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魅力名城古鎮——美洲篇(2)(2 / 3)

巴拿馬運河區的貿易在巴拿馬城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巴拿馬城的金融業之發達是舉世聞名的。在巴拿馬城大街上,銀行一家挨著一家,僅大戶銀行就有120多家,而其中近百家是外國銀行分行。

薩爾瓦多——自由之城

薩爾瓦多是巴西的文化發源地,為巴西最早的首都。葡萄牙人第一次踏足巴西就是在巴伊亞,即現今薩爾瓦多附近,後來葡萄牙人建城於薩爾瓦多,開始了巴西殖民時代。

薩爾瓦多是巴西東北部的港口城市,位於大西洋的桑托斯海灣東岸。薩爾瓦多於1549年建城,是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直到1763年,這裏一直是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地首都。

薩爾瓦多保留著濃厚的巴伊亞文化,擁有葡萄牙天主教的教堂及建築藝術,還有西非黑奴所留下來的非洲文化和土著色彩,再加上當地擁有迷人的沙灘,椰林處處,多年以來這裏都是巴西人向往的度假勝地。

古城分上城和下城,上城位於半島的小山上,下城麵臨海灣。上城高達80米的峭壁成為抵禦來自海上攻擊的天然屏障。真正意義上的古城區在上城佩羅尼奧區及其廣場周圍,這裏的許多建築體現了文藝複興時期歐洲城市的建築風格,街道都是石板鋪成的,附近還聚居了不少非洲巴伊亞人。上城古色古香,擁有許多小廣場和巴洛克式建築群。街道密集、狹窄,路麵用黑色和白色的石183子鋪砌成各式圖案花紋。

而下城主要是後期興建的,位於港口附近的莫德羅市場,曾經是販賣奴隸的地方,如今是繁華熱鬧的手工藝品市場。當地最吸引遊客的算是這座大型手工藝市場,全部售賣地道的巴伊亞蕾絲服裝及手織工藝品,極受遊客歡迎。

薩爾瓦多城內有160多座教堂,是拉美地區教堂最多的城市,以哥特式及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為主。最古老的馬特裏斯·聖母康塞桑教堂,建於1549年。

最華麗的是聖弗朗西斯科教堂,穹頂、牆柱、聖像和雕塑共使用了300千克黃金和80千克白銀。17世紀建造的瓦西利亞教堂是巴西最大的教堂,全教堂采用葡萄牙進口的石塊建成,內部雕刻精美。

坐落在海邊的烏寧古堡,在殖民統治時期是販賣非洲黑奴的中心。當年,葡萄牙殖民者的商船不斷把安哥拉、莫桑比克和非洲其他地區的黑人販賣到巴西,在這座古堡登陸。經過幾百年的融合,薩爾瓦多大部分居民為混血人種。

著名的巴西飯菜是由黑人家鄉菜發展而成的,非洲傳統音樂、舞蹈、藝術、食品和生活習慣都可以在薩爾瓦多地區聽得到和看得到。狂歡節跳的桑巴舞也是黑人帶來的,該城還以狂歡節聞名於世。

同時,薩爾瓦多擁有巴西最動人、最美麗的沙灘,比起裏約熱內盧的沙灘更加寧靜優美。遊人或暢遊在大西洋的海水中,或漫步在椰林樹影下,還可以欣賞海龜生蛋,體驗巴伊亞—薩爾瓦多的迷人海岸區。

哈瓦那——月色沉醉在夢的荒蕪

哈瓦那是古巴共和國的首都和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城市和著名良港。它位於古巴的西北部海岸,扼佛羅裏達海峽西南口,與美國的佛羅裏半島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哈瓦那地處熱帶,氣候溫和,四季宜人,有“加勒比海的明珠冶之稱。同時,哈瓦那是一座擁有400多年曆史的城市,哈瓦那舊城區及其防禦工事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哈瓦那正式建城是在1519年。1429年,哥倫布發現了古巴島。1514年,西班牙殖民軍首領拜菲洛·德納瓦伊斯在現今哈瓦那的西南部沿海哈瓦瓜內克斯的領土上建立了古巴的第二座城市——哈瓦那鎮。但是,哈瓦那鎮是一片沼澤地,終年氣候炎熱潮濕,蚊子肆虐,疾病蔓延,很不適宜人們生活。1517年,哈瓦那鎮搬遷到北部沿海阿爾門達雷斯河畔。後來,在東邊發現了今天的哈瓦那小海灣,於是就遷移至小海灣西岸。1519年11月16日,哈瓦那確立永久性城址,正式在這裏建城。

“哈瓦那冶一詞來自當地原始土著居民的語言,一說是“大草原冶或“大牧場冶;也有說是“小海港冶或“停泊處冶;但是更為普遍的說法是:它源自古代印第安民族西博內部落一位酋長的名字,他叫哈瓦內克斯。1519年11月16日,哈瓦那確立永久性城址,西班牙牧師帶領將軍、士兵和當地土著印第安人在現今哈瓦那老城武器廣場北側的一棵木棉樹下進行哈瓦那的第一個天主教彌撒。那裏至今還有一座1828年建造的神龕以作為建城永久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