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義(1 / 3)

PS:看《職業雜兵》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在關羽的記憶中,外鄉人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也就是一下子的事情。

彼時,因為在家鄉一怒之下殺了欺淩鄉裏的惡霸,年輕的關羽被迫出逃流浪。本應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殺人償命,更何況一介草民動手殺了與權力機構多有勾結的地方一霸,在這扭曲的世道下,不消多問,必是死路一條。

流亡的日子艱辛無比,也讓關羽看透了人情的冷暖,但即便如此,他也未曾為此感到後悔過。閑暇時分,他偶爾會掏出行囊中的一本殘破的舊書,那是家鄉的一位教書先生留給關羽的遺物,關羽對其分外珍惜。

“男兒生於當世,唯有大義在身,方能上頂天,下立地。”

這是老先生教育鄉裏孩子們的一句話,也成為後來關羽始終恪守的信條。而後,朝中宦禍起,宇內黃巾亂,一時間硝煙四起、生靈塗炭。天地間不義者眾多,這讓關羽的內心十分煎熬,空有一身本領卻因通緝身份而報國無門,對英雄人物來說實乃大悲。

某日,關羽在路旁小店歇腳,偶然之間聽到了一個消息。這類小店聚集了南來北往的過路者,人物形形色色,各自都帶著些亦真亦假的消息,在此休息時相互之間攀談,交流交流手中的情報,一方麵消磨點時間找點樂子,另一方麵也為下一步的路途做些準備。

“前些日子碰到幾位軍爺,說當今聖上又準備大興土木。”

“這亂黨四起,不想法子如何擺平,還有這心思蓋房子?”

“這事兒我有聽說了,說是當今聖上為亂黨這事兒心急如焚,四處祭拜神靈尋求解決之法,結果有天夜裏聖上就寢時啊,真有神仙顯靈了!”

“還有這奇事兒?”

“然後聖上就下詔了,說根據神靈的旨意,要大興土木興建祭壇房屋,自然就會有天降神兵以助朝廷平叛。”

“嘿,這事兒聽著可新鮮。”

“哎,甭管神仙托夢是不是真事兒,這朝廷有意大興土木,肯定需要很多人力,你們說這兵荒馬亂的,能活著就不錯了,要是給朝廷做事兒,還能有飽飯吃。”

“有理有理!”

後麵的對話關羽沒有心思再聽下去,聽到皇帝將希望完全寄托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夢裏頭,著實讓他心裏無名火四起。現如今,災民遍地,無數百姓因黃巾之禍背井離鄉流離失所,身為當朝皇帝不想如何平亂賑災,竟然要把貴重的錢糧資源用來興建祭壇。

想到這裏,關羽一把將手中的瓷杯捏了個粉碎。

——————

當以長安、洛陽為首的幾個大都市內的祭壇終於修築完畢時,關羽已經投入了劉備的帳下,正在每日操練著從鄉裏召集來的義勇軍們,隨時準備接受朝廷的征召奔赴前線對抗黃巾叛軍。

練兵的日子十分枯燥,一旦有閑暇,關羽喜歡在涿郡的酒館逗留。涿郡是個不大的地方,若有過路的人暫時停留歇腳,那也一定會是在這家城東頭的酒館。來往的人士們不停地談論著天下的局勢,當中也少不了關於朝廷修築祭壇的事情。

一日,關羽如同往常,結束完一天的訓練,從練兵場來到酒館。進到酒館內,關羽發現一張桌子周圍圍滿了人群,走近一瞧,一名看起來風塵仆仆的過路人正盤腿端坐在方形木桌之上,眉飛色舞地說著路上的見聞,四周圍著的人群則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嘖嘖稱奇。