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我們總是細心嗬護著他們,希望他們不受到風吹雨打,但我們要明白一點:總有一天孩子們要去獨自麵對外麵的世界,當他們習慣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可能會喪失很多求生的本領。等到我們沒有能力再去保護孩子的時候,孩子立刻就會被打倒。
很多時候,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去經曆一些他們本該經曆的東西,孩子總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長,多幾道傷疤沒什麼;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是獨立的開端,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以後飛的更高;孩子有時需要我們把他們當大人來看到,放手讓他們去做,原來孩子可以做得更好的;給孩子一些支配的權利,讓孩子做出自己的決定,你會發現孩子已經慢慢成長起來了。
1、讓孩子的腿上多幾道傷疤
【壞孩子案例】
學校進行體能訓練,佳佳是成績最差的,跑步還沒有500米就開始掉隊了;列隊集合訓練,隻要有太陽曬總會第一個暈倒;每一個項目佳佳都是最後一名;很多項目就是挑戰自我,佳佳表現的過於膽怯,動作還沒有做就嚇哭了;訓練的時候免不了磕著碰著,大多數孩子回去塗點藥就好了,可是佳佳卻會疼得要去醫院……學校組織了軍事夏令營,全班都要參加,誰也不許例外。這天,訓練的時候突然下雨,大家躲避不及淋雨了,不少孩子都因此感冒,可是大多數孩子回去稍加休息便都恢複了健康,佳佳是唯一個因此被送進醫院的孩子。體能訓練了一個月,佳佳就住了三回醫院,算起來在醫院待的時間比訓練的時間還要長。
平時在家的時候,佳佳的身體也是比較虛弱,稍稍穿的吃的不合適了就會生病,自理能力也比一般的孩子差的多,很多事情都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才能做好。佳佳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身體有一點不舒服就會把全家鬧得不得安寧,到醫院打針吃藥都是哭最凶的一個。
【好孩子案例】
阿謙和佳佳同班,也參加了體能訓練,但卻和佳佳的表現截然相反,是訓練中表現最出色的一個。大家都說阿謙像是個鐵孩子,不怕摔不怕碰,一次100米接力跑,阿謙被同伴不小心絆倒,滑出去近一米遠,腿上的皮被粗糙的地麵蹭破了,鮮紅的血立刻流了出來,可他爬起來立刻接著跑了起來,一直堅持到終點。比賽結束後,阿謙被送到醫務室塗了些藥休息了一下,第二天又接著訓練,就和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阿謙看起來就是個結實的小男子漢,適應能力特別強,很能吃苦,體能訓練的各個科目都是最好的,連教官都誇讚阿謙真是了不起,真要是遇到危急事件,阿謙的生存能力是最強的。
在訓練中遇到困難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阿謙總是能夠積極的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失敗以後,阿謙也會心裏不舒服,可是很快就會恢複和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堅強樂觀的麵對新的挑戰。
阿謙的父母說,阿謙從小就表現得很堅強,很少讓大人操心,還是幹活的好幫手,每年阿謙都會參加夏令營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的訓練,他總是表現的最出色,好像什麼事情都難不倒他,什麼事情也嚇不推他。父母說,阿謙是個適應能力很強的孩子,以後長大了出去求學或者工作,家裏人不會太為他擔心,知道他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比較分析】
阿謙和佳佳的年齡一樣,也經曆著同樣的考驗,但是確實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這與家長平時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表麵看來,佳佳是體製不好,但其實佳佳不僅僅是身體虛弱,心理承受能力也不盡如人意,佳佳總住院有些時候可能身體並沒什麼大礙,就是因為害怕困難,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心理準備去麵對和解決自己麵臨的難題,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逃避。例如,當她想逃避訓練的時候,醫院就成了最好的避難所。
相比之下,阿謙卻很堅強,他把困難看做是對自己的挑戰,其實可能阿謙心裏根本沒把那些困難當回事,隻是覺得就是自己成長中該經曆的,甚至認為是一種樂趣,阿謙有不但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上也是健康向上的,相信每個家長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阿謙一樣,而事實也證明走上社會阿謙這樣的孩子要比佳佳走得更遠、更穩、更好。
阿謙和佳佳產生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教育的差別,有這樣一個很容易理解的道理:經常遇到狼並受到狼追趕的羊就會比豐草足食,無憂自在的羊奔跑速度快,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也強得多。孩子也是一樣,從小受一點苦,經曆一些挫折,多一些鍛煉少一些驕氣,體製就會更勝一籌,長大了適應社會以及抗挫折的能力也會比較強。
