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皮灘發電廠保護班“323”法提升自主安全水平
金艾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企業最基層的組織與作業單位,同時也是連接企業與員工的平台、培育員工激勵人才最重要的陣地。
搞好班組建設,事關企業可持續發展全局。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標要在班組中落實,企業效益要通過班組實現,安全生產要由班組來保證,企業文化要靠班組來建設。
“繼電保護定檢計劃完成率100%,優良率100%,單項工作耗時同比降低30%。連續5年班組所轄主設備保護投運率100%,繼電保護裝置事故數、勵磁係統事故發生次數為零。”2015年6月25日,記者在構皮灘發電廠采訪時,一連串的數據讓記者以為是一個老班組書寫的傳奇,然而該廠保護班10名成員平均工作年限僅有3年。
傳奇是怎樣書寫的?隨著深入了解,答案逐步揭曉。
據了解,構皮灘發電廠采用的是國內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首台60萬千瓦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以及技術先進的ABB500千伏開關站GIS係統等設備。這些自主研發、技術先進的設備對維護人員的技能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加之電廠處於投產初期,生產現場環境、班組環境、工器具管理等不太規範,環境安全隱患已幹擾正常生產。
“如何更好保護設備安全,確保生產設備正常運行?”保護班班長李霄和班組成員們曾經也很困惑。
通過探索,保護班通過“人(班員)”“機(設備)”“環(環境)”3個重要因素,分別開展研究,找準突破點,建立了“未遂控製323法”,即突出安全意識、技能培訓、責任績效3個重點來實現對“人”的未遂控製;突出技術管控、發現隱患2個重點來實現對“機”的未遂控製;突出環境優化、現場管理、危險點預控3個重點來實現對“環”的未遂控製。
在提升“人”的自主安全水平上,班組工程師賈慶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麵保護班全員輪流通過案例分析法介紹事故經過,班員針對原因分析、暴露問題、防範措施進行討論,最後歸納成“問題——原因——措施”,不斷增強班員安全意識。另一方麵通過點滴教育法,即每天班前會上提出一個問題,在工作過程中解決一個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升一個技能,充分調動班員積極性。
與此同時,保護班在提升“機”的自主安全水平上還製定了《精密化巡檢管理標準》,規範設備巡檢路線圖,巡檢周期、巡檢標準,提高巡檢質量。在提升“環”的自主安全水平上,全力推進5S管理,重視環境優化建設,通過“環境優化創新建議卡”,班組成員已自主提出環境創新建議100餘條,成功解決了“GIS開關櫃雨季凝露”等環境安全問題20餘項。5年來共組織實施10餘項技術創新。
通過建立實施“未遂控製323法”,不僅有效促進了班組建設,更促進了“人”“機”“環”協調工作,安全運行,保護班連續實現安全生產2000多天,未發生一起未遂和異常。優異的表現,讓保護班捧回了今年由全國“安康杯”競賽組委會頒發的“全國班組安全建設與管理成果展示特等獎”。
《貴州日報》201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