黃子孫心聲的《義勇軍進行曲》一直激勵著所有中華兒女為我們的祖國前赴後繼。每當它在我們耳畔響起,我們都會肅然起敬;不由得從心底泛起陣陣波瀾;眼前浮現出那些為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和爭取民族獨立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們。他們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輝映,璀璨奪目。

正是這一群英雄,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曆史長河中,留下了最壯烈濃重的一筆。雖然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他們有著不同的經曆。然而,這卻不是我們應當牢記他們的原因,他們之所以為後人所敬仰,重要的是,他們在中華民族最需要的時刻選擇了戰鬥;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選擇了拚殺與犧牲……我們記住了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的秦朝勇將蒙恬;記住了少年豪氣,猶如猛虎出柙直搗匈奴王廷的霍去病;記住了精忠報國、碧血丹心的抗金名將嶽飛;我們還記住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抗倭鬥士戚繼光;我們更不會忘記驅逐荷夷、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和百團蕩日寇、千軍掃美帝的開國元帥彭德懷……這些沙場上英勇無比的戰將,被我們用以英雄、戰神、悍將……來命名。因為他們就是我們要崇敬的那群人;他們就是在中華民族最需要的時刻選擇了戰鬥;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選擇了拚殺與犧牲的那一群人。

雖然他們經過了千百年歲月的洗禮,雖然他們長眠在曆史長河的深處。可是,歲月的流逝,磨滅不了他們的精神;朝代的興廢,也改變不了他們不朽的功績。那麼,是什麼讓我們今天依然對這些英雄念念不忘?是什麼使我們在提到他們名字的時候,心中依然會激蕩起無比壯闊的波瀾?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亮劍精神!

提到亮劍精神,前段熱播的電視劇《亮劍》中主人公李雲龍的亮劍感言說得好:亮劍精神就是軍人的軍魂,就是戰士的戰鬥意誌。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深陷重圍,但是我們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亮劍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這也正符合了本書所著的創作意圖,雖然我們所處的時代和社會已不是英雄們當年的硝煙戰場,但這種亮劍精神正是我們時代所呼喚的,所需要的,是應該長存於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心中的。

本書就是在這種亮劍精神的鼓舞下,以人物為線索,在寫法上融真實性、可讀性於一體,既尊重曆史事實又文筆流暢生動。使讀者仿佛聽到昨日沙場的戰馬嘶鳴,感到英雄曆曆在目,縱馬躍然紙上。在內容上通過對精心挑選的十二位戰神所處的時代背景、成長經曆、人物性格、奮鬥曆程及所表現出的各具特色的亮劍精神的描寫,來讓我們再次體味那當年鬥士們馳騁風沙俱起、殘月如鉤的大漠的悲壯;體味那山河日下、國家將傾時戰神們那種義無返顧和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更體味那民族危亡、硝煙戰火中英雄們的一往無前和舍生忘死……從而再次喚起中華兒女對我們民族的熱愛,讓我們這個具有悠久曆史文明的民族再創輝煌。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