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魅力名城古鎮——美洲篇(2)(3 / 3)

哈瓦那因其是海港城市和坐落在南北美洲之間,因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很快變成了西班牙的一個重要戰略據點,成為歐洲“舊世界冶和美洲“新世界冶之間通商和航運的中轉站和必經之地。1561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下令,為避免海盜和其他列強的侵擾和襲擊,往來於西班牙和美洲領地的船隻組隊航行,要有護航,哈瓦那由此成為往返船隊的集結地。集結時間少則三四個月,多則一年,其間水手、士兵和旅行者們就生活在港口岸邊,於是城市以及港口的各種設施,如船舶修造工廠、商行、教堂、賭場、劇院、咖啡館等就在哈瓦那小海岸西岸應運而生,並逐漸擴展、形成一個熙熙攘攘、頗具規模的海港城市。令人感慨的是,那時的新大陸還處於歐洲殖民者政府的初期。

1607年,哈瓦那成為當時還屬於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首都。1756—1763年,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奪取哈瓦那,實行港口自由貿易,引進大量非洲奴隸。戰後,英國和西班牙對換古巴與佛羅裏達。哈瓦那又歸西班牙管製。1898年,古巴共和國成立,首都定在哈瓦那。

哈瓦那老城的建築藝術風格源遠流長,城區那些傳統性的民宅具有獨特的曆史文化氛圍,它的布局整齊和諧,外觀古香古色,巴洛克及新古典主義的建築藝術風格在此具有傑出的代表,而且在哈瓦那市中心的何塞·馬蒂廣場上有古巴民族英雄、著名詩人何塞·馬蒂的巨大銅像和紀念碑。老城還是古巴文化藝術的搖籃,世界聞名的古巴國家芭蕾舞劇院、古巴熱帶歌舞表演場所、拉丁美洲新劇院等都在這裏。

要在古巴尋舊,就一定要對哈瓦那的街道細細品味斟酌。哈瓦那海濱大道是老哈瓦那的港口大街延伸的一條廣闊的快速大道,北臨加勒比海,南與哈瓦那和廣場中心的市區相接壤,所以稱為哈瓦那海濱大道,是散步、談情說愛、體育運動、跳舞和民間音樂會的場所。這裏也稱海濱大街或海濱步行街。

傍晚,夕陽沉入大海之後,彩色射燈和霓虹燈逐漸亮起,海灘上各座風格迥異的建築物就會被襯得金碧輝煌、流光溢彩。遊客們可以在輕柔的晚風中欣賞哈瓦那和世界名曲,也可以觀賞到美妙的桑巴舞,或者幹脆一起跳一曲,還有荒誕的熒光麵具舞表演助興。

海明威曾經這樣描述過古巴:“我熱愛這個國家,感覺就像在家裏一樣。一個使人感覺像家裏一樣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鄉,就是他命運歸宿的地方。

冶庫斯科——太陽子孫的帝都

庫斯科是秘魯東南方的一座城市,大部分為印第安人,現為庫斯科省省會。

庫斯科位於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魯人稱其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冶。庫斯科是古印加帝國首都,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冶。

庫斯科是燦爛的印加文明的搖籃。在印第安語中“庫斯科冶的意思是“離太陽最近的城市冶。傳說遠古時代,古代印第安人民在這裏披荊斬棘,締造家園,感動了太陽神,於是太陽神賜予一把金拐杖。國王曼科·卡帕克遵循太陽神的旨意,從海拔4000多米的的的喀喀湖遷到庫斯科,建成雄偉華麗的都城,並以這裏為中心,建立了龐大的印加帝國(印加意為“太陽的子孫冶),成為南美大陸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從11世紀起,庫斯科一直是印加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

印加人對太陽神尊敬有加,因此,供奉太陽神的神廟從牆根到屋頂都用每片重達2千克的金板覆蓋,燦燦金光,耀如太陽,所以又稱“金宮冶。

西班牙殖民者使太陽子孫——印加帝國的帝都庫斯科變成了廢墟,然後,又在這廢墟上建立起一座新的庫斯科城。城中的石頭路麵和曲折的街巷記憶著印加人的腳步,同時也回蕩著西班牙殖民者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