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魅力名城古鎮——美洲篇(3)(3 / 3)

那時,銀礦使西班牙殖民者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既為了感謝上帝賜予財富,也為了向慘死的印第安礦工贖罪,礦主花費龐大的資金,用金子來包裹聖壇。金飾鑲嵌屋頂,使這座教堂贏得了“金教堂冶的美譽,在墨西哥也享有極高的地位。

可以和“金教堂冶相媲美的是瓜納華托·尼斯塔·聖諾拉教堂,它建於1557年,內部裝潢十分豪華。在這座教堂裏,供奉了一尊古老的木刻聖母像,這尊聖母像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14年,據說它在那時就已經被供奉在西班牙,當西班牙遭到摩爾人的進攻時,傳教士將聖母像藏在山洞裏才逃過劫難。

1557年,聖諾拉教堂建造之時,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將這尊聖母像送給了瓜納華托城,供奉在聖諾拉教堂。

因此這座越過大洋,千萬裏來到墨西哥的聖母像又被稱為“瓜納華托的聖母冶。

除了教堂,瓜納華托還擁有可稱得上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交通係統。

瓜納華托建城時選在幹枯的河床上,人們在已幹枯的河床上修築道路,又將道路封頂成隧道,然後在隧道頂端建築房屋。如此架構,使瓜納華托成為一座地麵道路與地下隧道相通的立體城市,這些地下隧道至今依然四通八達,發揮著交通要道的作用。

瓜納華托還擁有色彩鮮豔的中美洲建築和西班牙鄉村民居。由於瓜納華托四麵環山,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裏的建築密度也越來越大,形成了眾多窄小的街道,這些街道有的窄到連一個人都很難通過,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接吻巷冶。

傳說,在瓜納華托為銀礦而瘋狂的年代裏,年輕的礦工和銀礦老板的女兒相愛,但銀礦老板堅決反對,把女兒鎖在房間不讓出門。

但由於街道狹窄不到1米寬,一對有情人便在涼台上接吻,傾訴衷腸,這個小小的街巷便被稱為“接吻巷冶。

數百年的時間過去了,瓜納華托幾乎一直保持著建城時的原貌,猶如一座中世紀的世外桃源,坐落於中美洲安靜的山穀裏。

歐魯普雷圖——黑金之城

歐魯普雷圖建立於17世紀末,位於伊塔科羅山脈的附近,沿著裏奧·杜法尼爾峽穀,歐魯普雷圖位於相同名字的山的半山坡。它是米納絲傑累斯的富有的采礦地區中心,是采礦和文化中心。“黑金冶之稱來源頗為有趣,因這裏的金礦中含有金屬元素鈀,鈀有吸收氣體的特性,使金黃的表麵呈現出黑色的光澤,因此歐魯普雷圖又被稱為“黑金之城冶。

歐魯普雷圖古城的街巷狹窄而幽深,街道蜿蜒起伏。路麵用卵石鋪砌。房屋大部分是白色的平房或兩層樓。許多建築、繪畫、雕刻,都保持著殖民地時期的風格。

1696年,這裏發現了大型金礦,淘金者蜂擁而至。發了財的人紛紛請工匠為自己建造富麗堂皇的住宅。一時間,古城初具規模。1712年葡萄牙國王降旨將該地升格為城市。18世紀,米納斯古拉斯州是世界上的黃金產地,黃金產量占全世界黃金產量的六成,米納斯古拉斯成為巴西的藝術中心。而米納斯古拉斯州的城市歐魯普雷圖古城在各方麵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歐魯普雷圖城中心的鐵拉鄧梯斯廣場兩側,建有兩座殖民時代的公共建築。

一座是1741年動工興建的前地方長官公邸,現改為礦物博物館。另一座是當時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建於1763年,1907年起當監獄使用了30多年。

歐魯普雷圖古城建有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迪亞斯教堂是歐魯普雷圖城最宏偉的教堂之一,是在1724—1760年間,由巴西偉大的雕刻家和建築家安東尼奧·弗朗西斯科主持設計施工的。花費30年時間於1794年建成的聖弗朗西斯·德·亞西斯大教堂也是他的傑作。1711—1733年間建造的皮拉爾教堂的裝飾十分豪華,僅裝飾大殿就使用了400千克黃金。

相似的建築群由紅色的瓷磚房頂和粉刷的白色牆壁的一層和兩層住房組成;它們的木結構單元和裝飾是彩繪的明亮顏色。更多紀念性建築包括裝飾過的磚石結構教堂受晚巴洛克風格的影響,還有大量的城市建築由泥磚建成。小禮拜堂與交錯的路口,橋梁與花園組成了城市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