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憲雲

又到一年中秋時。在這個闔家團圓的中國傳統節日,河鋼塞爾維亞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首席技術官趙凱星沒有回國與家人團聚,而是一門心思撲在公司新一輪技術改造上。

9月13日,在河鋼塞鋼軋鋼、燒結等車間,趙凱星仔細檢查了解部分新設備、新工藝的運行狀況。“今年實施了24項技術改造項目,全部完成後,河鋼塞鋼將在節能環保、綠色製造上達到歐洲領先水平。”趙凱星說。

作為最早一批派駐河鋼塞鋼的人員,這是趙凱星在塞爾維亞度過的第4個中秋節。近年來,河鋼塞鋼累計投入1.9億美元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幾乎覆蓋了煉鐵、煉鋼、軋鋼每個環節和每件設備。趙凱星帶領技術人員,盯在生產一線,嚴把每道關口,見證了河鋼塞鋼工藝技術的成長進步。

身在異國他鄉,誰人不想家?家中的妻兒老小,是趙凱星永遠的牽掛。前兩天趙凱星生日,正在上班時,他接到了6歲女兒的電話,因為工作忙,幾次掛斷了電話。等他下班後,再給女兒打電話時,女兒已睡著了。“心裏挺愧疚的,今天一定抽時間跟女兒通個話,道個歉。”趙凱星說。

河鋼塞鋼副總經理王連璽向《時代楷模發布廳》主持人展示塞方員工送給管理團隊的禮物

河鋼塞鋼的前身是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2016年4月,河鋼集團接手後,派出9名業務精湛、素質過硬的管理人員組成管理團隊,紮根海外,銳意進取,僅用不到半年時間就使其扭虧為盈,成為塞爾維亞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和第一大出口企業,被譽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標誌性工程。2019年4月,河鋼塞鋼管理團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麵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河鋼塞鋼管理團隊深受鼓舞、備感振奮。這個中秋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依舊堅守工作崗位,把對家人的思念化為工作的動力,為建設“世界的河鋼”奉獻力量。

9月13日,除了日常工作外,河鋼塞鋼董事會辦公室經理姚丹還忙著張羅河鋼塞鋼技改項目的國內技術支持。姚丹介紹,未來,河鋼集團21項專有技術將全麵移植到河鋼塞鋼,涉及軋鋼加熱爐係統、轉爐煉鋼係統、動力能源係統等多個領域。

依照往常過節慣例,9月13日下班後,姚丹、趙凱星、高峰等河鋼塞鋼管理團隊成員,回到宿舍一起包餃子、炒菜,吃了一頓有滋有味的中秋飯。

塞爾維亞當地時間9月13日19時許,一輪明月掛上天空。月光下,高峰跟國內的妻子發短信:“出門注意安全,保重身體,不要太勞累”,“替我告訴女兒,爸爸想念她們,回國會給她們帶禮物”……

《河北日報》2019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