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引珠》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次日,常玉搭了一艘貨船,順三峽直往渝州而去,一路上不斷聽聞蜀中唐門的威名,心下對唐二先生更生佩服,及至船停泊岸,常玉想見唐二先生的心情早已迫不及待了。
常玉隻身離開碼頭,隻見沿途商旅往來,絡繹不絕,這南方的繁榮景象似乎比中原更甚。蜀人為紀念諸葛孔明,皆頭戴白巾,守禮持節,進退有序,雖是偏西一隅,仍舊文明教化,絲毫不輸京畿首地。唐門在渝州是武林豪門,自然不難打聽,常玉邊走邊問,不久就來到了坐落在縉雲山腳下的唐門大門前。縉雲山遠離鬧市,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唐門依附此山開宗立派,雄霸四川武林,屹立至今已有三百餘年。常玉也不禁為縉雲的氣勢所動,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豪氣來,他大步來到門前,隻見一堵斑駁的矮牆從山的兩邊收攏過來,中間開著一個用原木做成的門,門前的道路全用碎石砌成,顯得格外古樸,道路被清掃得幹幹淨淨,沒有一絲灰塵。常玉正欲叩門,卻見裏麵走出了一位布衣芒鞋的青年男子,生得白白胖胖,臉上樂樂嗬嗬,一看即是好相處的人。男子望了常玉一眼,未語先笑:“哈哈,敢問閣下何事?”一口標準的京片子。
“哦,在下常玉,這裏有禮了,在下是來拜訪唐二先生的”,常玉不禁微微一怔,難道唐門的人都說官話。
“哈哈,閣下認識唐二先生嗎?”
“晚輩對他老人家的威名如雷貫耳,隻是緣吝一麵,不過家父常自威,與他老人家倒是故交,這次南下,正是奉家父之命,前來拜會”,常玉說完便拿出父親寫給唐二先生的親筆信。
青年男子接過信,細細觀看了一遍,然後揣進懷中,“哈哈,原來是中原大俠的公子,失禮失禮,快請進來,這封信就由我替公子轉交給我們掌門人吧”,說完,便躬身讓開了道路。
常玉隨著他一路進去,蜿蜿蜒蜒走了不知幾座山門,唐門外表簡陋,甚至連門牌也不曾掛,但裏麵卻是臥虎藏龍,氣象萬千。房屋、亭台、花園的布置都很精巧,甚至連回廊和假山也十分講究,其中還暗合五行八卦之數,貿然進入這裏的人絕對會迷失方向,更不提妄圖偷襲,唐門雖無一人看護,實則龍潭虎穴,迷宮重重。常玉突然想到還未問及男子的姓名,便問道:“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尊姓,哈哈,不敢,我住這裏,肯定姓唐了,至於名字嘛,粗鄙得緊,賤名天壽,父親給我取這個名字,希望我壽與天齊,哈哈,你說這好笑不?”
“父母為子女取名,都是希望子女福澤綿長,尊兄名字好極,好極,”常玉訕笑道。
“與天同壽都是癡人說夢、自欺欺人,哈哈,對了,常兄,你千裏迢迢從中原來到渝州,不會隻是專程來拜訪掌門人的吧?”
“唐兄火眼金睛,小弟這次來,實則是有求於唐二先生。”
“這可真是不巧,我們掌門人剛剛外出。”
“唐二先生外出了?可知幾時歸來?”
“這我就不知道了,掌門人的行蹤和日程我們是不了解的,他這次出門,或許是三五天,或許是一兩月,又或許是一年半載,都不好說。”
“啊?這可如何是好,小弟有十萬火急之事,非唐二先生不能玉成。”
“這…哈哈,常兄莫急,權且到我家住下,興許明日掌門人就回來了,來來來,我帶你去見我們的老祖宗,她最喜歡年輕人了,尤其是像你這樣英俊的年輕小夥,她見了你,一定會很高興。”說著,便拉著常玉的手拐進了一道由假山砌成的圓門,進了門前麵是一座芳草萋萋的花園,一棟兩層青瓦白牆的屋子,鑲著雕花百葉窗,門半開半合,裏麵不時傳出一陣老年婦人爽朗又慈祥的笑聲。
“老祖宗,家裏來客人了,而且是稀客,真正的稀客”,唐天壽扯著嗓子朝屋裏喊去。
“小兔崽子,我耳朵還沒聾,喊得這麼大聲,是哪裏來的稀客,快請進來讓我瞧瞧”,屋內傳出了一個蒼老的聲音,但仍然中氣十足。
常玉跟著唐天壽邁進門,廳中八仙桌旁坐著一位鶴發童顏的老太太,肩上披一件猩紅鬥篷,一看就是質地極好的緞子,身著杏黃長袍,腳蹬纏金絲履,儼然養尊處優的富貴氣度,身旁還依偎著一個年紀與常玉相仿,身著紅衫的女子,常玉不敢多看,對著老太太深深作了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