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軍優秀老兵

——王啟發

王啟發,河北蠡縣人,1955年10月生,河北啟發紡織集團公司董事長。被評為全國情係國防好家庭優秀代表,榮獲全國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保持軍人優良作風,發揚部隊光榮傳統,創業成功後四十年如一日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自己開辦企業後,敞開大門吸收接納退役軍人,每年安排10餘名複轉士兵和軍嫂到自己企業就業。如今,啟發集團70%的中層管理骨幹、80%的業務骨幹都是複轉軍人。2013年年初,他策劃組建愛國擁軍小分隊,帶著家人啟動“慰問英模連隊萬裏行”活動。近4年來,先後走訪慰問三軍儀仗隊、“狼牙山五壯士連”“楊根思連”“南京路上好八連”“南海前哨鋼八連”等130多個英模連隊,簽訂116份軍地《互學共建協議書》,為數萬名基層官兵作100多場擁軍事跡報告會。

王啟發常說,隻要我還能走得動,擁軍的腳步就不會停止。即使剛剛做完心髒搭橋手術,也馬不停蹄地踏上慰問英模連隊的征程。如今他的擁軍路已行程數萬公裏,傳遞了軍民攜手共圓中國夢強軍夢的正能量。

全國雙擁辦供稿

優秀老兵王啟發:擁軍一直在路上

眼前這個敦厚壯實的漢子就是全國愛國擁軍模範、擁軍優秀老兵王啟發。1976年,他帶著對部隊的深深眷戀退伍返鄉。

退伍不褪色,返鄉後王啟發始終保持部隊的優良作風,從最苦最累的洗羊毛幹起,一步一個腳印艱苦創業,先後開辦了5家紡織工廠,1993年創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集團公司。

創業成功的他四十年如一日愛國擁軍,關心國防建設,關愛軍人軍屬。自己的企業敞開大門接納軍人和軍屬,培養重用退役軍人。如今,啟發集團69%的中層管理骨幹、78%的業務骨幹都是複轉軍人,83%的員工是複轉軍人和軍屬。

堅持精神與物質雙擁軍是王啟發一直堅持的擁軍模式。為國防事業做點好事、實事是王啟發一生的追求。

王啟發:當兵一輩子我說了不算,但擁軍一輩子我說了算。我將盡最大努力,回報部隊,回報社會,無愧於軍人的榮譽。

2013年年初,他組建愛國擁軍小分隊,啟動“慰問英模連隊萬裏行”活動。從“南京路上好八連”“雷鋒連”到“三軍儀仗隊”“國旗護衛隊”等英模單位,都留下了他的摯愛真情。近4年來,他先後走訪慰問了139個英模連隊,簽訂了116份軍地《互學共建協議書》,為數萬名基層官兵作了100多場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報告。

企業複退軍人周升龍:老班長一直要求我們,部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永遠不能丟,軍人的稱號和榮譽永遠不能辱。他為大家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王啟發的擁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13年五一前夕,他在去慰問部隊的途中突發心髒病。手術前他在台曆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愛國擁軍是我畢生的追求,如果我這次不能從手術室走出來,你們一定要替我走完剩下的路。

如今,王啟發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分配給了軍營,年過花甲的他正和時間賽跑,讓有限的生命發出更多光和熱。

全國雙擁辦供稿

“毛線大王”的萬裏擁軍路

張玉清 張汨汨

1976年,離開軍營時,王啟發立下誌願:“能不能一輩子當兵,組織說了算;可能不能一輩子擁軍,我自己說了算!”

1995年,已經成為“毛線大王”的王啟發被表彰為全國勞動模範。2013年,他宣布:要用3年時間,慰問100個基層英模連隊。於是,他拿出當初創業的勁頭,天南海北一座軍營一座軍營地跑……如今,他走訪慰問的英模連隊已超過130個。可他說,“我這是萬裏長征第一步,路還長著呢!”

那還是1976年,王啟發當兵第四年。接到複員通知那天,他一宿沒睡著。“我為了當英雄來的,結果就這麼走了?”他在床板上翻來覆去。直到快天亮,他漸漸想通了。

退伍那天,他跳到飯堂凳子上:“同誌們!退伍後如果當農民,我一定爭取當陳永貴式的農民;如果當工人,我就要當王進喜式的工人;如果當幹部,我要當焦裕祿式的幹部!”

戰士們全望著他。王啟發又吼:“戰友們,難道不該為我的理想喝彩嗎?!”

大家使勁兒鼓掌。團領導說:“王啟發一席話頂好幾節退伍教育課!”

王啟發走了。

可是,用他的話說,“我把魂兒丟在了部隊”,在外麵飛得再高再遠,這輩子總要回來的。

模範原本是好兵

“離開部隊幾十年了,我還感覺自己是個兵。”談起在軍營那短暫而又難忘的時光,王啟發感慨不已。

當年,他在空軍駐晉某部擔任軍械員,工作是向飛機上懸掛、排放炮彈,檢查射擊儀器設備。他用磚頭練臂力,一塊一塊向上加,後來單手一次能托15塊磚,50公斤炸彈要兩人抬一個,他一人提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