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決勝全麵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努力奮鬥(3 / 3)

張玉滾老師的優秀事跡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我們有條件、有責任、有義務在學習他的事跡和精神上走在前頭、作出表率。下一步,我們將以張玉滾老師為典型,對鄉村教師成長進行係統思考,不斷提升他們的成就感和榮譽感:一是抓好典型引路,大力宣傳張玉滾先進事跡,號召教育係統學習張玉滾精神,使張玉滾精神成為鎮平教育發展的重要內涵和源泉;二是搭建成長平台,通過“三名工程”“送教下鄉”和“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十佳最美青年教師”等評選活動,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三是振興教師隊伍,以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為指導,進一步理順教師體製機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紮根鄉村教育。

張玉滾老師的先進事跡既是鼓勵又是鞭策,他的精神激勵廣大教師做名副其實的“四有”好教師,當新時代的“四個引路人”。

以張玉滾精神為動力苦幹實幹

鎮平縣高丘鎮鎮長 賀文浩

“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看了張玉滾老師的事跡,我深受感動,17年來,他用一點一滴的行動,將平凡瑣碎的小事做細做實,為大山裏的孩子點燃希望照亮前程。張玉滾精神的可貴之處在於堅守,他以超常的毅力和執著的心把青春時光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在一個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張玉滾同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作為黨員幹部,就是要學習他這種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學習這種雷鋒一樣的“釘子”精神。一根扁擔,從老校長手裏傳到了張玉滾手裏,在那路不通的歲月裏,風裏雨裏,張玉滾靠著這根扁擔挑來書本教具,挑來生活用品,挑來的更是孩子們的希望!

我們高丘鎮要大力弘揚和學習張玉滾同誌,以身邊的典型教育、引導、激勵全鎮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提振精氣神,為實現貧困群眾的穩定脫貧凝聚強大正能量。高丘鎮麵臨著脫貧攻堅、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問題,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我們正需要張玉滾同誌的這種奮鬥精神,我們要以此為動力,大力弘揚苦幹實幹、紮實工作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把心思用在幹事創業上,把精力聚在推動發展上。

身邊的好同事

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教師 張 磊

我於2014年回到家鄉黑虎廟村成為一名教師,5年來和張玉滾老師朝夕相處,親眼看見他的一言一行,讓我對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

張老師是一個不懼困難、勇挑重擔的人。我剛到黑虎廟小學任教的第一年,新學期開學之際,張老師騎著他那輛破舊的摩托車在山路上運學生上課所需的學習用品,聽學校老師說,以前山路不通的時候,張老師就用扁擔挑著學習用品上山,不知道在十八彎的山路上灑下了多少汗水,直到山路修通,扁擔才換成了摩托車。在路上,我分明看見那輛摩托車的車輪已經被磨得沒有一絲波紋。十幾年的漫漫長路磨光的不僅僅是那根油亮的扁擔,不僅僅是那雙光溜溜的輪胎,更磨出了張老師吃苦耐勞、堅毅擔當的品格。

張老師是極為愛崗敬業的。有一次張老師早上騎摩托車去鎮上開會,不慎軋上一塊從山上滑落的岩石跌倒,當場昏迷過去,過了半個小時才被鄉親發現並送往醫院。在住院治療期間,他還不忘學校事務,放不下孩子們。僅僅住院半個月,他又拄著拐杖出現在了校園中。

張老師在教學教研上有一股子鑽勁兒。作為校長的他,覺得自己從南陽第二師範學校畢業,難以適應當前的教育現狀,便在網上買了很多專業書籍,找時間自學,目前他已經自學完成大專課程,正在自學本科課程。張老師不僅自己學習,還從網上下載優秀課例,號召老師們一起學習,正是他的那股子鑽勁兒,他所教的學科每年成績在全鎮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也在逐年攀升。

在我從教的5年中,我聽見過老師們講的關於張老師的故事,也看到過張老師對於孩子們的關心和照顧。張老師是真的把學校當成了家,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他不僅是我身邊的好同事,還是我教育生涯的好老師,我要像張玉滾老師一樣,堅守黑虎廟,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師恩重於山

張玉滾的學生 韓鈺鑒

我是南陽師範學院一名大二的學生,作為學生代表參加研討會,感到非常榮幸。

在我小學5年的學習生涯中,有3年是在黑虎廟小學度過的。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張老師的情景:2008年8月31日,上午雨下個不停,我背著一個破舊不堪的書包,父親一手打傘一手托著蛇皮袋,領著我徒步走過十幾裏山路,那段路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當我和父親到達三年級教室門口時,渾身已經濕透。麵對同學們的目光和偷笑,我躲在父親身後。“是韓鈺鑒吧,大家都到齊了,快進來坐下。”一個溫和的聲音打破了尷尬的氣氛。父親離開以後,我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始終不敢把頭抬起來。這時,那個溫和的聲音又一次響起:“哎呀!你全身都濕了,快跟我來!”我跟著他來到辦公室,他幫我把被褥從蛇皮袋裏取出,關切地說:“這被子也濕了一半啦,幸虧衣服還沒濕,你趕快把衣服換一下,可不能感冒了!”說完,他轉身離開了。在陌生的環境裏,張老師的關心如一股暖流劃過心田,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知道那是幸福感動的淚水。謝謝您,張老師!或許您早已不記得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我來說,那是初到異地感受到的第一份溫暖,我會用一生去珍藏。

張老師是我們黑虎廟小學唯一一名高學曆教師,每一門課程他都能輕鬆勝任。我們都喜歡上張老師的課,語文課上他帶領我們吟誦名人經典,領略優美的散文詩歌,宛若直接與古人對話,暢遊在漢語言的海洋裏,使我們深深感受到漢語言文學的魅力;數學課上他親手製作教具,教會我們尺規作圖,使我們領略數字世界的無窮奧妙;體育課和美術課上,他帶我們登山看景,教會我們用筆去描繪家鄉的青山綠水……

2016年,我如願考上南陽師範學院,選擇了美術教育專業,我立誌要成為一名像張老師一樣的好老師。每逢假期,我都會回到母校——黑虎廟小學去看看,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一批批地來,一批批地走,不變的,隻有張老師的堅守。

張老師,做您的學生真好!

《河南日報》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