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幸福是一個複雜的總和(一)(1 / 3)

幸福是一個複雜的總和

今天終於完成了新父母一百條

這些天好像隻有一件工作,就是思考、修改新父母一百條。其實它也不單是為湊足這一百,而是需要你不斷地去思考在這複雜的人性與時代的背景中,提出你所理解的“父母何為”,也許這也隻是一廂情願,那也不妨說出來吧。說出來也就輕鬆了。

1.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2.一日為父,終身為父。一日為父,也是終身為師。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幾乎就是終身性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

3.從母親受孕的那一刻開始,一個孩子的未來已經被開啟,用心孕育更健康更優秀的生命是每一個父母的第一責任,這樣的責任應該從準備孕育生命的前三個月就開始培植。

在熱情、健康和充滿期待中孕育的孩子也一定會更健康更聰穎。

4.父母最需要改變的就是,自以為隻要生下孩子,自己不需任何學習,就“天然”地有權利、有能力教育孩子。

成為學習者,與孩子共成長才是為人父母的“通行證”。

5.父母最需要意識到的就是,無論自己所受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品行都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要一點一滴擠掉自己身上的毒素,才能“更配”為人父母。

6.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畏生命、珍視生命,以謹慎和熱情的方式對待生命,任何一個孩子,既是父母的孩子,又是人類的一員。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的正常人,是家庭教育的起點與核心。

7.擺脫恐懼、奴性、粗鄙,把孩子培養成樂觀、開朗、有教養的現代人,是每一個父母最重要的使命。

8.在一個溫和、充滿善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不會出現大問題。孩子性格與品行出問題,責任一定在父母身上。

9.父母身上不良的品行,諸如懶散、粗魯、急躁、狹隘、勢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往往更容易被繼承,因為“壞品質”總是更有活力和傳染性,而所有優良品格則需要加倍的心力才能培植,同時它對父母的要求也更高。

10.“階層”也是很容易被世襲的,要改變孩子的命運,唯有在教育上多投入。

11.天資喚醒得越早越容易發展,天資喚醒得越早越有助於孩子形成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建立自信。

12.努力讓孩子生活在幹淨、整潔的環境中,對他形成對汙穢、邪惡的免疫力和抵禦力大有幫助。

13.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用一生的力量說出“我相信你,孩子!”

相信孩子就是陪伴、疼愛、關注、鼓勵、促進,以及所有助益性的推動。當你相信孩子時,孩子的命運就改變了。當你用整個生命去“相信”時,你自己的命運也被改變了。

14.父母要盡全力避免在孩子麵前表現出失望和厭煩,任何時候愛孩子,都是一種行動。你和他在一起,你帶領著他,你站在他身後。

15.愛孩子超越了責任,愛孩子是你的命業。生命的唯一性和唯一的孩子都使父母必須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16.愛孩子就是相信未來,就是理解生活、抗拒厄運的勇氣。為人父母必須更善良、更堅強、更有進取心,孩子出現,父母改變。

17.任何教育的進步都是極其艱難和緩慢的,與其期待國家的教育變革,不如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18.無論你到哪裏謀生,無論你生活多艱辛,請一定帶上你的孩子。孩子不在你身邊,孩子就在更多的危險之中。

19.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人生的很多麻煩都是因為沒有生活在自己家裏造成的。

20.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有助於小孩獲得較好營養,較高學業成績、較不會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即使父母雙方隻有一人能趕上晚餐也會有上述效果。孩子的未來,往往在餐桌上和客廳裏就已經決定了。

21.切勿在就餐時訓斥孩子,餐桌是共享食物,交流思想與見聞的佳所。融融的親情也有助於孩子學會感恩和餐桌禮儀。

22.切勿在孩子臨睡時進行教育,時常懷著恐懼、帶著淚水入眠的孩子,生命會變得十分晦暗。

23.因為疼愛,所以慈悲。生而為人,從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個生命都蘊含著神秘性和不可知性。陪伴孩子成長,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4.快樂的孩子,都有夥伴,孤獨的孩子,性情容易變得古怪。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鼓勵孩子參加戶外運動,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5.你每天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慢慢地,你便會有一張什麼樣的臉,是孩子塑造了我們的麵貌。