父母心疼孩子可以理解,可是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總有一天要獨立麵對生活,在以後的日子裏也必然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挫折,父母不可能替他們一一解決。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還有能力幫助他們的時候,訓練和教給他們求生的本領,讓他們學會適應生活,增強他們抗打擊的能力。有人說,軍人經曆魔鬼般的訓練就是為了在戰場上能夠活下來,毫不誇張的說孩子從小多一些鍛煉也是為了今後的能夠活的更好。
很多父母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總是嗬護的無微不至,天氣稍微一冷就給孩子穿得嚴嚴實實,隨便咳嗽一聲全家就炸了鍋似的興師動眾,久而久之不但孩子本身的體製和抵抗力下降,心理上也會變得越來越驕氣。小孩子的判斷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周圍最信任的人,當他身上稍有不適的時候,發現周圍的人急得團團轉,給他的心裏暗示就是,這件事很嚴重,慢慢地孩子就會越來越驕氣,把芝麻大的事情看成天大的事情,本身無關緊要的小病痛就會讓他們感到很嚴重,身體往往由於心理的脆弱變得更加不堪一擊。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免不了磕磕碰碰,學走路時,摔倒了,他們才知道不但要走得快還要走得穩,摔疼了,他們就記住了下次不能犯同樣的錯誤,小孩子摔小跟頭為得是長大了不栽大跟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孩子摔倒後不是立刻就哇哇大哭,而是先抬頭看看爸爸媽媽,要是爸爸媽媽大驚小怪,又抱又親,小孩子就會立刻大哭起來,有些家長笑著鼓勵孩子站起來,並稱讚他勇敢時,孩子往往就會自己爬起來,甚至會含著淚得意的笑。因此,孩子摔倒後,大人的反應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反應,如果大人講究方法,就會利用孩子摔交這樣的小事情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告訴他們摔倒自己站起來,其次,還要讓他們明白摔倒了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別人,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因此,走路做事都要認真,都要想辦法保護好自己,最後,如果孩子受傷了,要讓孩子懂得一邊學會堅強一邊學會照顧自己。
還有些家長總是想法設法守在孩子身邊,不讓孩子受一點傷害,其實這樣也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很多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跑,讓孩子腿上多幾道傷疤可能是件好事。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的挑戰與困難,我們必須有勇氣去麵對,當我們去嚐試的時候就可能受傷,但是這就是成長的過程,或者就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經曆的,選擇逃避就會使自己傷害的更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如此,他們學習走路必然會摔跟頭,如果你總是抱著孩子,他們的腿上不會有傷疤,可是也永遠學不會走路,有人可能說,我小心看著孩子,避免摔跤,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麼緊張,讓孩子勇敢的去嚐試,摔幾次,可能學得更快,走得更穩,在以後人生中他們也更勇於去麵對挑戰。不要把孩子想的過於懦弱,很多時候,在跌倒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
總之,孩子身上多幾道傷疤是正常的,並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傷害的傷疤蘊涵著很多孩子成長的財富。傷疤告訴孩子應該勇敢的麵對生活的挑戰並試著去嚐試;傷疤告訴孩子要為自己摔倒負責,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傷疤告訴孩子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跤,要懂得吸取教訓;傷疤還告訴孩子,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堅強的麵對困難才能繼續前進;傷疤還告訴孩子,流血了要堅強,更要學會怎樣讓自己快點好意起來。
【錦囊妙計】
1、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讓他們自由的跑跑跳跳,隻要選擇好場地,不要擔心孩子正常的摔跤,磕磕碰碰很正常。在自由玩耍的過程中,他們會感到無比的放鬆、感受快樂多彩的童年。
