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9章 10萬雄師(1 / 2)

為了加強這些島嶼之間的聯係,新幾內亞公國政府開通了12條島嶼之間的航線。雖然由於島嶼數量眾多,這些輪船路過的站點隻是那些麵積比較大的幾十個島嶼,但也算是加大了與外界之間的聯係。許多普通老百姓通過這些航線就可以比較輕鬆的到達目的地,也算是生活在南太平洋眾多島嶼上的居民的一個福音。

1876年9月1日,新幾內亞公國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出台。這是公國第一次對經濟作出了詳細的預期和規劃,也代表新幾內亞公國的經濟進入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

通過眾多大臣的協商,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的目標是在五年的時間內將公國各方麵的經濟指標翻一翻。特別是工業發展,更是公國政府重點關注的項目。為了更好的協調工業的發展,使新幾內亞公國的工業能力盡快趕上西方發達國家。約翰決定在公國境內成立10個大型工業園區,爭取在五年內使公國境內的生產企業數量增加一倍以上,工業產值也要翻一番。特別是鋼鐵、紡織、機械、農產品加工等關乎國家發展的企業,公國政府還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包括減免稅收,免去部分土地出讓金等等。總之,一切以經濟發展為前提。

不過公國政府目前的發展重心主要是在新幾內亞島和菲律賓群島上,畢竟這兩個地區現在是公國的重心區域。所以以後這兩個地區的發展會相對快一些,因為以後整個國家的資源會向這兩個方向傾瀉。特別是菲律賓群島,其條件得天獨厚,在許多方麵比新幾內亞島還要具有優勢。不過無論從安全角度,還是從統治角度,新幾內亞島是必須要發展的,所以才製定了這樣的策略。

隨著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時間飛速的流逝著,一轉眼的功夫,三年的時間就過去了。時間的指針慢慢指向了1880年1月1日,此時的新幾內亞公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在這三年中,公國政府已經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此時新幾內亞公國境內擁有大大小小的企業8792家,全年的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137.4億新幣,創造利潤26.7億新幣,年繳利稅達5.33億新幣。如果折合成英鎊計算的話,這些企業創造的稅收已經達到了213.2萬英鎊之多,合白銀近640萬兩。比起三年前企業上繳的稅收多了兩倍多,要知道1866年新幾內亞公國政府收到的企業稅收不過才1.46億新幣,折成英鎊的話就是58.4萬英鎊。這種飛躍式的增長甚至遠遠超出了新幾內亞公國公爵約翰。喬治的預期,以至於這些年這小子可樂壞了!

另外這幾年公國的農業也有快速的增長,此時公國擁有耕地麵積624.8萬公頃,以公國如今852萬的人口總數計算,公國目前人均擁有耕地0.73公頃,也就是人均擁有耕地11畝左右。這還是因為這些年公國糧食價格下降,導致許多人不願意種地,否則公國的耕地麵積還要多許多。畢竟公國可耕種的土地多達4600萬公頃左右,而目前不過隻開發了一小部分,最多隻是一個零頭。

如今新幾內亞公國的農產品數量繁多,為了賺錢,老百姓積極種植各種經濟作物。包括咖啡、可可、甘蔗、生薑、胡椒、辣椒、芝麻、花生、煙絲等眾多比較暢銷的經濟作物更是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目前已經在新幾內亞公國境內形成了種植規模。由於數量眾多,產品質量又好,這些農產品已經遠銷國外。比如那幾種香料甚至已經銷往歐洲各國,在荷蘭的香料批發市場中非常暢銷。而其餘的經濟作物主要出口到亞洲各國,特別是大清國已經是公國一個巨大的市場。不僅是這些農產品,公國出產的眾多工業品也大量銷往大清國境內。比如繡花針、紐扣、鐵釘、鐵絲、香煙、火柴、麵粉、蔗糖、鋼鐵等貨物更是在大清境內非常暢銷,每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20億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