26.在孩子3歲之前,我們陪伴越多,孩子成長之後的麻煩越少。因為在愛和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他的心更容易找到安全的歸宿。

27.父母性格開朗,熱心與人交往,對孩子的豁達性格的養成往往大有幫助。

28.和孩子交談,6歲之前適宜麵對麵,6歲之後要逐漸改為肩並肩。因為6歲之前的孩子在意你對他的關注,而青少年則不希望你“盯著他”,而是能夠以朋友的方式和他交談,這樣他更容易打開心房。

29.成長關鍵期受到冷落和忽視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往往會出現各種令你意想不到的狀況,任何的改善都極端困難。而缺少關愛和鼓勵的孩子也往往比較自卑,缺乏主動性。

30.在16歲之前,兒童大都難以自主改正自己的錯誤。好父母就是幫助孩子設立限製、規範和期望,並耐心協助他逐漸實現的人。

31.好父母能夠發出明確的信息,能夠對孩子不當尤其是危險行為有正確製止的方法,你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越明確,收到的效果就越好。

32.一件不當或錯誤的行為剛剛發生時,及時進行教育,效果最為明顯。

33.父母發現自己誤解了孩子或教育方式不當,應該誠懇地向孩子道歉。

34.堅持每天至少告訴孩子一次,你真的很愛他,對孩子愛意越多,越有助於他喜愛自己、相信自己、改善自己。

35.好父母就是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地方去學習和生活的人。

36.有教養的父母,不一定就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缺乏教養,孩子必倒黴。

37.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時,多與教師溝通、請家教都是辦法,盡你的能力,在孩子教育上不吝錢財,必有好的回報。

38.要正確對待孩子對老師的評價,不在孩子麵前議論老師或與老師爭吵。

39.不要當著孩子的麵,與老師或其他家長議論孩子的優缺點。

40.孩子在學校遭受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父母應主動與學校溝通、替孩子申訴,但同時也須意識到,如果這樣溝通、申訴毫無效果,你就需要設法為孩子換一所學校。

41.即使孩子的學業成績欠佳,父母也應全力鼓勵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同時應該有勇氣放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因為最終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他的學習成績,而是繼續學習的信念。

42.孩子成績欠佳時,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變得沮喪、狂躁、失去信心,孩子即使輸掉學業,他也不一定會輸掉人生。如果父母喪失希望,孩子的人生一定也輸掉了。

43.一個簡單又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人一直都是被會犯錯的人撫養長大的。

44.所謂錯誤教育就是“上一次不當的教育,往往成為孩子下一次犯錯或一生中犯大錯的原因”。

45.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撫養的麻煩在於,祖父母對孫子的喜愛往往超過了對自己兒子的喜愛,同時祖父母總是傾向於認為自己比孫子的父母更聰明更有經驗,隻有他們才能夠使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46.祖父母在家庭中往往延續著對兒子所有的權利,於是真正的父親反倒成了配角,母親則成了吃力卻難以盡責的人。

47.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旦為養育孩子出現分歧甚至爭執,幾乎沒有調節與改善的可能,因為“真理往往掌握在脾氣最壞的人手裏”。

48.解決家庭中養育第三代人權力的爭奪,最好的辦法是分開居住,由父母獨立養育自己的孩子。最糟糕的情形也莫過於,你可能暫時傷了自己父母的心,但你因此可以盡到更多對孩子的責任。

49.為貪圖生活的輕鬆、舒適而將孩子交給祖父母或保姆的家長,其實是在與未來做一場豪賭。

50.在中國有60%的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極度憂慮,但其中不到1%的父母是為孩子的睡眠不足憂慮。很多兒童的未來其實是輸在睡眠嚴重不足上。一個孩子隻要睡得好,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