2、有時孩子受些小的挫折是必要的,大人愛孩子要講就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心疼,要讓孩子在挫折中鍛煉心理的承受能力,正確的引導他們走出陰影,告訴他們摔倒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了再也爬不起來。讓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3、學會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他們接受一些磨難與鍛煉,讓孩子在家長可以掌控的困難中接受考驗。
4、當孩子摔倒了,對他說:“告訴媽媽摔到哪裏了,疼不疼,但是男子漢摔倒了不哭,他很勇敢,可以自己站起來!”這樣既可以了解孩子摔跤的程度,又可以讓孩子學會堅強。
5、孩子受到傷害要安慰,但是最終要的是讓他們懂得,宣泄自己的委屈和痛苦之後,要自己學會爬起來,繼續前進。
6、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要一邊鼓勵,一邊等待,給孩子一些時間去戰勝自己,讓他們學會堅強的時候要給他們一份力量,讓孩子感到身後有強大的後盾支持著自己。事後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一起總結經驗並思考處理事情的方法。
2、孩子也有小秘密
【壞孩子案例】
尤美14歲了,可是她過得不開心,因為她發現媽媽總是翻自己的抽屜,偷看自己的日記,還有一次她無疑中發現媽媽竟然跟蹤自己。媽媽所作的一切我們可以理解,無非是為了更了解自己的女兒,可這種行為,卻讓尤美十分不滿。
這天,尤美放學沒有準時回家,於是媽媽便出外尋找。一找不要緊,竟然發現她和一個男孩子去逛街買衣服。這件事讓媽媽很是生氣,回家不問青紅皂白就開始責備尤美,母女開始了激烈的爭吵,在不小心的拉扯中尤美被媽媽揪下了一綹頭發。後來,有一次媽媽檢查尤美的書包,發現尤美一直保存著媽媽不小心揪下來的頭發,媽媽更加氣憤了,不明白女兒為什麼這麼不懂事,還一直記仇,晚上尤美回家後,又是一頓更猛烈的責罵。
尤美跟媽媽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開始也不歸宿,最後居然發展到磕藥被強製戒毒。在戒毒期間,尤美的媽媽雖然對這個女兒失望頭頂,卻仍舊去探望了她,可見麵之後,尤美卻冷冷的說:“我恨你,為什麼你總是不相信我,兩年前我和同學去買演節目的服裝,你卻問也不問就一頓大罵。你從來就隻會監視我,跟蹤我、責備我,你越是想知道我做什麼壞事,我就越是要做更多的壞事不讓你知道,我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了,你高興了?你終於知道我的秘密了?”
媽媽沒想到女兒第一次跟自己說心裏話會是在這樣的情景下,尤美的媽媽覺得該反省自己對待女兒的態度了,可是一切似乎顯得有點晚了,因為女兒對自己的憤怒和怨恨,實在太深了……【好孩子案例】
阿蒙學習成績很好,平時也很聽話,可是最近總是怪怪的,常常一回家就躲進屋子裏不出來,還經常把自己鎖起來,好像怕爸爸媽媽突然進來發現什麼小秘密一樣,睡覺的時候還會莫名其妙的笑出聲來,像是夢見了什麼高興的事情。
阿蒙以前不喜歡買彩紙一類的小東西,最近居然買了很多,還一門心思的疊起了千紙鶴,每天晚上寫日記,常常是神神秘秘的,爸爸總覺得阿蒙有點不對勁,就悄悄問阿蒙每天日記裏都寫什麼,阿蒙就俏皮的說:“這是秘密!”
後來,不愛學習數學的阿蒙突然很用功的學習數學,還開始學唱歌,爸爸媽媽越來越奇怪了,覺得阿蒙的變化有點突然,懷疑阿蒙戀愛了。有一次,爸爸笑著對阿蒙說:“女兒越來越漂亮了啊,是不是你很受班上男孩子歡迎啊?”
阿蒙擺出一副不經意的模樣說:“哪有?”
“我不信”爸爸神秘的說,“我的女兒這麼優秀,肯定大家都喜歡!”
阿蒙有點臉紅了,走到爸爸身旁像是要說什麼,可是欲言又止。
爸爸笑了:“怎麼樣,讓我猜對了吧,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分享你的小秘密啊?說不定可以給你出出主意?”
阿蒙突然很興奮的樣子,拿出同學的照片給爸爸看,指著一個很陽光的男孩說:“他是我們班的情歌王子,唱歌特別好聽,學習也好,反正就是十全十美,我們很談得來呢?”
爸爸看看滿臉幸福的女兒說:“他的數學一定是最好的吧?”阿蒙驚奇的說:“爸爸,你太厲害了!你怎麼知道的?”
爸爸詭秘的一笑:“我是誰呀,哈哈!”
就在這樣輕鬆的氣氛下,爸爸和阿蒙討論了很多,爸爸心平氣和的和阿蒙講了早戀的事情,也給她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議。最後,父女二人達成協議,永遠保守這個小秘密,阿蒙要更努力的學習,爭取二年後跟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考到同一所大學。
當然,最後阿蒙也並沒有和原來的白馬王子在一起,那隻是青春期的萌動而已,不過卻成為了阿蒙心中最美好甜蜜的一段回憶。這當然有一部分功勞是爸爸的。他恰當的處理了阿蒙的早戀傾向,分享並保守了女兒美麗的秘密,讓女兒健康平穩的度過了青春期。
【比較分析】
人都需要有個人的心理空間,大人如此,小孩也不例外。教育學家稱,幼兒在2歲的時候就開始有自我心理空間的需求了,在3歲左右開始明確自我和客觀世界的分離,也就是說,他開始懂得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和爸爸媽媽不同,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擁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這個秘密可能對於大人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對於孩子來說確實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