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視角 “你退後,讓我來!”(1 / 2)

�����Q蘇銀成

“你退後,讓我來!”

這已成為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作業組長、中士杜富國麵對死神威脅時的一句口頭禪。

時隔1個多月,杜富國的這句話依然在戰士艾岩耳邊回響。麵對記者,艾岩的眼眶紅了,哽咽著說:“是他救了我的命呀!”

雲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山高坡陡,灌木叢生,本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卻處處遊蕩著死亡的幽靈。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岩退後,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手榴彈爆炸了,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岩方向一側身,擋住了爆炸後的衝擊波和彈片。艾岩得救了,杜富國卻失去了雙手、雙眼。

在醫院裏,戰友們輪流陪護,杜富國從未喊過一聲疼。一天,當戰友帥超離開醫院時,杜富國卻提出一個請求:下次打飯時,多給我點肉和蔬菜,我要多吃點,吃好點,爭取早日康複,早日穿上那套掃雷防護服。

2018年11月20日,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在杜富國的病房內,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儀式:掃雷大隊領導宣讀了南部戰區陸軍為掃雷英雄杜富國記一等功的通令。

南部戰區陸軍給杜富國頒發佩戴一等功勳章

生與死的抉擇,他選擇了戰友安全

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遊介紹:杜富國1991年11月出生於貴州省遵義市一個小山村,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3年來,陽光帥氣的他1000餘次蹚過雷場,拆除2400餘枚爆炸物,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先後獲得嘉獎兩次,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各一次,榮立一等功一次。

邊境雷患牽動著中央領導的心。2015年6月,雲南掃雷部隊成立,400餘名官兵經過4個月的集中骨幹集訓和臨戰訓練後,正式開始排雷作業。經過3年艱苦奮戰,共掃除雷區57.6平方公裏,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種爆炸物19.82萬枚(發)。

數字背後,是掃雷兵與死神較量的碩果,更是向習主席和人民交出的滿意答卷。

雲南邊境雷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區,作業區最高坡度達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進的掃雷設備也派不上用場,隻能人工用探雷器掃、用手排。

在這樣險象環生的雷場,誰多排一顆雷,就多承受一分危險。在馬嘿雷場,戰士唐世傑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險的火箭彈。杜富國就讓戰友退到安全地域觀察,獨自上前處理。整整一上午,當10多枚火箭彈被安全排除時,他穿的防護服已被汗水浸透。

在八裏河東山某雷場,班長劉貴濤探到1枚罕見而危險的拋撒雷。沒等劉貴濤命令杜富國撤下,他就搶先道:“班長,我來吧。”

“他就是這樣,不管與上級還是下級同組作業,都‘強詞奪理’爭著上。”杜富國負傷後,劉貴濤回憶起這些細節,抹著淚說:“他其實是不想讓別人冒險,這早已成了他的習慣。”

練就金剛鑽,誓言與死亡叫板

戰友們都知道,杜富國的微信名叫“雷神”,QQ昵稱叫“征服死亡地帶”。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出色的掃雷骨幹,竟然是半路出家。

探雷器是掃雷兵的“手中槍”,“學會5分鍾,學精要5年”。為了早日奔赴掃雷場,與死亡幽靈較量,杜富國將各種金屬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訓練場的土地翻了個遍。他還和戰友“背靠背”對抗,請別人隨意埋設鐵釘、硬幣、彈片,通過斜放、深埋、混合、纏繞增加難度,以此訓練“聽聲辨物”本領。經年累月,他熟練掌握了10多種地雷的排除法,將探雷器練成了“第三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